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客院姑嫂二人的争持便被人传到了秦宜真的耳中,秦宜真听罢,微微皱眉。
其实朱氏说的也没错,既然赵家已经得了好处,等到了将来赵家的二郎与旁人等同相较的时候,可能会失了先机。
赵如芳说的也没错,与其等那渺茫将来,不如抓紧当下,等她成了贺家少夫人,好好经营,她过得好,也是可以拉赵家一把。
她伸手捻了一块荷花糕,然后去了书房,见程堰正坐在炕上看书,便拿了一本话本子靠在他身上,翻到折叠的位置,继续往下看。
“赵家姑嫂会不会闹起来?”程堰问了一句,他方才在屋里也听了一些。
“那倒不至于。”秦宜真摇头,“我看那朱娘子也是爽直之人,说话也直白,她就是不大喜欢赵如芳占了她未来孩子的好处,心中不大痛快,但大仇怨也没有。”
“或许再过一些日子,她心里的那口气消了,又想着赵家与贺家结亲会有好处,便会与这小姑子继续往来了。”
“只要赵如芳别再惹她就行。”说到此处,秦宜真叹了一口气,“这件事难说对错,各有各理,家里的事情很难说清。”
“感情与利益纠缠在一起,确实是难说清。”
就像是他们和景安帝,秦宜真在程太后跟前学习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过冲动,做一个像程太后一样的人,做东秦掌权的长公主。
可想到景安帝,她又开始犹豫退让,程堰位高权重,手中独掌东秦近乎三分之一的军权,她再做一个掌权的长公主,夫妻俩权势滔天,景安帝将来大了,怎么能容忍?
或许他现在还高高兴兴口口声声‘阿姐’‘小舅’,可到了那个时候,为了皇权,为了江山社稷,他未必不会变。
秦宜真不愿去造成那样的将来。
再有程堰,他也想过了,等景安帝再大一些开始亲政了,便将军权慢慢地还给他。
他们在这里做出了退让,只希望一家人在权势之中,一家人还剩下一些情义,能互相陪伴关怀。
他们也希望,景安帝不会变得冷酷无情。
秦宜真道:“赵家人既然来了,嫁妆也要准备起来了,对了,你说让人在平西侯府出嫁还是在外面寻个宅子?”
程堰想了想道:“在府中出嫁这先例还是不要开了,类似赵家这样的人也有好些,若是旁人也求上门来,想在平西侯府出嫁,答应了将会有无穷无尽的事情,不答应独独给了赵家这样的恩宠,也不好。”
“你挑选一个不错的宅子,空置出来,让他们住进去,将来谁家要在秦都嫁女,没有地方落脚,也可在此处。”
“嗯,像是赵家这样,或是家中有牺牲的将士的,便给予五十两陪嫁,若是其他的,便给二十两。”
“五十两二十两?会不会太少?”秦宜真下意识地觉得少。
“不少了。”程堰干脆将她揽在怀里,“一个五口之家,一两银子能过上一个月了,还能吃上几顿肉,若是节省一些,两个月都能过了。”
“而且人多了,平西侯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平日里他们这些人也是有俸禄的。”
秦宜真想想也是,可能是她最近花钱大手大脚,所以觉得少了,不过她又有一种担忧:“可我先前说了要给三百两,其中一百两备置嫁妆,两百两压箱底。”
“无妨,那三百两就当是你出的,从平西侯府的账上再给她出五十两,这当作明面上的。”
“那倒是可以。”那这三百两,就当是赵如芳讨她欢心的,公主喜欢赏的,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上位者有些地方需要一碗水端平,有些地方,也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两人商量罢此事,便各自看书,程堰翻看着兵书,秦宜真则是美滋滋地看着新出的话本子,虽然还是那些贫寒书生与千金小姐的故事,最后书生平步青云,娇妻美妾环绕,人生圆满。
但最近实在是没什么好看的,只能如此了。
说到话本子,秦宜真不免想起松年与红缨,都这些天了,也不知道这一对怎么了......
。
赵家一家三口在平西侯府客院住下,当夜,赵如山还和几位昔日同袍小聚了一番,喝了一些酒。
安安稳稳睡了一夜,转瞬就天明了。
天刚刚亮,府上便有了一些动静,朱氏被惊醒,忍不住嘀咕:“这大户人家,每日也是这么早就起了?”
“那倒不是。”这个时候赵如山也醒了,“今日是大朝会,这个时候侯爷该去朝会了,你再睡会。”
朱氏又嘀咕:“那做官也是挺辛苦的。”
“去朝会算不得多辛苦,打仗才是最辛苦,不过这人生在世,就没有事事如意,不是这个苦就是那个苦。”
人总想求圆满,可世间上的事情,就没有十全十美的。
普通人希望公平公正,希望不被人所欺,希望出人头地,而富贵权势之人,有的想要更多的富贵权势,甚至美人,还有的,还是渴望纯粹的感情。
或许人心贪婪,总觉得不圆满,总想得到更多。
赵如山轻叹:“娘子,你我如今的日子已经不错了,不愁吃喝,至于旁的事情,我们一同努力努力,得是大幸,不得,这日子也照样过得下去。”
“你也别怪如芳,她是以前太苦了,一门心思巴望着往上爬,当年我将她留在叔父家里,她确实是受了太多的罪。”
朱氏叹气:“我只是心里有些不平。”
赵如山笑道:“也无需不平,你说咱们日后的孩子,其实读书也挺好的,贺家走的是仕途,有了这门姻亲在,将来求情指点一二,也得了便利。”
朱氏一听,顿时一喜:“你说的有道理。”
读书入仕,或许要比投身军中要安全一些,看赵如山和他的同袍就知道了,若是上了战场,那就是生死难料。
赵如山紧接着道:“那等孩子大了,先请人给他开蒙,若是有天资就去读书,若是没天资,再说投身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