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喂!当乞丐去啊? > 第1582章 年 居正去世了,不知啥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2章 年 居正去世了,不知啥变化

《万历风云变:居正辞世之后》

大明万历十年,岁次壬午,公元1582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都带着几分沉重与哀伤。大明朝的天空,仿佛也因一位重要人物的离去,而蒙上了一层阴霾。

彼时,京城依旧是那繁华却又透着森严的所在,宫阙巍峨,街巷中行人车马川流不息。而在这看似平常的表象之下,朝堂内外却暗潮涌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身上。张居正,这位在大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自隆庆年间便开始辅政,万历登基后,更是凭借着非凡的政治才能与果敢的改革决心,力推多项新政,试图挽大厦于将倾,让这渐显疲态的大明王朝重现生机。

在京城的一处胡同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福的小吏。他年近不惑,身形略显消瘦,常年在衙门里当差,做事谨小慎微,靠着那点微薄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李福自幼便羡慕那些能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的大官,可自己没那等学识与机遇,只能在这小小的衙门里,做着些抄抄写写、跑跑腿的杂事。但他心思细腻,对这朝堂上的风吹草动,倒也颇为关注。

这日,李福如往常一般去衙门当差,刚到门口,便瞧见平日里几个要好的同僚聚在一起,神色凝重,低声交谈着什么。李福好奇,凑上前去问道:“诸位,今日这是怎么了?瞧你们面色不佳,可是出了什么事儿?”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同僚叹了口气,说道:“李福啊,你还不知晓吧,听闻张首辅病重,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呀。”李福一听,心中大惊,赶忙说道:“竟有此事?张首辅那可是咱大明朝的顶梁柱,他若有个好歹,这朝廷可如何是好啊。”

众人皆是点头,又一位同僚接话道:“是啊,张首辅推行的那些改革,虽说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可这几年下来,朝廷的气象确实变了不少,吏治清明了许多,赋税也更合理了,咱这底下当差的,都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偷懒了呀。”李福想起自己平日里在衙门里,因着考成法的严格,做事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深以为然。

据《明史·张居正传》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见张居正改革之力度与成效,其政令能迅速在全国得以施行,让这庞大的大明王朝机器运转得更为高效。

没过几日,张居正病重去世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整个京城仿佛一下子陷入了一种寂静与惶然之中,百姓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惋惜,有人担忧,也有人暗自揣测着接下来的局势变化。

李福听闻这消息时,正在家中陪着妻儿吃饭,他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掉落在桌上,满脸的难以置信,喃喃道:“张首辅竟真的去了,这往后的日子,可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啊。”妻子见他这般模样,赶忙问道:“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那首辅大人去世,与咱这小老百姓能有多大干系呀?”李福皱着眉头说道:“你懂什么,这朝廷就如同那大船,首辅便是掌舵之人,如今舵手没了,船在这茫茫江海上,还能安稳前行吗?”

而在朝堂之上,更是如炸开了锅一般。那些曾经被张居正压制的守旧官员们,心中暗自窃喜,觉得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他们私下里开始串联,准备弹劾张居正生前的诸多“罪状”,想要彻底推翻他所推行的改革举措。而那些原本支持改革的官员们,有的开始摇摆不定,担心自己会被牵连;有的则依旧坚守,试图维护改革的成果,可在这人心惶惶的氛围下,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有一位名叫王御史的官员,平日里就对张居正的改革心怀不满,觉得他权力过大,有违祖制。如今张居正一死,王御史便迫不及待地写了弹劾奏章,里面列举了张居正诸如“专擅威福”“罔上负恩”等诸多罪名,还言辞激烈地要求朝廷对张居正进行清算,废除他所推行的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新政。这奏章呈上去后,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

万历皇帝坐在那龙椅之上,看着底下争吵不休的群臣,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年少时对张居正极为敬重,视其为股肱之臣,可随着年龄渐长,也渐渐对张居正的强势有所不满。如今张居正已死,面对这纷纷扰扰的局面,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决断。

李福在衙门里,也能隐隐感觉到这朝堂上的紧张气氛。他看到平日里那些和和气气的官员们,如今都红着眼睛,为了支持或反对张居正的事儿争得面红耳赤,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心想,这官场的风云变幻,实在是比那戏台上的戏文还要精彩又残酷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对张居正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在一些守旧势力的推动下,万历皇帝下旨对张居正进行了抄家。当那抄家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张居正的府邸时,京城的百姓们都围在街边观望,个个面露惊愕之色。

李福也在人群之中,他看着那曾经显赫一时的首辅府邸,如今却要遭受这般变故,心中满是悲凉。他想起张居正生前为了朝廷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可如今人走茶凉,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暗自叹息。据《万历野获编》中所载:“江陵(张居正)既殁,祸发身后,子孙至有饿死狱中者,惨酷不忍言。”这等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而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举措,也在这一系列变故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考成法首先被一些官员有意无意地搁置起来,衙门里的政务处理又开始变得拖沓起来,那些往日里被严格考核的官员们,仿佛松了一口气,开始恢复了往日的懒散模样。一条鞭法在地方上的推行也遇到了阻碍,豪强大族们趁着朝廷局势变动,又开始蠢蠢欲动,试图恢复以前那对自己有利的赋税旧制,不少地方官吏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积极维护,使得百姓们的赋税负担又变得混乱起来。

