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患者一出,牟老郎中呼的站起来,神情紧张道:“这种疑难之症寻常郎中也难遇几次,用来考效一个年轻人,你是有意为难了。”
孙医官露出得意之色,倏地又板起脸,对牟老郎中高声道:“考核医术当然不分难易,病人可不管你是年轻郎中还是老郎中,只要当了郎中就要会看诊。
你也是道中老人,该知道人命关天,就是要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见见疑难杂症。
否则只懂一点头疼脑热的病,读两本医书就敢开医馆,把人命当儿戏,谁还敢找郎中了。”
牟老郎中默然,这话他也无法反驳,的确如此。
中医学习,难就难在分阴阳虚实之上。
不过对有经验的郎中来说,这分阴阳还是容易的,最怕的是虚实夹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稍有不慎就会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让病情加重,最终到无法挽回的局面。
此时顾沐云按着惯例诊脉看舌问诊,患者畏寒舌胖大苔白腻,脉沉细,的确是寒症,宜扶阳为主,驱逐阴邪。
但患者无故牙疼,夜里发热,咽喉肿痛又是热症,顾沐云顿时为难起来。
这是真寒假热证,但热从何来,患者是服下扶阳汤药,方症相符,自己开方也会用附子。
堂里气氛又紧张起来,牟老郎中下意识摸着茶盏不出声。
赵平此时面色愈发紧张,他担心顾师妹开方时短,遇到这复杂的病症出错。
想到这,他走到患者跟前道:“可否让我也诊诊脉?”
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复杂,多一个郎中诊断更好,虽然这个郎中也年轻。
脉相入手,赵平眉头蹙得更紧,他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不过杏林堂以扶阳为长,他所见病症自然比顾沐云多。
赵平斟酌再三,抬眼看向还在沉思的顾沐云,试探着低声道:“难道是瞑眩反应?”
他声音不大,但足以让顾沐云听到。
顾沐云脑中陡然清明,如果出现病症舌脉不相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药物反应。
瞑眩反应指的是在服用中药或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短暂性、非持续性的不适反应。
通常被视为身体在调整、修复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被认为是药物起效或治疗有效的标志之一。
反应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浑身不舒服,有失眠的,反正就是以前曾经犯过的病重新出现了。
有些患者服辛温药剂一两次就有流鼻血的,有口干咽痛的,有口腔溃疡的,病者以及家属多认为上火了,返病了,立即停药不敢再服,殊不知这才是治疗起效的表象。
是否上火,不能只看病人的外在,只需要一条就能辨明,那就是患者感觉口干却不想喝水,或者只喝热水不喝凉水,这就跟真正的酷热口渴是完全相反的。
顾沐云继续问患者:“你口干可想喝凉水?二便如何?”
患者摇头:“口干就喜欢喝热粥,滚烫的最好。哦,我拉肚子,这几天拉得厉害。”
现在正是夏季,世人都喜欢冷饮,就是一碗粥也要用井水镇过才吃。
但患者口服热药又想喝热粥,这就是药物反应了。
不仅不能停药,还需要加大附子的剂量继续服用。
顾沐云心里顿时有数,又把患者的舌苔看过一次,笃定道:“你之前的药没有错,还需要继续服用。”
那患者瞪大眼睛,满脸的不相信,对喊自己来的孙医官道:“孙医官你瞧瞧,这叫什么话,明明我这嘴巴肿得张不开,她还要我继续喝,这小郎中是不是拿我戏耍着玩的。”
孙医官不解答,只看着顾沐云似笑非笑道:“患者不信你,该怎么办?”
跟患者如何沟通,又是业医者除用药治病外的又一种功夫,而且还颇为重要。
过了这个关,才是进入大医的门坎。
理解医理、病理,能增加患者服药的信心。
顾沐云对患者道:“你这上火是假的。
药物剂量太小时,药力还没有透到里层,就好像在用石片打水漂。
小石片丢出去,会在水面会击起多处水花,而大石头咚的一声就沉到水底。
这就是轻量附子有时候会上火,而大剂量附子火反而下去了的道理。”
此话一出,孙医官原本带着轻视嬉笑的脸严肃起来,旁边潘医官微微点头。
牟老郎中重新端茶饮了一口。
文郎中没有走,还在这里看热闹,赶紧讨要一张纸笔记下来。
李员外侧身问赵平:“赵郎中,顾姑娘这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是不是这样的?”
赵平压住心里激动,点头:“是这样的。”
患者还不怎么相信:“嘴巴起泡你可以说是打的什么水花,那我拉肚子又是怎么回事?”
顾沐云道:“这也是药力效果。
其实每个人吃附子的反应都不一样。
人是一个小天地,所有病态变化也是自然界中有的。
体内寒重者,犹如大地上有冰雪覆盖。
用热性的阳药,就好像太阳使冰雪消融,地气上升为云。
水汽源源不断向上汇集成云,然后变成雷阵雨(腹胀,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痰多,口涎增多等)
如果上空还有其他的云层,两相交接就会有电闪雷鸣(矢气频频,腹中雷鸣等),最后就是雨的降临(腹泻)。
等到雨后的天空湛蓝(神清目明)空气清新(身轻,口中有津液上承)。
体内寒气越重,这反应也越大,甚至几年前,几十年前的旧病复发。”
潘医官忍不住喝彩:“学医靠的就是悟性,顾姑娘是把扶阳一脉读透了。”
他也是喜欢用扶阳药,听到顾沐云的理解,顿时感觉为同门中人。
见那患者还有些不相信,知道已经不是医理上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了。
患者看病喜欢找上年纪的,相信老郎中经验丰富。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神仙坐堂,未开方患者先信三分,未吃药病已经好一半。
潘医官直接对患者道:“这药就是这样吃的。
你想想填臭水沟吧,填沟前是不是得先把沟里臭泥挖出来,然后再填上新土。
这期间是不是更臭更脏,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把臭沟填好就干干净净的。”
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更好理解,还是他这个尚医局医官的话更有权威,那患者立即喜笑颜开:“明白了,明白了,我这就回去继续喝药,不换郎中,多谢医官,多谢!”
他对屋里几个医官团团作揖,偏偏忽略过顾沐云和赵平。
没办法,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说的就是青年男女,人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