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人们的事情,不能影响到小孩子的友谊。如果你觉得失去柳倩柔这个朋友有些遗憾,那为什么不索性去和她们家对质,将这件事情说清楚呢。”

原红蕖听出黛玉话里面的不舍,遂替她分析。

“如果柳家知道这件事情,并且还纵容人利用你和柳倩柔的关系,去找你父亲行方便,那柳倩柔这个朋友就算是再可惜,那也不能深交。如果柳家不知道这件事,柳倩柔更不知道,那你这样疏远了柳倩柔,是不是有些武断呢?”

黛玉深以为然,只是觉得心里面还是接受不了柳家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柳姐姐平常大大咧咧,和我像是亲姐妹一样。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这样不太妥当,我并不太喜欢这种亲密的感觉,我觉得和她做朋友做同学就好,但是做不是姐妹的姐妹,我接受不了。”

黛玉也有些苦恼,柳倩柔的性格和史湘云有点相似,但是史湘云懂得分寸,如今大了,更有边界感。

柳倩柔是京城里面有名的脑子少一根筋的,做事全凭喜怒,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黛玉对这种热情有些招架不住。

原红蕖自是懂得黛玉的感觉。

黛玉性格清冷,喜散不喜聚,虽然这些年已经改了很多,不过骨子里面还是那个孤高的性子,对于柳倩柔那种热情似火一样的性子,短时间内黛玉还不觉得什么,时间长了黛玉会怕这种热情。

“你也不用苦恼,等回去之后书院有一节课就要开始了,叫做社交中的分寸和边界。等学这门课程的时候,会分析各种性格。其中一个典型性格和你类似,可以重点讨论。等课程学完,你的困扰大概也可以消失。”

原红蕖可没有觉得自己是在给黛玉行方便,这一节课是高阶班的毕业课,现在给提前了而已。

既然黛玉想要的是有边界感的友谊,那就让柳倩柔学会什么是边界感!

黛玉点头,除了对原嬷嬷,她对任何人都无法彻底放下戒备,能让她全身心依靠的,只有原嬷嬷。

“嬷嬷,我父亲问我和柳家姑娘是不是真的那么要好,柳家人在江南的事情,他要不要搭一把手。我不知道该怎么给父亲回信。”

“你如果是到现在还没有回信,那已经是回信了。”原红蕖缓缓说道,接着又安慰黛玉,

“你放心就是,林大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这些事情要怎么处理,他早有判定。他给你来信的目的,并不是询问你的意见。他只是让你知道柳家做了这样的事,要你自己来判断怎么处理。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会处理也是正常。如果你处理不好,自然有我或者你父亲自己来处理。”

黛玉听了这话恍然大悟,“这是父亲在教我呢!”

“你父亲常年不在你身边,害怕我一味的宠你,把你养的不谙世事,这是亲自用事来教你做事。”原红蕖感叹道,“你父亲用心良苦!”

其实林如海的担心纯属多余。

黛玉如今大了,林如海从江南那边来信或者送东西过来,都是黛玉自己处理,原红蕖不再插手。

前两年黛玉还总是让原红蕖和她一起看信,不过林如海做了两江总督之后,原红蕖就开始慢慢放开手,给黛玉足够大的空间。

黛玉如果愿意和她分享,她很乐意听,如果什么都不说她也不会去追问。

再过两年,原红蕖就准备彻底放开手,让黛玉自己管林家所有的事情。

其实现在林家内院的事情,大多都是黛玉在管理,有她的紫鹃雪雁再加上四大丫鬟,还有金嬷嬷和施嬷嬷,林家内宅管理的妥妥当当的,原红蕖早已经退居二线,只从旁观察。

林家人口简单,正经的主子只有黛玉一个人,管理起来也不麻烦。

不过若是往后黛玉要出嫁,面对的事情可不会像林家这样清晰明了,谁家的后宅那都是一本烂账。

所以关于后宅的事情,原红蕖也给黛玉灌输了不少。

她自己是没有经历过什么宅斗、宫斗,不过关于这方面的小说她有一阵子可是看了不少。

黛玉可以不用做这些,但是她得知道。

原红蕖最近在策划在书院里面新增加一门课,毕竟书院里面大部分的女生,往后都是要嫁入高门,这些东西她们可能从小耳濡目染,但是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呢?

女子书院新增加这一门课,名字叫做“家庭综合管理”,请来的教师都是宅斗高手,就连宫里面太上皇的宠妃,都参与了教材的编写......

原红蕖打开了车窗,道路两旁的杨树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着,马蹄声哒哒哒,马车晃晃悠悠行驶在道路上,间或有骑马的学生“嗖”一下从车窗前经过,笑声自由而张扬。

今天早上要骑马赶路的学生,竟然比昨天下午还要多上一些。

她们一开始走在队伍的后半段,不过在刚出发没多久,就赶到了前面来。

听着她们欢快的笑声,原红蕖心里面也觉得畅快。

黛玉也有所感触,她也不再因为柳家的事心里困扰。

“嬷嬷,不过四天的行程,今天已经是第二天,路程也太短了。下一次我们要去一个更远一些的地方。”

“这还没有到目的地,就连下一次的行程都想好了。”

原红蕖笑着,“你至少要把这一次的游学完成,再去计划下一次。”

“咱们当初从扬州过来,行程快一个月呢。嬷嬷,要不然我们下次去南边吧?”黛玉有些试探地说。

她在扬州出生,来京城这些年都没有回去过,怎么可能不思念家乡呢!

不过她也知道,现在想要回南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父亲做了两江总督,她作为父亲唯一的亲人,算是留在京城的质子。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两江的稻米,一年熟了三次,两次水稻,一次二茬稻。”原红蕖将邸报给黛玉看。

黛玉看了一遍,不知道原红蕖是何意。

“你父亲有这样大的功劳,请皇上在南巡的队伍里面,把你给带着,应该不是难事。”

“嬷嬷……”黛玉的泪珠儿一颗一颗滚落下来,

“你早就开始布局了对不对,如果稻米不够皇上带我一起去,是不是还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