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环翠刚准备回屋伺候尚三太太,就瞧见一个婆子飞快的朝这边跑了过来,当下冷了脸:“还有没有规矩了?”
那婆子一拍大腿,忙讨好地凑上前:“环翠姑娘莫生气,莫生气,这不是外头发生了件大事嘛!”
环翠眉一拧,也知道这个婆子平日里是个稳重的,面色微霁,“外头发生什么事了?”
“宫里头下旨赐婚了,将咱们表姑娘赐给了二皇子为正妃……”
“真的吗?”环翠欣喜不已,就要进去告诉尚三太太。
那婆子苦着一张脸跟了上去,后半截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尚三太太此时也醒了过来,眯了一小会儿,人也舒坦了不少。
环翠一进门,便笑吟吟地对尚三太太道了喜。
尚三太太还没明白过来,待知道姜婧被皇上赐婚给了二皇子,也是面露喜色,双手合十朝西方拜了拜。
“这件事总算是定下来了。”京里头的风言风语她也是听说了的,只是那时候心里为自己儿子焦急着,也没放在心上,如今一切总算是都尘埃落定了。
环翠笑着出去传早膳,却发现那婆子还没走,一拍脑袋,笑道:“你瞧瞧,我都糊涂了,还没给妈妈赏钱呢。”
那婆子连连摆手,她这哪里是为了要赏钱哩!
环翠终是瞧出了些许不对劲,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去,“妈妈,究竟怎么了?”
“环翠姑娘,我……我刚刚话还没说完哩!”那婆子一咬牙道。
“难道是出事了?”
那婆子摇摇头,“是皇上,皇上今日下了两道赐婚的圣旨。”
环翠愣了下,这赐婚还能赶着一起上的?
“还有谁?”
“是小王爷。”
“小王爷?”环翠惊讶了,在京城里,能被称为小王爷的,也只有荣王世子!
毕竟在京城公侯伯府的世子太多了,谁也分不清谁,平日里也都是叫名字的多,可这小王爷却是独一份的。
“皇上把谁赐婚给小王爷了?”环翠惊讶道,这么多年不是没有人想着要进荣王府,可不说慈宁宫里不同意,就是荣王妃也从不松口。
这,这怎么突然就赐婚了?
“是……安宁郡主。”
环翠整个人愣在了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直到尚三太太在屋里头唤她,才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掏了个荷包递了过去,“妈妈,劳烦你去替我跑一趟厨房,让那边赶紧的把太太的早膳端上来。”
那婆子忙退了下去。
环翠转身往屋里走,想着该怎么跟尚三太太说这件事。
“怎么愁眉苦脸的?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尚三太太心一紧,忙问道。
环翠深吸了口气,抚着尚三太太的背,轻声道:“太太,您深吸口气,千万不要惊讶,也不要动怒。”
“……怎么了?”尚三太太不由照着她的话做了,环翠道:“皇上今日不仅给二表姑娘赐婚了,还给小王爷也赐婚了,是安宁郡主。”
“谁?”尚三太太愣愣地问。
“皇上把安宁郡主赐给了小王爷为妻。”环翠咬牙道。
话音刚落,就听到瓷器破裂的声音。
尚三太太和环翠同时抬头,尚时谦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脸色苍白的站在落地罩旁,一旁的案几轻轻晃动,地上花瓶碎了一地。
环翠惊呼一声,忙唤了小丫鬟进来打扫,免得伤了人。
尚时谦面色惨白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娘,这是真的吗?安宁郡主,真的……”
尚三太太心里也有些慌乱,可为了自己儿子好,咬着牙点头,“圣旨赐婚这类事,大体上是不会出差错的!”
尚时谦身子一晃,神色渐渐黯淡了下去。
而此时的姜府,却被这一份圣旨给惊住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姜妧,后者却仿佛没事人一样,平静的领旨谢恩。
“安宁郡主,恭喜了。”传旨的内侍颇为讨好的说了几句恭喜的话。
玉簟忙送上了两个大红封,那内侍捏了捏,心里有了底数,满意的笑了笑。
“小公公,还请到里面喝杯茶。”姜槐笑着上千寒暄,这位传旨的内侍是皇上身边内侍总管潘全的干儿子,姜槐也是在宫里见过的。
内侍忙道:“姜大人的好意咱家心领了,只是皇上和皇太后还在宫里头等着咱家回去复命,这茶怕是喝不成了。”
姜槐又跟他寒暄了几句,然后将他送走了。
尚老太太有些不可置信的瞪着姜妧手上的圣旨,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上会将她赐给荣王世子为妻!
尚夏青更是恨不得冲上去将这份圣旨给撕掉!
凭什么景元长公主当年压了她一头,现在她的女儿又来压她的女儿一头!
二皇子妃说的好听,可二皇子最后能否荣登大宝谁也说不准,哪有手握兵权的荣王府来得好!
更何况,那是公侯伯府上赶着都进不去的荣王府!
姜媚更是满脸的羡慕嫉妒恨,手中的帕子被她拧成了麻花!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当初她怎么都不肯为自己帮忙?她真的是太可笑了!
送走了传旨的内侍,姜槐转过身来就收了所有笑容,一张脸阴沉得可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话问的是姜妧。
姜妧手指漫不经心的掠过手中的圣旨,勾起了唇角,“父亲这是说的哪里话,我一个姑娘家,又怎么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若是父亲想知道,不如进宫去问一问皇上好了。”
“你!”姜槐浑身气得发抖,可惜姜妧并不惧怕他的震怒,笑意盈盈地站着。
姜婧忙上前打了圆场,“爹爹,大姐姐成了荣王世子妃,这不是好事吗?恭喜大姐姐了!”
她的笑容真诚,看似真的是为她在高兴。
姜妧笑着回道:“同喜同喜。”
赐婚的圣旨一下,京城勋贵们的目光又落到了姜府里。
一个二皇子妃不算什么,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荣王世子妃,居然会落到安宁郡主的头上!
谁都知道,若是没有慈宁宫里头的同意,皇上是断断不敢自个儿下这样的圣旨。
慈宁宫对安宁郡主的抬举和偏爱是如此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