宫中发出的第二道诏令,正式向全天下宣布,将调集百路大军,共一百营、三十万人,向三辅地区集结。
会在昭宁二年三月前集结完毕。
原本只是大将军府在调集人马,动作不大。
这一下气氛彻底被引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搞不清大汉如今有多少军队。
诏令公布的那一刻,大司农府、太师府动作迅速,发布协调备倭兵、民夫等,保障大军后勤的命令。
各州郡接二连三的响应,清扫积雪,打开粮仓、武库。
第三则诏令,朝廷恢复鸿都门学,广招天下才子,由各地县令上举入学,下至五岁,上至二十,考核学成之后,县令起步。
这是朝廷给士人和豪强的特权,能被县令举荐的,在当地必将有一定影响力。
除此以外,第三道诏令还公开表示,天子与士卿共治天下,为保士卿身体安康,将开创医学院,不设要求,考核学成后,分配到各府担任医师,优异者或可入太医台。
换而言之,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师,将会成为服务角色,服务士人。
世家子弟对医学院是不屑的,下人角色罢了。
但对百姓来说,已经是一条能鱼跃龙门的机会了。
诏令发出,太常蔡邕立刻站出表态,鸿都门学将于二月中旬开办。
设施都是捡现成的,先帝遗留的东西,唯一缺的就是师资。
蔡邕公布了师资名单。
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文学院院长大司农卢植。
博通经籍,尤精《尚书》,大儒老师马日磾。
桃李天下,经学泰斗郑玄。
幼而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荀氏八龙,荀氏荀爽。
注《孟子》的罕见大家,经学大家赵岐。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着名书法家张芝。
创《乾象历》,精研九章算术,天文算圣刘洪。
少夙成,以才学称,寒门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卫觊。
博学有才章,又善苍雅虫篆,书法名家邯郸淳。
等等。
每一位都有拿得出手,且被士人津津乐道文章的大家。
以前士族子弟们都赶着趟的想拜师,现在朝廷将他们一起端了出来。
医学院的师资名单随后公布。
伤寒瘟病防治,力推望闻问切,院长曲乡侯张仲景。
精于方药,针灸不过数处,传长外科、麻沸散、五禽戏,华佗。
采药名山,口不二价,专长草药采集与炮制,韩康。
专长针灸与符咒疗法,悬壶济世,壶翁。
妇产科与毒理学,宫廷女名医淳于衍其家族的后人,淳于兰。
包治百病,神丸救人,杏林春暖,最年轻的医学老师,董奉。
世代宫医,侍候数君,太医吉平。
等等。
医学院阵容不弱,但并未引起士人的注意。
除非打算违背祖宗,等着被驱逐出族,没人会跑到医学院折腾。
相比而言,民间对于医学院的讨论声就大了很多。
再不济,学个几年出来当郎中、游医,先不说赚多赚少,至少比种地轻松。
而且医学院不分男女,其中的老师之一是淳于兰,她就是女性。
专门在宫中干接生、诊治嫔妃们的活。
还有第四道诏令。
尚书台宣布,大年初七,朝廷将在上林苑举行冬狩。
诏书发出的第一时间,大鸿胪戏志才、宗正刘虞立刻动了。
前者安排各州郡代表、藩属国派参会,后者派出传令兵,邀请各地藩王入京。
第五道诏令。
尚书台向天下发布,于昭宁二年第一天,举行拜将大典,将册封汉大将军皇甫嵩及一众战将。
杨彪反应很快,立刻连发上百道府令送往各处,要求近百名战将于当日抵达宫门等待。
第六道诏令。
除一百个营外,其余汉军必须继续加快改编速度。
大将军府接着发布命令,授旗、换防、换装等。
年关之前的六大诏牵扯甚广。
再加上之前刘辩宣布的扩充军备、投资民生、建设船厂等,新一年大汉的变化一定比之前更快更猛烈。
聪明的人已经嗅到其中巨大商机。
从全局上看,诏令发出的第四日,徐州糜家糜芳在兖州收到消息,立刻在兖州收购起纺织坊。
靠着糜家的关系,接到一大批来自太尉府的紧急订单。
徐州众多士族豪强几日后接着行动起来,由陈珪牵头、王朗搭线,与太常蔡邕沟通,专供鸿都门学韩侯纸。
纯粹是火神庙求雨,拜错了庙。
蔡邕是干啥的?以他的关系,还需要跑到徐州去拉纸?
他天天往造纸坊和造钱坊跑,能缺纸吗?
三下五除二的将人撵走。
鸿都门学重启在即,他忙着呢。
要说还得是兖州发展的快,占着粮仓发财。
太尉府先去大司农府要了笔钱,然后在各州招工招民夫去拉粮草。
一天二十钱的薪水还说的过去,找来的民夫不少。
可民夫刚到兖州,花花世界就让他们花了眼。
兖州豪强那是使出浑身解数,青楼、酒肆、茶馆、戏馆等层出不穷。
不知不觉间,民夫就被掏空了身体。
兖州充分理解并运用天子教导的生钱之法。
不仅赚民夫的钱,汉军的钱也挣。
一些早就准备妥当的军队,拔营路过兖州时,都情不自禁的放缓了进军速度。
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哪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兖州利用枢纽地位,赚的盆满钵满,发展速度惊人。
朝廷不是瞎子,陶谦在适应了一阵洛阳生活之后,突然宣布取消官吏的休假,接连派出几队监察御史离开司隶。
廷尉府还在观望,徐璆偷偷的注意着民间动向,廷尉正沮授忍不了,在他的再三劝诫下,徐璆同意,廷尉府以沮授为代表出京,整治地方刑狱。
御史台对官,廷尉府对民。
还需要一把能对士人、豪强起作用的刀。
河南尹满宠,罕见的给司隶校尉黄琬提了一壶好酒。
黄琬那叫个高兴,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夸赞道:
“你小子终于上道了,不过向各州派人的事吧……其实我们管住司隶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了。”
满宠呵呵一笑,意味深长道:
“黄公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堂堂司隶校尉,不仅起不到纠察作用,反而收别人的好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