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妥当,黄道婆师徒几人又一次踏上了去庆州府的路。
师徒几人刚到自己在庆州府购置的小院里,还没歇息片刻,门就被叩响了。师徒三人彼此疑惑地对视,想不出自己才来落脚,怎会有人上门。
“谁啊?”金荷花边朝门口走去,边出声道。
“黄仙姑,是我们——”
金荷花皱眉,这是孩童的声音啊。
开门后,门口果然站着两个看不出样子的小叫花子。
“是谁啊?”银秋菊也走了出来,问道。
“秋菊姐姐——”两个小乞丐眼睛亮晶晶,激动地叫道。
“是你们!你们.......你们……哎........先进来吧……”
原来这两个蓬头垢面,看不出男女的小叫花子,是先前黄道婆和银秋菊出钱从孩子父母手里买下的女孩子。
黄道婆看着这两个一进门就给自己跪下的孩子,一时有些唏嘘。
那日她和银秋菊在街上打算买些器具,路过人市时,看到几个父母带着自家女儿来卖。那几对父母拉着前来相看的大户管家,苦苦哀求,请求对方一定要收下自家女儿。
那管家甩开袖子,前后左右看了看几个待售的女孩子,甚至还像看牲口似的让这几个女孩子张嘴,看看他们的牙口。
她当时就想起了她那苦命的小女儿。
虽然曾经她的小女儿不是被他家汉子和婆婆拉到人市上来卖的,但那被相看的场面,估计也和人市上被人挑牲口一样挑选差不多。
黄道婆苦笑一声,别看她现在一副仙风道骨的打扮,但是她曾经也成过亲,生过娃,过过洗衣做饭、下地耕种的日子。
她不到十四就成了亲,相看的时候村里有人提醒她娘,说这户人家儿子不上进,婆婆更是十足的厉害,有“母狼”的外号。但是她娘和她奶贪图男方家的聘礼钱,草草把她嫁了过去。
成亲后,她做牛做马伺候一家老小,还生了三个孩子,前头两个都是女儿,老三是儿子,第四胎没保住。
那时候她第四个孩子刚小产完,庄户人家也没小月子一说,照样洗衣做饭。
那日,她正在灶房里洗碗,听到她家汉子和婆婆在院里商量,说是州府城里一个姓郭的官夫人要给自己丈夫纳妾,要求女子年龄10-13之间,长得还得像自己年轻的时候。
本来这事跟她家无关,但是她家汉子说,因为他今日去城里时正好是带着小女儿去给绣坊送绣品的,被那绣坊的东家婆娘看到了。
那绣坊东家婆娘跟他说,他家小女儿长得很像郭夫人年轻的时候,让他家把女儿送去给郭夫人择选。
她婆婆听完,立刻高兴地让她家汉子赶紧把小孙女送去绣坊,供那郭夫人挑选。
她一听,这不就是要把自己女儿给卖了嘛!她冲出去阻止,但是她话都没说完,就被她家汉子一把推倒。
她家汉子和婆婆说她不知好歹,想耽误孩子和家里人的前程,要是孩子成了这郭家老爷的小妾,说不定她家也会跟着发达起来。
她婆婆怕她会坏事,当天就把她关到了柴窑里,第二日她家小女儿就被送走了,再也没回来。
她想去寻女儿,可是她婆婆盯她就像盯贼一样,她一刻没在她婆婆眼皮底下,她婆婆就对她大女儿连打带骂,说她跟人跑了。
等她天天在家伏低做小,总算让婆婆和自家汉子放松了警惕,才有机会跑出来。
可是,她去州府城里打听时才知道,她的小女儿是被绣坊的东家婆娘送去了姓郭的官夫人府里,但是听说学规矩的时候犯了错,被送去宁平县老宅。
后来她宁可冒着跟人私奔被打死的风险,跑去宁平县打听时,却又听说小女儿被送回了庆州府。
等她好不容易跟着当时还不是“袁半仙”,只是一个街头算卦先生的袁老汉混进郭府,花钱探听才知道,她的女儿当时是被送回了庆州府,但是却没留在郭府,听说和另外几个丫头一起被郭夫人送人了,好像是送给了宁平县什么人。
她的心,瞬间冰凉。
她费了那么大劲,一步步去打听,结果她的女儿就像一棵没人要的小白菜,兜兜转转,被人送来送去。
所以那日她见到几个正欲被父母卖掉的女孩子时,立刻就心软了。或许在他们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于是出钱买下了几人。
不过当时她不是已经让银秋菊打发了她们几个吗,怎么还能找到她这小院来?
“你们先起来吧。”黄道婆眸光闪闪,对两个跪着的女孩子说道。
那两个不过10来岁的女孩子立刻磕头爬起,说:“仙姑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我们愿意拜您为再生父母,日日侍奉左右。”
黄道婆摇摇头,说:“那日我不过是一时心软,不想你们被父母卖入那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宅大院之中,谈不上救命之恩。你们也不必有啥负担,日后在街上寻个能糊嘴的活计,好好活下去便成。”
其中那个个子稍高点的女孩子坚定说道:“不,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爹娘不要我们咧,要把我们卖掉,从此我们就和他们再无瓜葛。既然您买了我们,我们就是您的人,以后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只要您吩咐,我们绝不皱眉头。”
黄道婆微微一笑,说:“我不要你们替我做啥事,我买下你们只是为了放你们自由身,你们大可不必如此。”
另一个个子矮点的女孩子红着眼眶说:“仙姑,我们这些日子流落街头,日日和野狗抢食,和其他叫花子争地盘,吃烂菜叶,睡麦草垛,只盼着能再见到您,祈求您能收下我们,哪怕您让我们即刻去死,我们也心甘情愿。”
金荷花想起自己曾经备受欺凌的日子,用手指拭一下眼角,轻声对黄道婆说:“师父,我和秋菊二人当年也是被您从街上捡回来的,既然您能收留我们两个,那就再多收留两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