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146章 刑部员外郎的工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顺十四年,六月,刑部衙门。

尽管六月的京城已经热的不行,一般根本不敢出门。

但在刑部衙门深处,刑部衙门官员的办公场所,气温还是很清凉的。

在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刘远的办公室室,刘远正跟张伟商量着司里人选的安排。

从张伟晋升员外郎后,司里一直缺一个主事,苏沐阳公开表示要外放至地方,所以可能还要再物色一名主事。

刘远:“卓然,这个主事的活,你一直兼管着也不是办法。

现在部里给了三个方案,第一个是湖北司正好多出一个主事,部里从湖北司给我们调一个,估计也就是去年新进的进士。

第二个办法是从务司厅或照磨所的七品官中提拔一个过来当主事。

第三个办法就是从地方上的刑名官调一个到刑部来。你看那个合适?”

张伟马上说:“大人,你认为呢?“

张伟初来乍到,这个主导权肯定让给刘远。

刘远:”现在司里业务能手少了点,我的意见还是从地方上调一个老手过来比较好。“

张伟:”的确,司里是应该多招一些业务高手,不然一旦有大案发生,我们都忙不过来。

大人,你心中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张伟既然决定在这件事上要配合刘远,干脆好事做到底,把话送到刘远的嘴边。

刘远:”我认识河北保定府的推官,名叫袁宫北,举人出身,在保定府干了十多年了刑名,一线刑事经验非常丰富。“

果然,刘远就喜欢专门的刑事官员。

张伟:”我是同意大人的意见的,但举人出身的话不知道部里能不能同意。“

刘远:”这个我找秦侍郎去讲,如果有问题,还要麻烦卓然去刘尚书那里吹吹风。”

秦侍郎就是刑部的左刑部秦明汉,也是刘远这一派的领头人。

张伟:”有秦侍郎出面,调一个七品推官自然不成问题,吏部的人应该也会给秦侍郎面子的。“

刘远拍了拍张伟的肩膀说:”卓然,你见过袁宫北本人之后,你就知道我此举绝对是出于一片公心。“

张伟:”下官绝对相信大人。“

张伟刚回到办公室,苏沐阳就拿了一个卷宗过来说:“大人,这个九江府的凶杀案子你看下,我这样批复行不行,如果可以,我就这样发出去了。”

张伟快速的扫描了一下卷宗,然后看着苏沐阳说:“光大,你办事我还不放心吗,就按这样发。“

说完快速的签了字。

苏沐阳走后,张伟叫了自己的专属令吏陈大星过来。

“老陈,你的从九品,刘大人同意了,我以司里的名义给你报了上去,现在就等司务厅那边批复了。你也多去使使劲。”

六部里的令吏都是正式的工作人员,但一般都没有品级,是大夏正式公务员中的最底层。

但每个衙门都有一定量的正九品和从九品的晋升名额。

有晋升的可能,那些有梦想的令吏才会有动力。

王郎中从刑部调走后,他的亲信令吏小汪自然也待不下去了。

他身上的从九品官职就空了出来,而刘远的专属令吏早已经升为从九品了。

所以论资历,论身份的确该张伟身边的陈大星得到这个官职了。

至于令吏下面的书办,可以理解为后世的合同工,给公家打工,但不算公家的人。

陈大星闻言当场就跪了下来:“感谢大人,我老陈头干了一辈子苦活,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当上朝廷的官。

您的提拔之恩,老陈我没齿难忘,以后您只要有吩咐,老陈我绝对没二话。”

张伟把陈大星扶了起来,笑着说:“丢不丢人,你都快五十岁的人了。

你也不用这么激动,你既然是我的人,我升了员外郎,给你弄一个从九品也是应该的。

别的不用说,往后更好的支持我的工作就行。”

这边刚见完刘大星,务司厅就派人来通知:“下午秦侍郎主持大案要案专题通报会,要求业务部门的郎中和员外郎都要参加。”

下午还没到,司务又有人过来通知了:“唐侍郎下午召开刑部内政改进会,要求所有部门的郎中和员外郎都要参加。“

唐侍郎是风开风侍郎出事之后副相张达安排进来的刑部右侍郎。

张伟:“这两个会的时间有重合啊,我们怎么办。”

司务厅主事:“这我不知道,大人人让我通知的。”

还好刘远这时走了过来,他开口说:“我去开业务会,你去开内政会。”

张伟马上点头表示同意。

好不容易忙完业务,又开完了会,福建清吏司的同事又找过来:”福州有个凶杀案,我们怀疑凶人是南昌人,请张大人来一下我们福建司,我们商量一下怎么联合破案。“

张伟:”不能明天再商量吗,现在已经是下值时间了?”

福建清吏司的同事:”这个案子太恶劣了,在当地影响太大了。

案子已经在特案司持号了,秦侍郎要求限期破案。“

张伟:“好吧,你们出方案,我们江西司一定配合。“

在正常下值时间过去半个小时后,张伟总算下值回家了。

张伟想还好多亏了这个时代没有电子照明,不然自己忙起来很可能会九九六。

当然了,这么忙不是常态,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事就像赶集一样凑到一起来。

就这样忙一阵,闲一阵日子很快就到了农历七月底的旬休日,京城的暑气也开始消散。

这天清晨起床早练完的张伟来到了父母的院子,老两口子早已经坐在庭院中了。

张伟刚要进去问候时,就听见父亲张伯山问:”老婆子,你昨天问亲家母,她说她什么时候回湖南呀。“

李春花:“亲家母说了,等到了下个月过了中秋,天气稍微凉快点就走。”

张伯山:“行,到时候咱们也一块跟着回去。”

李春花:“可儿子让我们多待一阵再回去。”

张伯山:“待太久了有意思吗,咱们儿子儿媳看了,孙子孙女也抱了,大京城也见识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春花:“其实还是咱老家最舒服,我也放心不下家里的鸡鸭和田里的萝卜白菜。

可惜了,老家就是见不到儿子和孙子孙女。”

张伯山:“行啦,我们这一次五月份到的,八月份回去,也有三个月了,待的时间够长了。

时间待太长了不好,伟儿在官场本来要操心的事就多,现在每天还要分心来陪我们老两口。“

李春花:”伟儿确实不容易,一个人要支撑这么大一个家,还好儿媳是个贤惠的。”

张伯山:“就这样定下来,过了中秋咱就回去,正好可以跟亲家母一路,不然咱们两个老土炮子,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李春花:”对对对,一起走,一起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