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二老爷基本上是俞老夫人心里头的一根刺,怎么看怎么不舒坦,偏生她又怕这根刺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世子之位,百般防着,又不能下手除去,能爽快起来才怪!
这到底是俞家的家务事,姜妧作为一个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宫宴结束之后,姜妧准备送皇太后回慈宁宫,却被皇太后给拒绝了。
“行了,哀家知道你有这份心,可是阿琛还在等着你,这点路,哀家不用你送。”
姜妧闻言也不好过多的坚持,跟着顾宁琛一道出了宫。
宫门外早就有马车在等着,姜妧和顾宁琛到底还未过大礼,坐在同一辆马车里也有些不便,顾宁琛便骑着马跟在一旁。
他在饮香楼里头早早的就要了一间雅间,刚坐下没多久,俞明州也过来了。
这一次他一个人,没有带俞菀。
俞明州一进来,一双眼睛就黏在了玉簪的身上,偏生玉簪浑然不觉他的心意。
可就算是一个死人,在他如此灼热的目光下也不可能不察觉到,玉簪浑身别扭。
姜妧支着下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她能感觉到俞明州的一颗真心,可这世上的许多事,光有真心那是断然不够的。
镇北将军府里头的事,她这个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可俞明州若是心里真存了玉簪这么个人,这些糟心事就得先全部处置妥当了再说。
但凡有一丝让玉簪受委屈的地方,姜妧都是不会松口的。
上元节街上热闹的厉害,一条街满满的都是小摊子,里头卖着各种杂七杂八的,瞧着十分有趣。
不远处还有舞龙等各种杂耍,一片喜庆。
长长的龙身从壁画的一头到另一头,舞动着往前走,沿路不少人围着。
“这是今年新出的杂耍吗?”姜妧兴致勃勃的趴在窗边,扭头问一旁的顾宁琛。
小脸蛋被风吹的通红,像是一擦就能擦下一片胭脂来,瞧着好看极了。
顾宁琛笑着坐在桌边看她,边剥着花生边道:“去年也有,不过你来的时候正好走了。”
“这样呀……”姜妧瞅着下头的人群突然有些意动。
下去走走,或许感觉不错呢。
突然,她视线一凝,“阿琛,你看那个人,是不是长得有点像那个南疆女子?”
顾宁琛过来瞧了瞧,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那人早就汇入人群中消失不见。
他皱眉道:“你确定没瞧错?”
姜妧睨了他一眼,哼了哼道:“我眼神还是不错的。”
自从修习了异术,她的五感都敏锐了不少,这距离算不上太远,她又是特别关注过那女子的,怎么可能看岔了?
不过姜妧也没有想着下去找。
今儿个是元宵,街上热闹的厉害,人有多,只一会儿的功夫就不见了,若是派人去找,就如同大海捞针,太难了。
只是,这南疆女子不是应该早就离开京城了吗?怎么会在这儿出现?
“你别担心,我会派人瞧着些的。”顾宁琛见她皱眉,以为她担心那个南疆女子的事。
姜妧笑了笑,虽知他是误会了,却也不打算解释。
目光望窗外瞥了一眼,正准备收回,就看到了两熟人。
“这两人怎么跑下去了?”
顾宁琛凑过来,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不由失笑,“许是在厢房里坐着无聊了。”
那两人就是一开始就去了别的厢房的俞明州和玉簪。
“那……我们也下去吧。”
顾宁琛一愣,下意识想要拒绝,就看到少女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看着自己。
心,蓦然的就软的一塌糊涂。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绕了个圈,最后被他咽了回去。
“好。”虽然有些不太放心,但他不忍心让她失望,等会儿注意着些就是了。
姜妧脸上的笑意更深了,眼中的光芒一瞬间迸发出来,亮得晃花了人的眼。
万家灯火,也不及她这一笑。
顾宁琛替她系好斗篷,牵着她的手往楼下走去。
街上人很多,顾宁琛却是牢牢的将她护在了怀里,不让街上的人冲撞了她。
看着这个全心全意护着自己的男人,姜妧的眼角眉梢都忍不住挂满了笑意。
她想,这样子的日子,真好!
再往里走,人越来越多,姜妧眼尖的瞧见了个台子,“那是什么?”
顾宁琛对上元节的事最清楚,只扫了一眼便明白过来,“那是猜灯谜的地方。台上放了不少的灯,猜中灯谜的人才能将自个儿喜欢的灯拿走。”
姜妧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些兴致勃勃的。
顾宁琛含笑领着她往那边走,看着她灿烂的笑颜,心里头熨贴极了。
他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小姑娘的脸上满是防备,更是少见的成熟,完全没有一个小姑娘该有的天真烂漫,瞧得人心里头难受极了。
如今这样,真的很好。
台上有不少的人,花灯也做的极为精致,姜妧看中了一盏卧兔灯,兔子的形状活灵活现,里头的灯光不是普通的灯,而是淡淡的红色,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添了几分喜意。
“想要?”顾宁琛的视线一直落在她的身上,自然不会错过她眼中满满的喜爱。
因着人多,两人说话的时候靠得近,热热的气息扑在她的脸上,带着他一贯的气息,姜妧红了脸。
“想。”她抿了抿唇,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两个人相处,贵在真诚,姜妧也不是那种喜欢藏着掖着的人,既然认定了他,那她就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想要什么,喜欢什么,都一股脑地说出来,绝不跟他玩那套虚的。
顾宁琛揉了揉她柔软的发丝,他就喜欢她的直白,没有过多的心思,也不用猜来猜去。
况且,这也是她信任他的一种表现,不是吗?
“我给你拿。”
顾宁琛牵着她的手走到那一盏花灯前,看着上面的谜题,凝眉一想,便取了下来。
台下摆了一张方桌,后头坐着两个人,谁解出了花灯的谜题,就提着花灯来到此处,将谜底告知,册子上添上一笔,这盏花灯便属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