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 > 第423章 历史没有如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日本高层人事变动,倒是有些出乎萧诚的意料之外。

山本五十六获得了辉煌的胜利,风头一时无两。

资历也没有任何问题,陆军大臣能兼任首相,海军大臣当然也可以。

接任东条英机留下的首相之位没什么悬念。

不过,另外两个人事变动,在萧诚看来,同样意义非凡。

不光是小林信辉调任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竟然会是石原莞尔!

这个人,可不能等闲视之!

他可是日本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层。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理念不合,针锋相对,遭到排挤而被编入预备役,事实上退出了决策层。

这个人的主张,一直是分阶段巩固战果,深根固本,主张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蚕食中国领土。

他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元凶之一。

同时也是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反对得最厉害的人!

按照他的计划,在夺取东北建立满洲国之后,需要做的是巩固战果,再用一代人的时间,将满洲国彻底消化,真正成为本土的一部分。

在他制定的时间表里,一直到1956年,才采取下一步行动,这个时候,满洲国已经在日本统治下经历了整整27年。

此时,自满洲国建立以来,从小接受日式教育的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同时,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满洲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建设,国力已经非常强大,甚至远超本土。

而且,即便是这个时候,他也认为全面战争会导致日本陷入资源消耗战,而分步骤占领可降低风险。

他制定的战略也是分段式稳扎稳打,先夺取华北,再西进陕甘,然后占领长江上游的巴蜀,最终从北向南全面控制中国。

整个过程,甚至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石原莞尔的周围,也曾经有一群赞同他理念的人,被称为石原派。

七七事变之前,石原派认为全面侵华会耗尽资源,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潭,与以东条英机为代表的激进派产生了巨大分歧。

当然,激进的东条派占了上风,最终还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时,石原派的人也被边缘化。

到东条英机上位成为首相之后,更是直接将与自己针锋相对的石原莞尔踢到了预备役。

如果当初东条派和石原派之争是石原莞尔胜出的话,整个历史线将会完全不同!

当然,石原莞尔的计划也不会成为现实。

因为,这个世界可不光是只有东亚。

在萧诚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就有人推演过这种局面,甚至拍成了电视剧。

德国和意大利早在1936年就签订了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

而日本加入轴心国,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已经是在1940年下半年了。

按照石原莞尔的计划,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呢,此时日本的国策是建设巩固满洲国。

都没有发动战争,自然也就不会没事去和遥远的德国、意大利结盟。

同样,对于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英美也不会实施禁运,逼得日本狗急跳墙,不得不冒险偷袭珍珠港。

在欧洲战事如火如荼之时,隔岸观火的强国,除了美国之外,还会多出一个日本。

如果欧洲战场形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的话,这种情况,会持续到1943,甚至1944年。

直到苏联和德国之间胜负逐渐明朗。

要是局面和历史上一样,苏联和德国之间攻守易势,美国和日本都会向德国宣战摘桃子。

这样一来,日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盟国的一份子。

英美苏三国,就更加找不到对付日本的理由了。

此时的日本,将是一个囊括本土、朝鲜、台湾、满洲,以及北方的整个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南方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幅员辽阔??的强国。

在二战结束之后,整个国际形势剧变,以石原莞尔的理智,自然能够判断出,再对华发动军事入侵,只会成为全世界的众矢之的。

全面侵华战争不会发生了。

但这也意味着,满洲和台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中国。

同时,石原莞尔是主张利用中国内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策略的,也就是说,在另一个位面全面抗战的八年里,一定会充当搅屎棍的角色。

让中国内部无法实现真正统一。

哪怕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武力征服不再行得通之后,这种策略仍然可以实施,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中国要想重新崛起,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在萧诚曾经生活的那个位面,这一切都不曾发生。

中华民族经历了重重苦难,最终还是重新崛起。

如今,这个人竟然进入了日本的决策层,担任了陆军大臣!

可以预见,他会一改东条英机时期的激进政策,给之后的形势带来难以预计的影响。

。。。

东京,总理大臣官邸。

“山本阁下,以在下之见,此时的破局之法,必须是釜底抽薪,分而化之。”

新任陆军大臣石原莞尔开口道,

“如今中美英三国共同发布了开罗宣言,但是,他们并不是一条心的,其实各有各的打算。

我们要是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会非常被动。”

“石原阁下的意思是,我们撇开中英,单独和美国谈判?”

永野修身提出疑问,

“我已经第一时间让我们在美国本土的情报人员,将全歼美国舰队的战报投递到了美国的各大报纸,他们也都刊登了。

甚至,也通过特殊渠道,将我们的和谈条件递交到了罗斯福手上。

可是,他明显没有和我们和谈的诚意,不但没有任何回应,还迅速和中美元首一起,发布了开罗宣言。”

“不,我想永野阁下误会我的意思了。”

石原莞尔站起身来,

“美国人虽然遭遇了一场大败,但这对他们来说,谈不上什么伤筋动骨,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恢复过来。

而我们的联合舰队,已经再也经不起一场失败。

胜利的天平,始终还在美国人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