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美怡知道表哥和郡主定亲的消息,伤心欲绝,不吃不喝要绝食。

郑氏心疼女儿,上门去找姐姐,如果姐姐不是侯夫人,她都会直接跟亲姐姐开撕了。

安乐侯夫人看见妹妹来势汹汹,她早有应对,按良心说,外甥女长得美貌,性子开朗,儿子喜欢她,她也认可了,本是好事一桩。

可一家之主的安乐侯自有打算,他自己家虽然是袭三代侯爵,但只是无实权的三等侯。

他自己能力不足,娶的妻子美貌,生了一个俊朗的儿子,为了将来,他也是下了重本培养的。

虽然儿子在能力学识方面依旧一般般,但还有其他路子:就是找机会高攀上真正的宗室皇亲。

杨家外甥女只是备胎。

侯夫人哪里敢逆丈夫的意思,只好忽悠妹妹说是康亲王妃看中了刘伟晨,他们夫妻两人不好推拒。

事实上却是安乐侯得知瑞丽郡主长相平平,偏偏眼高于顶,爱俊俏郎君,而康亲王夫妻俩也十分宠女。

于是暗中安排刘伟晨与郡主偶遇,果然,十八岁的瑞丽郡主一眼就看中了十七岁的风度翩翩的刘伟晨,扬言非刘伟晨不嫁。

康亲王自然清楚安乐侯,那只是一个不过不失的无实权的三流侯爵。

尽管不太满意,架不住王妃和女儿的喜欢,捏着鼻子也认了,跟安乐侯接触过了,安乐侯自然十分欢喜。

回家跟妻子通了气,立刻请了官媒,做足准备,上康亲王家提亲,于是亲事就定下来了。

刚开始时,刘伟晨也试过反抗,看见表妹伤心欲绝,他也心疼。

但他哪里能逆他老子?而且当他跟瑞丽郡主定亲后,实际的好处就来了。

文不成武不就的他,居然被未来岳父塞进了金吾卫,虽然现在只是小兵一枚,但前途无量啊。

当年他的舅舅武功很好,但也只是承了爵位才能进的金吾卫。

皇上出行的时候,金吾卫负责安保工作,那是很体面的事情。

像刘伟晨他们那样不上不下的,勉强算得上的贵族子弟,其实在京城这地儿是排不上号的。

但进了金吾卫就不同了,金吾卫是很多有实权的贵族子弟才能进去的地方。

而且以后刘伟晨的孩子们就是康亲王的嫡亲外孙。

康亲王是谁?他是当今上的叔叔!在替皇上管理着兵部,不是尚书,权力却比尚书还大。

杨美怡的心还在碎了一地的时候,刘伟晨已经收拾心情开始上值了,当他穿上了金吾卫的制服时,立马就觉得自己气场达到两米八!

杨美怡的绝食最后当然不能贯彻到底,郑氏反对不了,也不可能让女儿做妾,只能心疼的开解她,尽量由着她发泄一通。

杨美怡在自己屋里破口大骂,说自己没有托生在权力顶峰之家,字字句句都在埋怨。

在母女俩鸡飞狗跳的时候,杨尚书下值回来了,听下人说小姐撒泼,夫人去了小姐院中,他也想过来看看。

但他到了院子门口就听到了女儿的怨言,句句都是在怨他这个父亲没有本事,不能让她嫁给表哥。

杨尚书随即拂袖而去,这事只有他和长随杨荣知道,杨尚书的脸色黑如锅底。

经过郑氏好一番劝说,杨美怡才答应不会轻生。她才不会那么傻,只是她一向要强,从一出生就被捧着:出身好,又长得貌美。

在她心里,她就只比宫里的公主们差了一点点出身而已。

知道改变不了事实,她痛定思痛,改变策略。

眼高于顶的杨家四小姐,开始努力学习女儿家各种技能。诗词歌赋样样不落,女红也精通。

郑氏说了,只要她变好了,将来肯定能嫁得比表哥更好的。

可郑氏不知道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她根本就不了解她女儿的想法,刘伟晨在杨美怡心里算是生根了。

自此后,杨美怡性子变得温婉了,她积极参加京中女孩儿各种聚会,她聪明,也的确付出了努力。

她成了贵女圈子中有名的才女,和太师孙女苏玉莹有得一拼。

刘伟晨在十八岁那年成亲了。瑞丽郡主果然旺他,三年为他生下一子一女。刘伟晨为了郡主自动将之前的两个通房丫头也打发了。

听说他岳父康亲王和岳母康亲王妃大为高兴,刘伟晨被调任西大营,正六品昭武校慰,还请了武功高强的师父给他开小灶。

这些都是康亲王的功劳,刘伟晨经过历练,成熟了不少,有了真实的权力,看着还真是有模有样了。

皇帝万寿,在宫宴里杨美怡遇上了刘伟晨,更加成熟俊美的表哥,令她眼中的思念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

若不是郑氏派的两个得力丫鬟在旁边看守着,杨美怡都要飞扑刘伟晨怀里。

好在当时瑞丽郡主并不在旁边,要不然,杨家要倒大霉。

刘伟晨这些年有意无意的避着表妹,他也真是忙,几乎都忘记她了。

现在在宫里猛然间的相遇,看见了已经出落得如此美丽的表妹,他也有一瞬间的惊艳。

但京城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刘伟晨也是阅人无数的,娶了郡主,就算郡主不是个大美女,他现在也是有贼心没贼胆的。

况且,他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表妹在心里还真不是那么重要的!

刘伟晨对着偶遇的表妹礼貌一笑就离开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潇洒一走,更令杨美怡病态的执念达到顶峰!

但碍于刘伟晨在军营不能随便出来,她便想尽一切办法,要和刘伟晨偶遇。

后来连她母亲郑氏也知道了,心里着急不已,但又不能把女儿绑在家里不许外出。

于是,郑氏就开始物识京中合心意的高门子弟,准备让女儿相亲。

说起来好笑,她给自己找夫婿就任性,到了女儿这里,她就觉得高门大户才配得上她的女儿。所以前三个女儿都嫁得不错,做母亲的想法果然是不同的。

而杨尚书早就知道了妻子的意图,但他不喜欢这个幺女,他就任由妻子自己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