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徐闻的瞳孔也猛的扩张,面色也瞬间阴沉了下去。
他知道老朱家的人对于皇位,都有着近乎痴迷的疯狂,可依旧还是小看了汉王的糊涂啊!
徐野驴大小是个兵马指挥使,别说没错,就算是有错,都轮不到他汉王动手啊!
徐闻看完之后,默不作声的收起了这血书,他心里同情徐野驴的忠心耿耿,可同样也没明白,汉王顶多只是会受到一些责罚,最少朱棣不会真的要了他的性命。
从某些角度来说,朱棣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可同样,他也是一个对孩子比较放纵的人,否则,朱高煦哪里敢这么的放肆呢?
只是在这个时代,皇权特许,谁也无法撼动。
“国公,此事你觉得该当如何?”
朱棣目光阴沉,面色冷漠质问道。
徐闻一听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这真是什么事儿都离不开他了。
当即无奈的说道:“此事还需要调查清楚,看看是否有隐情,毕竟事关重大!”
朱棣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怒吼道:“这还需要调查?锦衣卫早就传来消息,他私募三千甲士意图不轨,这是被徐野驴发现了,他想要杀人灭口!”
此话一出,周围不少人都愣了一下,显然都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之大。
私募三千甲士,这可是杀头大罪啊!
不少人的眼珠子都微微的在转动,显然在思考什么。
朱棣见徐闻不开口,心里也明白这件事儿不是做臣子能够左右的。
再者说了,这第二次北伐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徐闻跟他的两个儿子功不可没。
他也不好生气。
朱棣看着锦衣卫呵斥道:“传朕口谕夺去汉王冠服,囚系于西华门内。”
众人闻言再度大惊。
锦衣卫却是忙上前应下。
“等等,再革削其左右二护卫。”
朱棣愤怒的咆哮道:“他若是不服,格杀勿论!”
那恐怖的声音,宛如雷霆滚滚一般,震的人耳膜生疼。
所有人再度被朱棣的话语给惊呆了啊!
这是要杀王爷的节奏?
朱瞻基那深邃睿智的眸子里也闪过一抹震惊,显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
锦衣卫也被朱棣的愤怒吓的脸色骤变,急忙动身离开。
见状朱棣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朱瞻基,你带大军在后面,我跟国公他们先行回朝!”
“是,陛下!”
朱瞻基急忙应。
朱棣则是翻身上了战马。
“徐华,徐谦,保护陛下左右!”
徐闻见状也不劝说,急忙扯着嗓子喊道。
“是!”
意气风发的两少年,也纷纷上了战马,紧紧跟随在朱棣左右。
“驾!!”
朱棣轻喝,战马狂奔。
“锦衣卫跟上!”
徐闻催促道,随后也急忙追了上去。
一行人风驰电掣而归。
期间,朱棣严密关切京师汉王动向,接连发出一道道密旨,调动各地大军以防京师有变。
汉王朱高煦也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得知老爹班师回朝,吓得要命,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他倒是想动。
但自己的兵马,全被京师各卫给隐隐包围了,压根就动不了!
一场还未扯旗的造反,就这么被窝窝囊囊的熄灭了。
数月后。
回到京师,朱棣甚至来不及卸甲,便命人召来汉王问罪。
汉王朱高煦哪里敢来,躲在汉王府装死。
说是棺材都准备好了,只等皇帝赐死。
“现在知道怕了?”
朱棣瞪大双眼,怒斥汉王府长史:“你回去告诉他,要死早点死!把棺材板给钉严实了!”
汉王府长史瑟瑟发抖的退出大殿。
“陛下,汉王只是一时糊涂,还请陛下息怒,能够饶他一命吧!”
太子朱高炽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一脸诚恳。
朱棣闻言,瞬间犹如被激怒的雄狮,猛的扭头,愤怒的盯着朱高炽吼道:“太子,你可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他这是杀人,杀了朕的心腹大臣,我若是不杀他,如何跟天下交代?”
朱高炽闻言,脸上也闪过一抹着急,急忙匍匐在地,哽咽道:“老二是我的弟弟,我不能看着他死而不救,如果父皇要惩罚的话,我这个做大哥的愿意替他接受惩罚!”
“陛下息怒,汉王殿下这么多年来战功赫赫,更是在奉天靖难中有救驾之功,于国有大功劳!还请陛下恕罪,放他一马。”
“臣斗胆奏请,可让汉王就藩,以示惩罚,如此不必担心汉王与太子兄弟相斗。”
“不错,此事若是处理不好,的确会引来很多的麻烦,就藩倒是最好的选择!”
太子党纷纷上前一步,看着朱棣劝说道。
汉王的威胁有多大,他们这群太子党实在是太清楚了。
特别是汉王在军中的威望,简直高的可怕,便是太子都无法与之匹敌。
他们很想弄死汉王。
但知道皇帝肯定舍不得,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所以太子党们故意顺水推舟,救下汉王,让其就藩,彻底远离京师。
如此,便彻底断送了汉王争储的资格,彻底拔了他的虎牙!
朱棣闻言,眉头皱了一下,脑海中也忍不住浮现出了上一次他在御花园让汉王就藩当时汉王的态度。
如果是正好的情况下,汉王朱高煦都那么说了,他的确是不会再勉强汉王,毕竟汉王对他的帮助也很大。
可现在却不同了汉王杀了徐野驴,而且还私募府兵,这可都是杀头的大罪。
此事也做的的确是过分了。
如果这个时候都不给予惩罚的话如何能够服众呢?
一旦其他藩王效仿,那整个大明王朝岂不是要乱套了?
“肯定陛下让汉王就藩!”
太子党官员们再度劝说道。
朱高炽闻言却没有再开口说什么,只是静静地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的答案。
毕竟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里,他们说再多,皇帝不同意也是白瞎。
而且聪明如他,哪里能不明白自己在这个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此时若是开口,必然是画蛇添足,甚至会引起父皇的反感。
没有一个父亲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内斗,甚至是斗的你死我活。
朱棣看着太子党的众人,目光又缓缓落在了徐闻的身上。
可此时的徐闻却是眼睛看着房顶,压根儿是懒得说话。
这种事情也不是外人能搞掺和的,即便他是驸马。
总而言之,掺和了没好事,里外不是人,不如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