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 第393章 情报缺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也一样,必须要收紧对地产业的贷款!”张启明一脸严肃地看向梁靖嵩和郑嘉豪,郑重其事地吩咐道。

自从去年开始,香江的经济逐渐复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其中,地产和科技这两个行业,更是成为了香江热钱流入最多的领域。

张启明拥有前世的记忆,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的两年将会是牛市行情,是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

如此轻而易举就能捡到钱的好时机,他又怎么可能会轻易错过。

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的资金,大部分都被投入到了这两个热门行业当中。

不仅有自有资金,还有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而来的资金,加起来总额不下 500 亿港币!

这些资金的分配方式也有所不同,一部分被用于贷款给相关的公司,以支持它们的发展获取利息。

而另一部分则直接进入了股市,期望能够在股票市场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500 亿港币,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香江如今的整体经济规模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额资金。

要想在八七股灾来临之前,将如此庞大的资金全部安全撤出,并且还不能对股市造成任何波动影响。

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张启明之所以会提前整整一年的时间,就开始着手撤离资金,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撤离得太早,那么他很可能会错失一些潜在的盈利机会,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如果撤离得太晚,那么他的撤离动作必然会非常大,很容易引发股市的动荡。

这不仅会对他自己的投资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引发其他投资者的恐慌,从而导致股市的崩溃。

张启明可以选择继续充当牛市的旗手,在股市中赚取丰厚的利润,还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声誉。

他可不想成为股灾的导火索,被香江的股民们在背后指指点点、戳脊梁骨。

毁掉他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口碑。

他要打造科技之城,必须要有一个好名声,引导香江的大势向科技方向发展。

为此,哪怕让短期少赚点钱,也在所不惜。

梁靖嵩和郑嘉豪听到鼎盛银行和启明科技,也要开始套现后,脸色都变得异常凝重起来。

渣打银行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贷款比例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确实需要进行调整。

鼎盛银行和启明投资的情况却与渣打银行有所不同。

在张启明的时常关注和精心打理下,这两家公司所投资的产业,可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可如今张启明却要逐渐撤离这些资产,这其中肯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张启明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地发出这样的指示。

香江目前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他们的投资也几乎没有出现过坏账的情况。

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为什么现在要出售这些资产套现。

梁靖嵩忧心忡忡地问道:“董事长,难道说香江的经济出了什么问题吗?”

郑嘉豪和袁天樊也都满脸狐疑地看向张启明。

张启明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香江的经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全球经济可就不一定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明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股灾。

米国作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状况对全球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米国经济就像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

如今,米国的经济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财政赤字持续多年大幅飙升,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虽然去年广场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米国的经济问题,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明年的股灾,就是由米国的经济问题所引发。

股灾犹如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使得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不能幸免。

伦敦、东京、香江等股市都会出现大幅下跌,其中尤以香江联合交易所的情况最为惨烈。

由于停牌这一骚操作,香江联合交易所的股票价格一泻千里,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比引发这场股灾的米国还要惨不忍睹。

张启明可不想让自己投资,为联交所的骚操作买单。

等灾后,以救世主的身份出场还差不多。

“全球经济?”梁靖嵩、袁天樊和郑嘉豪三人听到这个词时,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凝重。

他们都是经历过股灾的人,每一次不在这惨烈,都让他们心有余悸。

袁天樊满脸狐疑:“董事长,这怎么可能呢?

全球经济危机才刚刚过去没几年。

难道这么快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郑嘉豪的脸色同样凝重,脸上也是忧心忡忡:“如果真的有全球危机发生,那我们可就麻烦大。

这一年多来,我们可是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出去!

想要全部撤出来,花费的时间可不少!”

张启明看着眼前三人那凝重的脸色,微笑着宽慰道:“不必如此忧心忡忡,这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种预测。

之所以让你们陆续撤回投资,无非是为了以防万一。

如今的香江股市异常火爆,许多人似乎已经将之前的股灾抛诸脑后,呈现出一种全民炒股的狂热态势。

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越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当别人都被贪婪蒙蔽双眼时,我们必须要心生恐惧!

不可贪恋那最后一个铜板。”

郑嘉豪三人闻言,皆神情肃穆地点头应道:“董事长所言极是,我们定会铭记于心!”

刚才三人在全球经济的敏感分析,张启明心中多少一丝失望。

任何一次股灾的爆发都绝非偶然,而是由无数潜在的危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如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出。

而每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但总有那么一些势力,能够巧妙地避开这些危机的冲击,不仅安然无恙,还能大赚特赚。

这并非是因为这些势力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而是由于他们麾下掌握着充足的商业情报。

从而能够对未来的经济走向进行预判。

其实在金融领域,这并不稀奇。

金融公司的风控部门,所从事的就是类似的工作。

只不过普通的金融公司,难以触及全球经济如此高的层面。

然而,像高盛、花旗这些全球性的大财团,在全球范围内都构建了完备的情报网络。

这使他们能够在危机中,觅得更大的契机。

甚至有些危机本就是他们自己蓄意制造的。

张启明若想让自己的公司迈向全球,就必须打造完善的情报网络。

绝不能仅仅依赖他前世的记忆来指引。

目前,他借助安保公司建立的情报网络,成立时间尚短。

而且仅仅是通过在狂龙社团安插的安保人员,将触角延伸至全球华人社区。

如此获取的情报颇为有限,多数都只是华人相关的情报。

这些情报为张启明抵挡住了不少,打他家主意,想要谋财害命的牛鬼蛇神。

至于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端商业情报,雷霆安保人员收集起来就颇具难度。

很难在商业上,给张启明带来太大的帮助。

郑嘉豪、梁靖嵩、袁天樊三人虽在金融专业领域能力出众,但与后世相比,他们的视野尚未达到具备全球眼光的高度。

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张启明意识到自己的记忆,仅能确保大方向的正确性。

对于各国竞争对手企业的具体细节情报,他却知之甚少。

在商战的激烈角逐中,胜负往往就在瞬间决定。

现在自己面对的是真实存在,且由活人经营的企业,不是脑海中的记忆。

记忆是死的!

这些企业和启明科技的竞争,会采取什么具体手段,张启明必须要更加清楚。

看来,加强商业情报的收集与分析能力迫在眉睫。

张启明想到此处,目光投向梁靖嵩、郑嘉豪、袁天樊三人,说道:

“我计划单独设立一个专业的商业风控部。”

“董事长,我们三家金融公司不是都设有风控部门吗?”袁天樊疑惑地问道。

“我要成立的风控部门与众不同!”张启明摇摇头,“我所需要的风控部门,必须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分析和预判商业情报的卓越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参考高盛、摩根等公司的风控部门。”

“董事长,那可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啊?”梁靖嵩艰难地咽了咽口水。

他曾担任花旗银行亚太区总裁,对花旗风控部门的商业情报能力,有着深刻的了解。

许多还没有在市场上发生的事情,花旗银行的风控部门早已提前获悉,并开始制定应对方案。

做生意,关键在于信息差。

强大的风控部门情报能力,正是花旗、摩根等世界财团,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