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
任以虚心中纳闷,低声与栾彬讨论:“平时办个事,这些人叨叨不停,状况百出。”
“这一次,反倒是平静的不对劲,你立刻派人去调查!”
栾彬立刻派人调查,任以虚转身回了府中。
哪怕是任以虚一人,也未遇到任何危险。
回去之后,任以虚先去检查了那个脑疾患者,虽然并未痊愈,却已经控制住了病情。
脑疾患者是北地人,也是商户,回去途中,忽然不能言语,立刻着人去找大夫,没想到竟然被谁骗到任以虚面前,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经此一事,脑疾患者罗宗敏决定,在京城接受治疗之后,再回去。
并且给北地的家人去了一封信。
给任以虚和张太医谢礼,还在京城置办了宅子。
罗宗敏是被抬进了任以虚的府邸,为了感谢任以虚,也为了找出,陷害任以虚的幕后黑手。
告诉任以虚,是有人故意把他哐骗过来,延误了最佳的医治时机。
任以虚将罗宗敏送出府,并且叮嘱,按时找大夫去把脉复查。
罗宗敏刚刚离开,栾彬沉着脸回来。
“回禀掌柜,属下还未有消息,但是王家的管家醒了!”
任以虚抬头看了过去:“他说什么。”
栾彬一字一句道:“回禀掌柜,他说曾经看到过你!”
任以虚忽然笑了:“醒的正是时候,死了吗?”
栾彬点头:“醒来不过半个时辰,就毒发身亡!”
“好得很!”
任以虚的神情越发冰冷,吩咐道:“即刻下令,命我们的人,暗中去调查,王家的幕后黑手!最好关注一下胡惟庸!”
栾彬领命离开,任以虚准备一个大动作,炸了现在一潭死水的局面,总得有人跳出来承担他的怒火!
任以虚二话不说,开始上折子,请皇上下令启动,天花疫苗研究。
为了能够精准检测天花疫苗的毒性,以及人的承受能力,任以虚向朱元璋奏请提供十头牛,以及前期五十个死囚犯。
任以虚的奏折与天花有关,下面的官员不敢耽误,立刻就是呈到了宰相胡惟庸那里。
胡惟庸面不改色的,打开任以虚的奏折,目光如炬,瞬间看向唯唯诺诺的官员。
却见那官员低头不敢吱声,叹息着通过了。
明天,朝堂上精彩了。
胡惟庸以为,任以虚没跟朱元璋商量,却不知道,任以虚有直达圣听的权力。
两封奏折同时发出,一封在明,一封则有暗卫,直接送到了朱元璋的龙案前。
任以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乃是因为事关重大,不得不防。
另外也得事先跟朱元璋通气,免得明天的朝堂炸了,无法圆回来。
朱元璋在看到那条,用死囚犯来试验时,表情瞬间严肃起来,令内侍将朱标和朱棣都给招来。
当朱标看到,任以虚奏折上的内容时,忍不住有些心惊。
朝堂上反对派恐,怕会借此做文章,而朱标却同意,任以虚的要求,朱棣亦是如此。
两个儿子达成统一战线,朱元璋很是满意,随即令两人找好人,免得明天任以虚孤军奋战。
朱元璋沉思片刻,特意叮嘱:“找些聪明人,瞅准时机再上奏,别咱没给任以虚帮上忙,反倒惹来一身骚。”
朱元璋有这个命令,也是担心天花疫苗议案,再次被人找出合种理由卡掉。
当然,朱元璋也有私心。
朱元璋想让任以虚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
朱标和朱棣只能点头答应,两人到了外面之后,朱棣谨慎的征求意见:“大哥,何时才是恰到好处的时机?”
两人都不知道,朱元璋的那点儿心思,朱标甚至还在考虑任以虚,是不是得罪了父皇?
朱标细想任以虚所做的每件事,桩桩件件,都是对百姓有益,巩固人心的举措,父皇应该对任以虚奖赏才是。
朱棣有问题,朱标这个哥哥,只能放下自己的怀疑,沉吟之后才到:“明天看情况,任以虚其能力不俗。”
“辞官后,所做的事情,并不比当官的时候多,想来任以虚也有应对的法子,我们静观其变。”
朱棣也只能答应,他能够听出来,太子这话,其实是在为父皇开脱,也是在提点他,因此朱棣毫无意见。
此时,任以虚并不知道,朱元璋打算让他见识社会的险恶。
奏折递上去之后,任以虚便认为万事大吉,有了皇帝做后台,何愁大业不成?
另外,任以虚把奏折上的部分消息,也给张太医一些,让张太医也添把手。
第二天,朝堂之上,朱元璋把任以虚的奏折拿出来,百官哗然。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八字胡的官员,立刻出列,义正言辞的指责任以虚:“任以虚此举,大为不妥,这是在动摇我大明朝的根基!”
朱元璋一听,心中极为不喜,虽然他想让任以虚见识社会的险恶。
但是,天花疫苗研究的议案,必须是要通过的!
朱元璋神色平静,但是属于帝王的气压,逐渐泄露出来:“天花疫苗研究议案,利民利国,何为动摇根基?”
八字胡的官员立刻高声道:“启奏陛下,天花疫苗研究议案的确利国利民。”
“但是,天花的传染性非同一般,任以虚又提议,用那些穷凶极恶的死刑犯,来做研究。”
“若是这些死刑犯,想要报复朝廷,只要有一人逃出去,百姓危矣,因下危矣!”
八字胡官员刚刚说完,又有一面白吊梢眼的官员,也开口:“陛下,臣也认为,任以虚此举不大妥当?”
朱元璋威严发问:“刘爱卿认为,任以虚的举动,哪里不妥当?”
吊梢眼的刘大人,立刻拱手道:“启奏陛下,王大人的担忧,在情理之中,但是臣认为,哪怕是死囚犯,也有权利拒绝!”
“天花传染性之强,发病率之高,总是令人猝不及防,臣认为,必须先有万全的对策之后,才能再做研究之事。”
“臣,附议!”
“臣,赞同刘大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