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开招(二)
王隆早就预见到众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只见他面带微笑,眼神诚挚地开口解释道:“诸位,我深知大家心中必然存在着诸多担忧和顾虑。的确,我刚刚年满 18 周岁,年纪尚轻,但请各位放心,关于这个项目,我其实早已精心筹备多时。在此期间,我不仅深入开展了全面且详尽的市场调研,还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反复推敲与琢磨。
说到资金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们所拥有的资金确实相对有限。然而,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稳步推进项目的进展,盈利模式必将日渐明晰起来,届时资金难题自然也就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至于时间安排这一方面嘛,我定会充分考虑到大家各自的课程设置情况,从而科学合理地规划整个项目的实施进程。我向大家保证,一定会竭尽全力避免因项目而给大家的学业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此次项目对于在座的每一位而言,无疑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它可以让大家将平日里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毫不夸张地说,这段经历无论对于将来求职就业,亦或是选择继续深造进修,都将会成为你们履历表上极为耀眼夺目的一笔!”
众人目光齐聚于王隆身上,只见他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无比自信的笑容,周身散发出一种令人难以忽视的霸气,仿佛他就是那天命所归之人,注定要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有些人见状,心中已然萌生出追随他的念头。
经过一场深入而细致的交流之后,原本对王隆的项目知之甚少的实验室里的同学们,此刻犹如拨云见日般,对其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尽管他们并未当场拍板决定加入其中,但都纷纷表示将会慎重思考此事,并主动留下了王隆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进一步沟通与探讨。
王隆怀揣着那一丝丝渺茫但却珍贵的希望,缓缓地走出了这间实验室,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马不停蹄地奔赴向下一个目标地点——一间安静祥和的自习室。
在这里,他再次邂逅了几位正热烈讨论着课题的研究生。于是乎,王隆如法炮制,将自己精心筹备已久的项目向这些新面孔娓娓道来。
正当王隆口若悬河之际,忽然间,其中一位同学插话进来,针对该平台的盈利模式发表了一番独树一帜的见解:“依我之见,您这个平台啊,除了常规的收取交易佣金之外呢,其实完全可以尝试跟一些知名的电子产品商家展开深度合作呀!比如说,携手推出一项独具特色的推荐购买服务。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拓展收益渠道,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呢!”这位同学的话语犹如一道灵光乍现,瞬间为王隆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维大门。
王隆的双眼突然绽放出明亮的光芒,就好像黑暗中的两颗星星被瞬间点亮一般。他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学长,您提出的这个想法简直太绝啦!说实话,在此之前,我真的从来没有往这方面去思考过呢,不得不佩服您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啊!要是能够跟您携手合作,那咱们这个项目绝对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呀!”
听到王隆这番热情洋溢的称赞,那位同学微微一笑,脸上流露出一丝谦逊之色。只见他轻轻摆了摆手,回应道:“哈哈,过奖啦!其实我也就是灵光一现想到这么个点子而已。对于这个项目嘛,我个人的确还是蛮感兴趣的哦。只不过呢,我暂时还不能马上给你答复,毕竟我还需要先跟我的导师好好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全身心投入其中。”
就这样,一天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在这一整天里,王隆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计算机学院的各个角落。
他先是来到一间间办公室,与那些正在埋头做研究的研究生们深入探讨;接着又穿梭在一个个学生团队之间,积极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项目构想,并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尽管绝大多数人在听完之后并没有当场拍板表示要加入进来,但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互动,王隆明显能够感觉到,大家对于他所筹划的这个项目并不是毫无兴趣可言,只不过心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疑虑或者担忧罢了。
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悄悄降临。当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地平线尽头的时候,王隆终于结束了这漫长而充实的一天行程。
此刻的他,拖着那具略显疲惫不堪却又满怀憧憬和希望的身躯缓缓走出了计算机学院的大门。
此时,校园内的路灯早已悉数亮起,昏黄色的光线柔和地洒落在脚下的道路上,仿佛为他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金色大道。
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地走到公园一角,目光随意扫过四周后,最终定格在了一张空荡荡的长椅上。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如释重负般地坐了下去。
此时的阳光已经渐渐西斜,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映照在他那张略显沉思的面庞上。他微微仰起头,眼神有些放空,开始默默地回想起这一整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尽管这一天下来并没有立刻获得那种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立竿见影的成果,但不知为何,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充实感。因为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与尝试之后,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朝着心中那个既定的目标不断靠近。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而急促的手机铃声突兀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王隆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拉回到现实之中,他下意识地伸手摸向口袋,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只见上面显示的来电人正是今天上午在实验室里跟他有过深入交流的那位同学。
他连忙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兴奋的声音:“王隆,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我们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愿意加入你的团队!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潜力,而且你对项目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
王隆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大声说道:“真的吗?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挂了电话,王隆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始有了回报。
然而,王隆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要想让项目真正落地,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还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但此刻,他心中的那团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