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哧呼哧!”赵才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眉头不住跳动,额头上,汗水如瀑。毫无疑问,刚才那一阵,他爆发了。否则的话,现在谁挂在强刺上就不好说了。非常悬!生死之间,也许只相差一根头发丝的距离——赵才根的脑袋要是歪得不够坚决,发不了力,不能第一时间贴住鬼子的枪刺;他的右手要是迟疑一丢丢,不能第一时间抓住三角眼鬼子的枪杆,那就不是现在这样,只是颈部皮肤被划破了,而是颈部大血管会被拉开给大放血。还有他的左手,如果他的左手欠缺那么一点点力量,不能紧跟着把枪刺捅出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是未知数。 心有余悸!“丢他龟母!”赵才根骂,骂着,将三角眼鬼子的枪刺从颈边推开,再高抬脚,一脚踹在他的脑袋上,将他的身子从自己的枪刺上踢开。稍后,他用右手摁住受伤的颈部,任由右耳往下滴着血,一边继续“吭哧吭哧”地喘气,一边扫视四周。一个深呼吸之后,他喊:“小鬼子不过如此!兄弟们!**他们!” 这一波鬼子的来处是一段废弃的交通壕。算是错打歪着,在赵才根他们发起反击之前,这帮鬼子正在当地鼠,一个个撅着屁.股,挖土掘进。鬼子们应该是想要重新打通这条交通壕,可想而知,要是没有这轮反击,交通壕一旦被掘穿,将会发生什么。 日军也许还做不到一波击溃,但守军要付出的,肯定远不止现在这点伤亡。地鼠变身刺客,在二连快冲过交通壕的时候突然杀出来,如果不是其主力部队已经被打散,如果不是赵才根恰好就在交通壕边上,立刻带人将他们截住了,没给他们发挥枪法的机会,那么,战局的最终走向,极有可能被这帮地鼠导演完成一次漂亮的逆势翻盘。 藏在交通壕里当地鼠的鬼子不多,十七个。但是,他们却对二团和“死”字营造成了接近三十的死伤。这还是在二团和“死”字营兵力完全占优的情况下。如果二团后来没有跟上来,那就不是逆势翻盘了,而肯定会是一波击穿。因为,日军的增援已经到了。 这个时期的小鬼子单兵战力的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穷寇莫追!”谢承瑞忽然喊道。 谢承瑞手上也是一把三八大盖,枪刺上,沾染着鲜血。 赵才根看向前方,先看到了一把竖起来的日式指挥刀,再被几团炸开的枪火惊到,他双手握紧三八大盖,喊:“军官压阵,其他人,撤!”喊完话,他低头四顾,迅速地从三角眼鬼子身上掏出了一个子弹盒,趴下,开始往弹仓里压子弹。 一个中队的鬼子,逃回去的将将三成。 而“死”字营二连,最后活着回到战壕的,也只剩下三分之一强。这还得亏了最后关头,楼迪善亲自操炮,用压线式的炮击,帮他们把追击的鬼子重新压回了战壕里。否则的话,即使没有那帮从交通壕里突然冒出来的鬼子,这一次反击也有可能变成一次战术失误,成为日军击破光华门防线的突破口。 二团迟到的那一分钟,实在是太坑爹了! 一波反击,战死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弟兄,好像有点得不偿失,但是赵才根一个接一个的望过去,发现对上的目光,不再有迟疑,不再有畏惧,不再有强作镇定的惊恐,他的心,就变得越发坚硬起来。 这是成长的代价?不仅如此,这也是落后的代价。 “痛不痛快?!”他大声问。“痛快!” “于乔根,几个?” “射杀两个,枪刺干掉三个,”于乔根答,中气十足。 赵才根挑起一根大拇指,再喊:“小黄宇!” “赵营副,黄宇,死了!” “死了?” 赵才根忽然喊黄宇,是想要让于乔根官复原职来着,却没想到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 沉默,同时,身体里有戾气升腾起来,让他不自禁地想要朝谢承瑞那边看过去。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这个念头,喊:“向宏宇,统计伤亡!” “报告,连长,连长他不在了。” 赵才根彻底愣住——特么的!还丢了个连长?!稍后,他眼眶红了,先骂:“丢他龟公!”再问:“怎么回事?辛文明!” 辛文明是向宏宇的警卫。 “辛文明脑袋挨了一下,还没醒,”于乔根接话。 赵才根杀忘了形,向宏宇的位置又距离他比较远,所以他没注意到,在战斗最胶着的时候,向宏宇抱着集束手榴弹,把自己丢进了三个鬼子组成的战斗群里。 这三个鬼子,当时藏身一辆战车后面,利用两挺歪把子机枪,打死打伤不下十个教导总队的战士。 朱弘文借助望远镜,见证了这一幕。 向宏宇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带着一捆集束手榴弹,爬了十余米,在地上拖出了一条长长的血痕之后,突然站起来,在一个鬼子机枪手惊慌失措地调转枪口,将长长的火舌打向他胸腹部的时候,双腿发力,把自己连同集束手榴弹一起丢了过去。 “轰隆隆——”剧烈的爆炸声中,三个鬼子,还有向宏宇全部被炸飞了…… 谢承瑞的“穷寇莫追”喊得很及时。因为就在他喊出这句话的前三分钟,富贵山上,常俊勇有了发现。他对朱弘文喊:“报告营座,东南方向发现敌机踪迹。” 他话音刚落,马上有人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楼迪善,楼迪善怎么做?他考虑再三,让留下两门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其它的,立刻拉回去。 敌机才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光华门日军便再次发动了攻势。 此时,赵才根刚刚得到详实的伤亡数字,正心痛得厉害,脑袋里一股戾气兜着圈,怂恿着他,让他立刻去找谢承瑞讨个说法。 听见有人喊“鬼子战机”,他眯起眼睛看过去,脸上的表情慢慢宁定,喊:“检查枪械,准备战斗!” 从上海到南京,赵才根对日军的进攻套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飞机、大炮、战车,飞机、大炮之后,是战车,战车后面,则跟着地面部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