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爱云说:“那就由不得你了。现在不是你要分,是我要把你们分出去。我不想和你们一起过了。我做老婆婆的,自认也没对你做什么特别苛刻的事,我不过就是偏疼我闺女,你看不惯我,说话难听,诅咒我闺女,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我按在地上连踢带打。

我闺女怎么样都没花着你的钱,没占你一分钱的便宜,你指责她根本就毫无道理。你说都在一个屋檐下,你累死累活,她却在家里享受,你看不下去,你心里不舒服。好,那就别一起生活了,分开过。我们也不碍你的眼。

我挨打的时候,我的大儿媳妇就在旁边看着,没有管我,甚至还上来踢了我两脚。你们都觉得我不公平,都觉得委屈,那我们就不要在一起过了,以后分了家,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爱云抬起青青紫紫的脸,跟大队领导们说:“不是我欺负她们,是她们打我。她们的安全没问题,有危险的人是我,再不分家,我怕她们俩会打死我。”

郑老大一家:“……”

郑老二一家:“……”

大队领导们也没话说。

陈秀凡不该被打,李爱云,也不该被打成这样。而且,各人有各人的委屈,还真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谁就有理。

果然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要是有人杀人了放火了,事情倒简单了,抓起来完事,该枪毙枪毙,该劳改劳改,但这些人明显没到这个份上啊。

家里发生的这些琐事,不大,但是真要命,慢慢磨掉人的精气神。

所以,还是他们的做法对,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容易消耗人心神的小事上,眼光放大一点,去外面的广阔世界里努力奋斗。

郑家人在那儿说,领导们都开始走神了。

最后,李爱云把家里的账详详细细的算了一遍。事实上,这些年,单靠郑老大和郑老二,根本攒不下什么钱,没倒欠大队就不错了。能分的钱很少。

李爱云把属于他们的粮食都给了他们,卖猪的钱一家分了一份,各自住的厢房也都分给了他们。

不过李爱云提议,鉴于他们互相看不顺眼,建议他们把厢房卖给她。

“你们如果继续住在这儿,咱们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还是会闹矛盾,而且,你们也没法养猪养鸡,这院里可没有地方建新的猪窝了。我建议你们卖给我,我每人给你们80块钱。”

郑老大和郑老二想了想,同意了。没法养猪是个大问题。

他们得申请新的宅基地,开启新的生活。

而且,看母亲今天的态度,住在一起也确实不合适了。

陈秀凡问颜桂香:“颜主任,我们现在没有住的地方了,您看?”

颜桂香笑道:“大队还有五保户老人留下的空宅子,可以卖给你们。宅基地和房子都给你们,房子虽然不是大瓦房,但是也可以住,院子里的猪圈什么的修修就能用,每个宅子一百五十块钱。”

陈秀凡:“!!!”

“当初庆丽她们……”

“庆丽只批了个宅基地呀。队里只给了她一块空地,地上的房子、猪圈都是她自己想办法盖起来的。她人缘好,遭遇值得同情,所以大家愿意帮她,抽空给她打土坯、造房子。

你们要是不愿意要五保户留下的房子,也可以给你们批新的宅基地,你们自己想办法盖起来。现在你们可以先租住五保户的房子,月租一块钱。当时庆丽没盖好房子的时候,租住王家的那间小破厢房,租金还要一块钱呢。”

陈秀凡:“!!!”

颜桂香苦口婆心,“你们现在的条件,比王庆丽当时好太多了。她们姐妹俩一无所有,从零开始,你们看看,现在过得多好。

咱们大队现在对养猪养鸡没什么限制,你们勤快点,养头猪,养几只兔子,再多养几只鸡,一年时间,你们就脱胎换骨了,一年的收入加上你们今天分的钱,盖上三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没问题。

咱们公社最近新建了一家砖厂,县里建了两个水泥厂,别说砖瓦房了,你给墙抹上水泥都是有可能的。

好好干啊!别辜负了你们今天的抗争!我就这么跟你说,在咱们大队,只要你真心实意的好好干,付出了劳动,就会有收获,没有白干活的不是。”

陈秀凡:“……”

行吧,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还能怎么着呢?

最终,郑老大和郑老二还是买下了村里五保户的房子,每家都喜提欠大队八十块钱的欠条。虽然他们真正拿到手的钱都有一百多块,但是手里总得留点吧,得买小鸡仔,买猪崽,这都是钱啊。

大喇叭广播了郑家分家的最终结果,社员们闲着没事说起来,都觉得没啥问题。等于分家给他们分了一百多块,哪怕这一百多块算是安家费,那也不少了。

郑家的事并没有在柳树屯掀起太大的浪花,毕竟大家都忙着呢,只是偶尔闲聊的时候会聊几句。

郑老大两口子吵架了,郑老二两口子吵架了……

一大家子人住一起的时候,矛盾太多了,婆媳矛盾、姑嫂矛盾、妯娌矛盾,很容易就盖过了夫妻矛盾。

毕竟夫妻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一致对外是最好的。

现在,其他矛盾都没有了,就剩下夫妻矛盾了。两口子整天为谁干的多一点、谁干的少一点吵得不可开交。郑大嫂和郑二嫂骂丈夫的声音每天几乎定时定点的响起。

孩子小,把他们放家里肯定是不行的,郑大嫂和郑二嫂只能把最小的带到田间地头去看着,这其实也是个办法,大家伙都能帮忙看一眼,小孩子又不会跑,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问题是有蚊子呀,小孩子啥也不懂,天天被叮一脸包,痒得他们不停地抓挠,夜里更是痒得钻心,根本睡不着,一直哭闹。怕他们抓破脸破相,手都给用布包上,小孩子挠不着,哭的更惨。

做父母的心疼,但是自己忙了一天还休息不好,也烦躁得很,对孩子也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耐心了,天天都是大声吼,不听话上去就是一巴掌。

郑小梅和郑小菊这两个乖巧的小姑娘还好点,正值淘气年龄的郑小军就比较惨,三天两头挨打。

所以,10月份,当两位来自津市的知青被送到柳树屯,大喇叭播报成立“柳树屯托儿所”,可以把半岁到六岁的小朋友送到托儿所去,交给老师照管,每个月每个孩子交5毛钱的时候,郑大嫂和郑二嫂第一个做出了响应,把自己两个还不满一岁的孩子再加上郑小梅和郑小菊都送了进去。

为什么这个所谓的托儿所年龄跨度那么大的?一是考虑到师资力量不够,不能独立办托儿所和幼儿园。二是想让大点的孩子帮忙照顾小一点的。

郑大嫂和郑二嫂就是这么想的,把郑小梅和郑小菊也送进去,让她们帮着老师照顾一下弟弟。要是让她们单独照顾,那肯定还是不能让人放心。

这妯娌俩不是没想过把孩子送到李爱云那儿去,但是李爱云根本不接。这不也是没办法了吗,这笔钱不出不行。

她们俩给托儿所开了张。后来,看到她们的孩子在老师那儿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家里有带娃难题的家庭也就陆续把孩子送了过来。

这个托儿所在谢赟的建议下,参考了后世的“森林幼儿园”、“耕读幼儿园”的模式,划了个很大的院子,小朋友们在里面可以种菜,可以挖土,也可以养鸡养兔子养鹅,空空荡荡的大院子啊,够小朋友们忙活的了。

两位津市知青干的还挺开心的,就是心里经常浮起一点雇佣童工的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