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 第173章 屯兵白马,战后拜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屯兵白马,战后拜将

曹操至邺城的两日后,王垕便领陷阵营与丹阳兵营,共六千人,战马三千余匹,粮十万石,浩浩荡荡南下,渡河回至白马。

此时白马城早城门大开,迎接凯旋之师。

城中百姓还不知道王垕已经迁镇东将军,只知军中传左将军回军,竟自发全部出城十余里相迎。

王垕镇守白马这半年,大战不断,但百姓竟未饿死。虽说是允许他们以敌尸做人脯,这才活下来,但军队不曾拿百姓一针一线,也不曾出现任何欺压百姓之事,此点已经算是做到极好。

关羽、牵招、李典、李整、陈群、刘延六人,以及白马县衙十余名官员,早于城北十里处相迎。

此时这些将领,早听到王垕于邺城战败袁绍三十万大军消息,个个都面露崇拜之色,甚至连关羽都一脸庄重,不敢有丝毫轻视。

虽说当时关羽是迫于无奈,才选择卖身于王垕,但经过淮南,辗转白马,关羽对于王垕,已经是全方位拜服。

论武艺,王垕不在他之下,论谋略,王垕尽得兵形势家真髓,论功绩,早已当世无二。

百姓和普通将士不知道,关羽他们却已经知晓,王垕已经将要迁镇东将军,这在曹军,已经仅次于曹操。甚至王垕当场拒绝辅国大将军位的消息,他们都清清楚楚。

关键是,他现在还刚刚二十,若一直保持稳定,将来恐怕封狼居胥,胜过古冠军侯都有可能。

便是此前对于王垕决策屡屡质疑的刘延,此时也脸上满是敬服。

众将之间也是多日不见,大有一种死后余生再相逢之感,于是凑在一起互相寒暄。

而关羽却还意外看到了赵云,他虽然早闻赵云一挑七事迹,却并不知道赵云怎么加入王垕麾下,赵云也没隐瞒,直接一一细说。

关羽严重怀疑,自己落入王垕手中,也是中了某种圈套,但却并未在意。

回到白马城,王垕将给留守白马的各将也做了一番调整。

“云长,你此前违反军令被降,今留守白马有功,便加你为镇东将军府中军领军将军。”

“谢将军!”

“子经!你领骑兵营功不可没,我已禀明司空,正式拜你为玄骑将军,从此以后,我镇东将军府直领骑兵,正式命名为玄甲骑。”

“末将领命!”

这是王垕早报给曹操通过的,他准备打造一支玄甲骑兵。

至于玄甲,曹操自然不管这么多,他只管军饷,装备靠自己去打造。

“曼成!你还领部曲,回离狐郡,我已向司空推荐你为离狐太守。”

“啊?”李典有些懵。

“将军!我,属下愿追随将军左右!”

王垕摆摆手道:

“曼成,当初我救你兄长,乃理之所在,无需如此。且你兄长为司空所任青州刺史,他日往征青州,你还得提兵相助,你我兄弟,自有并肩作战之机。”

“喏!”

王垕放出李典,其实跟张辽,张合等一个套路。

自己的老部下,有些可以放出去,将来自有用处。

想想,当曹操下野之后,放眼望去,整个天下重要位置皆为自己旧部,那时还不拿捏朝野?

“子龙!”

“属下在!”

“你为牙门将军,统领亲卫营,目前亲卫营只三百骑兵,外加许都两百亲卫。”

“末将领命!”

都知道赵云履历,这是属于有工作经验的高层管理空降。

看到赵云都成了牙门将军,夏侯兰有些紧张起来。

难道自己又要回到牵招的骑兵营中做一名小校?

正当他有些失落时,王垕点到了他。

“正青!你明于律法,等我镇东将军正式上任之后,你便为将军府军正,掌全军军法,都督军务,位同四品武将。”

“喏!”

夏侯兰大喜。

“诸将手下各将校,各有封赏,请军司马将功劳呈交司空府,待我回许都之后,自会命人送回你们的任命文书。”

众将领命,皆大欢喜。

陈群这个行军司马,自然也是喜不自胜,这次来王垕军中,本以为此战凶多吉少,不想却刷了一波功绩,回去之后,就肯定不是一个县令了。

唯有东郡太守刘延有些失落,但这也没办法。

实际上,王垕大军出现在白马,本来就是来援助他,现在守住白马,他也只是东郡太守而已。而且他的两千东郡郡兵,损失超六成,可谓是伤筋动骨。

议事完毕,王垕第一时间便领全部将领来到医官营。

此时的医官营中,轻伤的将士已经归营,但还是有五六百重伤者。

这些重伤者,大部分都是断了胳膊腿,无法再入军中。

王垕在一番安抚之后,告诉他们,以后他们的生活,都将由将军府供养。

而且他们所有人,都会随军一起,回到许都,另行安排。

数日后,袁绍与曹操达成条件,袁绍每年进贡粮草十万石,战马一千匹,直到三十万石粮和战马三千匹赔款给完为止。

而曹操也不怕袁绍食言,在收到第一批赔款后,便直接让袁绍接走了其家小。

至于甄宓,自然早就已经随王垕到了白马城。

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列阵的陷阵营,曹操眼中丝毫不掩饰羡慕之意。

“仲谋!你可知郑玄?”

本在阅兵,曹操却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郑玄?是否北海高密之康成先生?”

“然也,你知康成先生,那便无需为父多言。前日我收到许都来信,康成先生已至许都,特意为来收你为徒。”

“啊?义父,孩儿若是没算错,康成先生今岁年已七十有三,自北海跨数千里而来,只为收孩儿为徒?”

王垕一时间都懵了。

这郑玄是真正的大儒,经学家,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为汉代最大的通儒,可以说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

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经籍文献专家,没有之一,也是此时杰出的教育家、训诂学家,并兼容校勘、语言等多方面学科,并且于《九章算术》等算学也功绩斐然,颇多建树,世称“郑学”、“通学”,或“综合学派”。

这郑玄常年有数百学生追随,数十年来来去去,恐怕学生超过万众。

可以说,他的学生,存在于此时大汉的各个郡县,就是孔融,也不敢直称其名,得行弟子礼。

这种大儒,特意到许都来收自己,这其中绝对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