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远东新纪元1630 > 第171章 银票通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银行大厅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银票兑换银元的八个窗口前,人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到门外。

大堂里的银行业务员扯着嗓子喊了一遍又一遍:“大家可以先领取号码,然后到旁边休息区等候叫号!”然而,似乎没有人愿意听从他的建议,依旧紧紧地守在窗口前,生怕错过自己兑换的机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银两兑换银票的窗口处,竟然也有寥寥数个商户在排队。原来,这些人都是准备前往临高进货的商家。他们在广州辛辛苦苦收上来的大量银两和铜钱,如果想要运送到临高,那可真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

说起银票这种东西,那些规模较大的商家们可是最为欢迎的。原因无它,只因为携带起来实在太方便!想象一下,一艘装满货物的船只价值往往在上千两甚至数千两银子,如果全部使用现银支付,那就得好几个人一起抬着走;若是换成铜钱的话,恐怕就得动用车辆来运输了。

但如果使用银票呢?哪怕只是面值为一两(即一元)的银票,其厚度也不过就像一本新华字典罢了;倘若使用十两面值的银票,那就跟一本书差不多厚而已。如此一来,商人们完全可以将这些银票贴身携带,既安全又便捷。

当然啦,要想让银票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信用作支撑。否则的话,如果银票变得如同大明宝钞那般,连用来擦屁股都会觉得太硬,那大家还是老老实实选择使用真金白银来得更踏实些。

信用的建立在商人面前首先建立起来,只要多换几回,商人就会觉得很麻烦,然后就直接使用银票互相流通起来,而百姓买东西看到商人愿意收银票,兑换成银两的意愿就会降低,也会在百姓间流通起来。

在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赌坊里,银票早已成为一种常见且被广泛接受的货币形式。它们的面额是固定,方便人们计算和使用。当人们坐在赌桌前时,如果放上一叠银票,整个桌子的人都会心领神会并予以认可。然而,倘若有人胆敢在此处放置宝钞,那么毫无疑问,他将会被众人视为故意滋事捣乱之人。

中华银行广州分行建设的威武豪华,在广州都堪称首屈一指的建筑拔地而起之后,银票的通行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开来。

起初,只是一些小额面值、不太容易直接兑换成现钱的银票率先进入市场,但很快,整额的银票也开始大量流通。

要说银票流通最为显着的地方,非菜市场莫属了。这里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如今,就如同后世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一般,只要银票一旦在市面上成功地实现了交易流通,它便会逐渐取代原有的传统交易模式。

于是乎,原本作为主流交易媒介的铜钱和零碎银子开始大规模地流入银行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时期并没有所谓的铸币税,可这对于东宋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要知道,铸造一两银元所需的成本竟然还不足八分银子,银票的成本就更低,如此一来,其中高达两成的丰厚收益自然也就稳稳地落入了东宋的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