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向刘使君告辞后,北上回乡,路过济南东平陵,子龙也知青州战乱数年,赤野千里,然济南相据济南后,实施屯田之策,主动收拢青州流民,分配土地,引其耕种,使济南、齐国一带民生恢复。”
“济南相还广纳贤才,厚待有才之人,我路过济南时,一时窘迫,就去应征,本想赚些钱再回乡,与济南相一番交谈后,对其深为佩服,他知道我急于回乡,便资助我钱财,我才得以回家。”
赵云这才明白过来,难道你这家伙使劲地吹,原来是拿了好处。
“子龙可别认为济南相资助我回乡,我就故意夸赞他,你去了青州就知道了。刘使君在平原时,田刺史和刘使君多次与袁绍大军交战,后来没了粮草,交替掳掠百姓,致使平原民不聊生,刘使君还被迫南下。”
“今年春,我回幽州时路过青州,北海郡依旧有黄巾贼作乱,流民四处流窜,济南和齐国却井井有条,尤其是济南,境内流民绝迹,百姓能安心耕种,已有平稳之象。可是,渡过黄河到了平原,又是一番赤野千里的景象,简直惨不忍睹。”
“青州之地,唯有济南相治下的济南、齐和乐安两国一郡,已是民生恢复,此乃济南相治理之功。济南相效仿管仲相齐,用不了几年,必有称霸一方。若子龙无意投效公孙将军,而刘使君又太远,那就不如去投效济南相。”
“子龙可东行进入渤海,再南下乐安,渡河后可到济南,就算绕道,路程也不足千里,子龙有马,十天出头能到了。到了之后,子龙可先在民间转一转,打探一番,看看济南相所施仁政,亦知我所言不虚。”
赵云点了点头:“既然国让这么说了,我自然要去看一番,只是你刚才说了,济南相亦曾招揽于你,你为何不投效呢?”他打算去北海,也会路过济南等地,不过顺路而已。
“当时挂念家中母亲,哪有心情留在济南?回家后得知母亲安然无恙,才放下心来。”
“那你又为何接受公孙将军的招募?”
“我都回到幽州了,哪能再去济南?只好先接受公孙将军的招募,来此当了县令。”
赵云点了点头,这个理由他也能接受,田豫家乡距离这里不过三四百里路,距离济南得有七八百里路,可不是想去就去的。
“不过,若说为官,济南相给的俸禄也比较高,若子龙去了,最低俸禄三百石以上,之后每个月……所有俸禄皆是实发,绝对不会拖欠俸禄。”田豫又把济南的俸禄情况说了一遍,讲了半刻钟。
这待遇还真让赵云心中一动,他在公孙瓒手下时,只是一名小将,掌管几百骑兵,表面官职秩五百石,其实根本就不会给满,能发一半就算不错,拖延发放的情况更是如家常便饭,严重时一年半载不发俸禄也是有的。不发俸禄的时候,只能通过掳掠来获得收入。
赵云跟刘备南下青州时,时常交战,军中隔三差五缺粮,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管俸禄?只要能实发俸禄的,都算不错。
这时,一个人匆匆跑了进来:“田县令,原来你在这,害得我好一顿找。”
“李县丞,怎么啦?”来人是束州县县丞,他气喘吁吁的,田豫突然有种不妙的感觉,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好了,县令,今日城门口听到有人说,说袁绍在大军往束州方向过来。”
“什么?袁绍的大军?谁说的?”
“是路过之人说的,我亦不知真假。”
田豫皱起眉头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县丞,赶紧下令关闭城门,然后派人去查探一下。”
“我已经派人骑马去查探了,正等着消息。”
“好,走,去城头上。”
袁绍大军来了,田豫也严肃起来。
“子龙,想不到袁军会到我这小县城来,不知意欲何为,你先到城里的客栈住一晚,等我有空再去找你。”
赵云不能袖手旁观:“不,我也过去看看。”
田豫也不拒绝,三人和县丞来到了城头上,看向城下,似乎没有什么动静。
城头上,田豫把城内的士兵和衙差都组织了起来,发放武器,做出防守的姿势。公孙瓒派田豫来束州任县令,随行跟了几百名士兵,再加上衙差,也有四五百人了。
半个时辰后,远处一个人骑着马跑回来了,正是县丞派出打探消息的人。田豫把人放了进来。
“报县令,大事不妙了,确实是袁绍的军队,兵力数千步兵,正向束州而来,在七八里路的地方扎营了。”
“扎营?他们没有直接赶来?”
“确实是扎营了,看来敌军打算明天再攻城,咱们城里面只有几百人,不如逃吧!”士兵自己害怕了起来。
“逃?我受公孙将军之命,镇守这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岂能不战而逃?”
县丞也着急:“可敌军兵力强盛,我束州不过一个县,如何有兵力阻挡?”
“公孙将军大军驻于易县,易县距离束州不到三百里路,可派快马到易县,向公孙将军求援,敌军兵力虽盛,但想攻下束州,恐怕也不易,只需坚守十天八天时间,公孙将军援军赶到,届时危机解除。”
“好,我派人去。”
“等一下。”田豫想了想,看向赵云:“事态紧急,若只派士兵去,只怕不会引起公孙将军的注意,不如子龙去,可否?”
“我去?”赵云尴尬起来,他如果真去了,见到公孙瓒时该说什么?难不得又要投靠公孙瓒?
田豫这时也想起来了:“对不住,是我疏忽了,子龙要南下,又岂能北上?县丞,还是你亲自去吧,我写封书信,你带着,连夜赶路,尽快到达易县。”
田豫这么说,反让赵云有些过意不去:“国让,还是我去吧。”
“不,子龙乃局外之人,不可牵扯太多,此事我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