在京城郊外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名叫赵老汉的老农。他家世代务农,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前些年,因为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变得清晰合理了些,赵老汉一家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可如今,听说朝廷要变天了,这赋税怕是又要乱了套,赵老汉心中满是忧虑。

这日,村里的里正召集大家到村口的大槐树下,说是要讲讲赋税的事儿。赵老汉赶忙前去,只见里正满脸无奈地说道:“各位乡亲,如今张首辅不在了,这朝廷的政令也乱了,咱这赋税啊,上头还没个准话,大家先按以前的老法子准备着吧,可别到时候交不上,惹出麻烦来呀。”村民们听了,顿时一片哗然,纷纷抱怨起来。

赵老汉忍不住说道:“里正啊,那以前的老法子可坑苦了咱老百姓呀,这几年好不容易盼着日子好过些了,咋又要变回去了呢?”里正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没办法呀,这朝廷的事儿,咱做百姓的哪能说得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咯。”

李福在京城中,也听闻了这些民间的疾苦,他心中虽同情,却也无能为力。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吏员,在这官场的大风大浪中,连自己的命运都难以把控,又如何能去改变这天下的局势呢?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张居正的改革全盘否定。仍有一些有识之士,深知这些改革举措对大明的长远益处,他们在暗中努力,试图保住改革的一些成果。有一位名叫陈尚书的官员,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多次向万历皇帝进谏,言说张居正改革的诸多好处,恳请皇帝不要轻易废除那些有利于国家的政策。可在当时那复杂的局势下,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微弱,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

日子就在这动荡与不安中一天天过去,朝廷的局势依旧混沌不清,张居正改革的成果也在逐渐消逝,整个大明朝仿佛陷入了一种迷茫的困境之中。

而此时的世界,其他国家亦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与变化,与大明朝在这关键时期的情形形成了别样的对照呢。

在那遥远的英格兰,正值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鼎盛时期。英格兰在女王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大力支持航海事业。像弗朗西斯·德雷克这样的着名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行,为英格兰带回了大量的财富与新的资源,也让英格兰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同时,国内的纺织业蓬勃发展,羊毛制品畅销欧洲大陆,城市里的工坊不断增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与大明朝因张居正去世而陷入改革停滞的困境不同,英格兰正处在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凭借着海外贸易与新兴工商业的崛起,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在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在巩固政权后,致力于恢复因宗教战争而受损的国内经济。他推行了一系列重农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改良农作物种植技术,使得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在商业方面,降低了诸多城市的贸易关卡税费,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流通,巴黎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愈发繁荣,各类手工艺品、奢侈品的交易频繁。并且,法兰西还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修建了诸多剧院、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人们的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相较于大明朝此刻的动荡与迷茫,法兰西正朝着稳定与多元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西班牙,曾经的海上霸主地位虽仍在维持,但其国内经济却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长期依赖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金银,忽视了国内产业的均衡发展,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落。大量的金银流入并未真正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反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而此时西班牙在对外方面,依旧试图通过武力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帝国,不断投入军费,却又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与大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后改革受阻、民生受影响类似,西班牙也陷入了因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诸多麻烦之中,只是二者的根源与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在奥斯曼帝国,作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内部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官员们贪污成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而在边疆地区,又时常受到周边势力的侵扰。不过,奥斯曼帝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依然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伊斯坦布尔等城市依旧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商人。在农业上,帝国尝试推行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开垦新土地,但由于贵族阶层的抵制和管理不善,效果不佳,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区因贸易繁荣而富足,有的地区却饱受战乱和苛政之苦。与大明朝此刻的局势一样,奥斯曼帝国也在艰难地应对着内部与外部的诸多问题,寻求着破局之法。

在日本,丰臣秀吉去世后,德川家康逐步掌握政权,开始推行“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只保留与中国、荷兰等少数国家的贸易往来,旨在维护国内的稳定统治。在国内,德川幕府加强对土地的掌控,实行“石高制”,根据土地的产量来确定各地诸侯的赋税和军事义务,这与大明朝张居正改革中的土地清查和赋税调整有一定相似之处。同时,日本在这一时期注重本土文化的发展,如茶道、武士道等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城市里的商业和手工业也在平稳发展,百姓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遵循着幕府制定的规则,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应对变化的方式。

这世间各国,虽相隔万里,却都在这时代的浪潮中,或因重要人物的离去而面临转折,或凭借自身的发展策略不断前行,皆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大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后的这段日子里,也在这风云变幻中,等待着新的曙光出现,盼望着能再次找到那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