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秦风烈:谋士沉浮录 > 第211章 功过留名,褒贬不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功过留名,褒贬不一

堂上朱烛幽幽,细烟袅袅,仿若人间功名不过一缕轻烟,随风散尽。秦王坐于高台,面色深沉如铁,虎目扫视堂下百官,无言却自有威严。朝堂内外,此时风雨交加,似乎连苍天也为白起之事悲鸣。

“白起功在长平,罪在平阳。”廷尉严声道,其语锋似剑,直刺人心。“此人有大功于国,却无小节于身。擅诛降卒,致天下诸侯寒心;拒王之令,伤国之威仪。如此功过相抵,当为后世取镜,存其功绩,削其封号。”

张述立于群臣之中,一袭玄袍不染尘垢,面色却如寒冬深雪。他双手微颤,拳中藏卷帛,帛上密密麻麻,皆为白起平生功绩。此刻听得廷尉言辞,胸中积郁之气如火山将喷,终忍不住一步迈出,俯身拜道:“臣不敢苟同!”

堂中百官闻声,纷纷侧目,皆露惊异之色。秦国朝堂素以严肃着称,张述此言,几乎触及王威。然秦王并未呵止,只是眼中掠过一丝难测的深意,示意张述继续说下去。

“臣以为,长平之战,白起以寡敌众,歼敌四十万,此战之功,震铄古今!然平阳一事,非白起之私心,而为大局所迫。当时情势险急,魏赵合谋,若不速断,秦国恐陷泥沼。此等权衡,岂可以成败论忠奸,以一时之失抹杀一生功劳?”张述声色俱厉,语调却不疾不徐,堂内回声朗朗,如金石之鸣。

“张述!”廷尉冷笑一声,“莫非你以为,白起之死乃王命不公?此乃国家法度,不容违逆!”

张述闻言,眸中寒光一闪,朗声道:“法度之下,亦需人情!白起一生为秦鞠躬尽瘁,至死不见天日,此等结局,未免寒士之心,折国之脊梁!”

廷尉尚欲争辩,却被秦王一挥手止住。秦王低沉的声音自高台传来:“张述,寡人明白你的心意。但白起之事,非汝一言可定。留名抑或抹名,自有后世评断。”

张述闻此言,胸中一阵酸楚。自白起赐剑自刎后,他心如刀绞,夜不能寐,常于深夜伏案,为白起草拟奏疏。然而,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这篇奏疏终究不过是一场徒劳。

是夜,张述独步出咸阳宫,朔风猎猎,旌旗猎猎。宫墙外,长街深巷,灯火残然。张述行至咸阳北城墙,遥望山川起伏,星河寥落,不禁自言道:“白将军,您可知,世间本无公论,忠义难分?然您之忠魂,终将铭刻于史。”

此时天上骤然一声惊雷,似白起幽魂悲鸣。张述蓦地抬头,天边云翻墨浪,隐约似有人影挥剑刺天,又瞬间散入云海。张述怔然片刻,忽觉背后传来轻声脚步。

回头一望,竟是长史赵廉,持灯而至。赵廉与张述素无深交,此时现身,却有几分奇异之感。张述沉声道:“长史深夜至此,莫非有事相告?”

赵廉低叹一声,道:“张君何必痴心妄想?白起一案,早已定局,秦王之意,非汝之力可撼。张君若执意为之,恐招祸端。”

张述冷笑,眉间杀气乍现:“我若连亡友之清白亦不能守,又何谈忠于社稷?赵君此言,不过苟且保身之策!”

赵廉闻此,面上却无恼意,反而轻声道:“张君,君非不知,白起虽功高震主,然亦早种祸根。功高震主者,必遭祸殃。君若为之争辩,只怕引火烧身!”

言罢,赵廉拂袖而去,留下一盏孤灯于风中摇曳。张述立于风中,半晌无言。他终是明白,赵廉所言未必全错,然为白起一争,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翌日,张述伏案,于灯下提笔书写。他不再为奏疏而费力,而是着手撰写白起之传。他将白起一生功过,战功赫赫,至心至情,一一记录其上。灯火幽幽映照下,他眉宇紧锁,仿佛每落一笔,便是在逆流中奋力游走。

张述心中暗想:“若朝廷欲抹白将军之名,我便以一己之力,为后世留存一丝真相。忠者不死,义士不灭!”

这一夜,灯下人影憔悴,笔墨凝重。窗外,风雪初霁,银辉洒满咸阳古道。张述写至最后,忽觉窗外似有清声低吟,如白起于阴间喟叹,长歌而去。他叹息一声,将笔搁下,喃喃道:“功过自有后人评,忠义却在心中留。”

这一刻,他虽知自身渺小,却似看到白起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像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