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身处北方的朵颜人都穿上了半袖,可回到靠近极北之地的萨哈林时,刘斌和万芳他们却不得不重新套上了提前准备好的棉衣。
对成年人来说难得一见的优美景色,在红梅看来却只是让她厌倦的荒野。
“妈,俺不想穿棉服,姥爷家这边怎么这么冷啊。”
“少给俺废话,不想穿你就脱了衣服冻着去。”
心早已飞回家里的万芳,哪有时间跟自己家的傻姑娘瞎耽搁工夫。
来自市里的四轮子终于在“嗒嗒”声中停在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门外,司机帮刘斌卸货,万芳下车后跟红梅也来帮忙。
路边走来几个年轻人,看到自家门口停着的四轮子和车边的人,有人连忙跑了过来。
“小芳?!”青年的惊喜之情几乎能溢出脸庞。
“二哥!”万芳回头看到来人后却红了眼眶。
“你回来了?”
“嗯,回来看看你们,红梅,快叫二舅。”
“二舅。”
“哎,俺家红梅都长这么大了,快让二舅抱抱,走,跟二舅回家。”
青年人抱起红梅快步走进了自家院里。
“妈,妈,你快出来!小芳回来了!小芳和妹夫带孩子回来了!”
正在屋里做饭的女人听到儿子的声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谁回来了?小芳?妇女再也顾不得做饭,连忙从家里跑了出来。
“红梅,叫姥姥。”
“姥姥。”
“哎呀,红梅都长这么大了,快跟姥姥进屋,小芳,你们都回来了?”
“妈。”
万芳抱着自己的妈妈,就像往日里一个大号的红梅抱着她自己的样子。
“妈,俺爸呢?”
“河边修码头,男人们都去帮忙了,二蛋,你快去叫你爸回来。”
“哎,俺这就去。”
万芳的二哥放下红梅撒腿就往村外跑,此时跟他一起回来的青年们都上手帮刘斌把东西搬进了家里,他们也没走都留在院里抽烟看热闹。
“妈。”
“哎,刘斌你们一路上累坏了吧,快上炕,俺去给你们杀个大鹅。”
“妈,你别忙活了。”
“你们别管了,快上炕,小芳,你给刘斌泡茶啊。”
妇女拿了菜刀和小盆子笑呵呵的去为女儿女婿杀鸡宰鹅,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的工夫,家里又跑回来不少人。
“爸,大哥,大嫂,三哥,这两个是俺侄子侄女吧。”
万芳的嫂子是个穿着民族服饰的费雅喀人,这是他们这边的少数民族。
“对,你们还不叫姑姑姑父。”
“姑姑,姑父。”
“哎,孩子们真乖。”
“三哥,你还没结婚呢。”
“二哥都没着落呢,俺着啥急。”
“哈哈哈哈。”
大伙都笑,一家人互相拿未婚青年的婚姻大事开玩笑也不当回事。
最小的妹妹孩子都那么大了,哥哥们不想结婚是假的,可事实就是他们想结婚还差两点东西,一个是属于自己的小家,另一个是一个愿意嫁给他们的姑娘。
其实万芳的哥哥们都长得都不差,把话说直白了,其实还是穷闹的,他们家属于爷爷辈才移民萨哈林岛上的后来者,他们没枪又没钱,没权也没人,属于贫瘠的萨哈林岛上最穷的那波人。
老万家的女儿和女婿带孩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带回来好多好多好东西,很少看到外人的村民走马观花似的来看热闹,刘斌的烟发了一轮又一轮,陪笑到脸都有些发僵。
晚上送走了请来一起喝酒的亲戚,家里的人都喝的脸颊通红,万芳的爸爸终于借着酒劲问女儿道:
“你们现在挺好的?”
“嗯!”
看到女儿重重点头,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老万终于点了点头,他没有再说什么,只要女儿过得好就比啥都强,他没什么可说的。
嘴撅的老长的红梅安静的靠着妈妈坐在炕上,她这个讨厌的妈妈把她剩了大半书包的零食都给了大舅的两个孩子,此刻那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家伙正在嗦啰果丹皮,那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的红梅有气都不好意思撒出来。
“妈,二哥和对象都没有对象吗?”
“都有了。”
“那咋还不结婚呢?”
“你二哥的对象来家里说有了房子马上就能结婚,这不是还在盖房子呢吗,地基俺们前几年就批下来了,砖现在也买的差不多了,俺和你爸打算盖四间砖瓦房,给你二哥三哥每人两间结婚用。”
“那咋还不盖房子呢。”
“东西这不是刚买齐吗,等天气暖和了就开始盖,上梁的时候你们回来坐席。”
“咱们这盖房子挺砖瓦房挺贵的吧。”
“那可不,咱们萨哈林岛上人少,连个正经砖窑都没有,买砖还得租船去庙街买。”
“你们咋不盖木屋呢,那种屋子又大又好用,俺记得俺同学家里面可漂亮了。”
“这傻孩子,谁不知道大房子好,咱家不是没钱吗,你爸说砖瓦房结实还暖和,要盖就给他们盖个像样的能长久用的,这几年你爸和你哥他们年年冬天去套貂。
不过现在那玩意越来越难套了,有人说咱们这块的貂可能快被人们套绝种了,不过咱们也不指着这玩意挣大钱,好赖能让咱们把房子盖起来就行。”
听到老丈人一家去打猎挣钱,刘斌有些感兴趣的问道:
“那玩意挺贵的吧,俺兄弟在俺们那也打猎,前年他和朋友打了一头狗熊,熊胆熊皮和熊掌加起来卖了两万多块钱呢。”
“啥玩意?姐夫你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