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也跟着附和道:
“姐姐方才所讲述的,虽说仅仅只是一个开篇,但听起来已然是妙趣横生、扣人心弦!想来定是得到了祖母她老人家的真传。”
听到贾母和黛玉如此一番贴心的宽慰话语之后,迎春终于舒展开来紧蹙的眉头,脸上重新浮现出一丝浅笑,轻声说道:
“祖母说的是,只是祖母是不是也该给自己想个别署,毕竟这些故事都是祖母想出来的,而我不过是负责将其抄录下来而已。我又怎敢凭借祖母的智慧去博得那所谓的虚名?
倘若祖母您不介意的话,我只承担这抄录的责任,至于署名嘛,自然还是应当归属于祖母您才最为妥当。”
贾母闻听此言,不禁微微一笑,回答道:
“原来你心中所想竟是此事。其实对于这署名之事,我并不如何在意。但细细想来,你说得倒也不无道理。
嗯……让我好好琢磨琢磨……”
于是,贾母便陷入了一阵沉思之中,她是个起名废,苦思冥想了许久,脑海里始终都没能涌现出一个既富有深意又别具一格的名字来。无奈之下,贾母只得缓缓地转过头去,目光依次扫过身旁的黛玉和迎春。
黛玉与贾母相处的这几日里,通过细心观察,已然洞悉贾母在处理这类琐碎小事时总是显得有些慵懒懈怠。此时此刻,黛玉心想贾母怕是还未曾想出一个满意的别致雅号来,所以才会想要让她们帮忙一同琢磨,遂和迎春对视后笑道:
“依我看您定是尚未想到心仪的别署,这会儿居然想使唤我们研究了,我今天可不愿意揽这份苦差事,祖母还是自个儿好好想想吧。
我呀,要跟着姐姐去瞧瞧二哥哥亲手制作的胭脂。”
话音刚落,黛玉便毫不犹豫地伸手拉住迎春,两人宛如两只轻盈的蝴蝶一般飘然而去。
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贾母不禁无奈地叹息一声,只得继续独自一人绞尽脑汁地思索起那个既要有高雅格调、又得悦耳动听的别署来。
她暗自思忖着,像《金瓶梅》的作者给自己取了个别致的笔名叫做笑笑生;而清朝末年那部着名的《老残游记》,其作者则署名“洪都百炼生”。
那么,她这种盗文抄袭之辈,要不干脆就叫“抄抄生”好了?或者“楼楼生”,哎呀,也不怎么样,总觉得怪怪的。
究竟该取个怎样的名字才算恰当呢?
自从她稀里糊涂地从现代穿越到这本书中的世界以后,当下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挽救日渐衰落的贾府,守护身边亲近之人,并顺便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此一来,或许可以称作“红楼拯救者”或者“红楼沉浸式体验者”?
这俩也不好,不过古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此刻的她到底算当局者呢,还是旁观者?
原主贾母不知道在那个世界怎么样了,她竟然还有可能重回此地。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终有一天,她们两人能够再度互换身份呢?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当她们换回原位后,《红楼梦》中的她们又该何去何从?还会走向之前的老路吗?
经过在现代社会的这番经历,原主贾母的搞事能力想必会比她更强许多吧?或许她归来之后,就不会像从前那样整日只知贪图享乐、吃喝玩乐了吧?
贾母思绪渐渐地飘远,也不知过了多久,贾母突然听到黛玉喊她。
贾母回过神来,猛地回过神来,抬眼望去,只见黛玉正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手中还拿着一张宝玉亲手制作的胭脂纸。
“祖母想得这般入神,究竟有没有想出个结果?”
贾母没好气儿地回答道:
“本来我心里头已经有点儿想法了,结果被你这么一惊扰,现下全忘光了!”
黛玉嘴角含笑,手中轻握着那张胭脂纸,莲步轻移地凑近前来:
“是是是,都是外孙女我的不是。祖母您快看看,二哥哥做的,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好,得继续晾,但我看这颜色差不多已经成了,所以拿来叫您看一下。”
贾母闻言,饶有兴致地将目光投向那胭脂纸。
只见其颜色红得通透明亮,宛如熟透的樱桃一般鲜艳欲滴。贾母伸出手来,轻轻地沾取了些许,指尖传来的触感细腻柔滑,仿佛丝绒般温润。再细细端详那色泽,更是明艳动人,毫无瑕疵,显然是难得一见的上品。
“多好的一点红。”
贾母赞道,遂兴起了一丝玩闹的心思,于是贾母抬起手指,在黛玉那如羊脂白玉般光洁的眉间轻轻点下了那么一点儿。
黛玉原本白皙的肌肤上,便多出了一抹红晕,犹如初绽的红山茶,更衬得黛玉那柔弱纤细的身姿楚楚可怜,好似那不食人间烟火的薄命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