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画境奇缘 > 第37章 拓跋祖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养殖场的夫妻俩很高兴,说这一冬需要的精料这一下都解决了。

汉子领着我进到木刻楞旁边的一个栅栏里,指着地上捆着和麻袋装着的一堆东西说,这是一晚上的收获,有一窝小野猪崽,一共是八只,还有两只狍子和六只山鸡,一共算我一千五百斤玉米,如果我能等一等,他们今天还想试试能不能逮住两只小黑瞎子。

我说没问题,我可以等,只要明天早上六点前能弄来就行。

他就让媳妇去喊人帮忙卸粮,拿着磅秤试着称了几篓,发现篓篓都是足称的,也就不再麻烦着过称,直接往下卸。

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来帮忙,一车粮食也就很快卸完了。接着我就挑了五对小梅花鹿,让他帮忙把小野猪等活物和梅花鹿都装上车,我说我明天等他的好消息,让大家尽管放开了去找,我粮食准保够,就坐车离开了。

我指挥司机把车开到一处废弃的僻静院子里,让司机帮我把车上活物都卸下来,把雇车的钱点给他,就让他开车离开了。我把活物都往空间一收,就走回了招待所,还好没耽误吃早餐。

早餐过后,八点整我们从加格达奇出发,经301省道一路西行,伴着和煦、温馨的松脂芳香,便来到了位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林区小镇——阿里河镇。

出了镇子,向北沿着林中的公路行驶10公里左右,一座气势磅礴的雄伟高山便矗立在眼前,在离地面20多米的半山腰中高悬着一个硕大的山洞,这就是被史书称为“鲜卑旧墟石室”的嘎仙洞。

嘎仙在锡伯语指部落、故乡,在鄂伦春语指猎民之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鲜卑旧墟石室”,即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

环看周围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朝向西南。嘎仙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后经人类继续开凿。进到洞内,只见主洞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主洞中部放置着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撑。洞壁平整,地下堆积着较厚的青苔。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据说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过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鲜卑族世居中国北方,并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

国画讲究书画同源,常将书法的笔法用在绘画的线条表现上。所以我对书法也略有研究,其中最感兴趣、临摹最多的就是魏碑。

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适应社会意识需要的佛、道之学勃然兴盛。佛、道的宣传方法是以写经为一大功德。尤其佛学,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或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一时间,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内虽战乱不止,造像求长生的心理却更加炽烈,刻石佛记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数千万。魏碑应运而生。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晋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如今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魏碑石刻真迹,我逐字逐句看的十分认真,心手并用仔细揣摩。

祝文原文全文如下:“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立官中书侍郎李敞、傅?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

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

今人根据石壁遗迹新刻录的嘎仙洞祝文

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爪,时惟多。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荐于:皇之帝天、皇之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飨!东作帅使念凿。”

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来对他的祖先歌功颂德的,并祈求祖先保佑。石刻祝文大意是: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傅雀带来马、牛、羊祭。自最初始以来,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这一带,经历了悠久岁月,又走出大兴安岭森林,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继而到漠南、黄河流域,扫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创造的福分流传给后代,延续到我拓跋焘本人。

来到这里我才知道,辽阔壮美的大兴安岭是孕育古代北方民族的摇篮,许多北方游牧民族从这里一代代地走向辉煌。拓跋鲜卑民族于公元前一世纪走出世代居住的森林,首先统一个呼伦贝尔大草原。然后,又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南迁,逐渐发展壮大,并于公元386年在盛乐(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继而统一北方中国,公元494年南下,迁都到洛阳,形成了与南方宋、齐封建王朝对峙的强大的北魏王朝。

北魏政权共经历了12代皇帝148年。拓跋鲜卑民族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蓄的气度,广泛吸取各民族文化,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里,当地文联的同志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嘎仙洞的美丽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没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

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恶魔,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它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一直斗争了许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

嘎仙与恶魔比试,先让恶魔将洞口的一块石头搬走,结果恶魔输了,他们又比试箭法,嘎仙将石头的正中心射穿了一个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恶魔看到嘎仙的本领比自己强大,就逃之夭夭了。

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

这个传说让大家听的津津有味,故事讲完后,不知是哪位女同志提议说,都说山洞里唱歌声音最好听,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唱一首歌吧,歌名就叫《勇敢的鄂伦春》,大家应该都会唱,我来起头好不好!大家都说好,于是由那位女同志领唱,我们一起唱起来: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翻山越岭打猎巡逻护呀护山林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翻山越岭打猎巡逻护呀护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