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靓看了看眼前的老人,眼睛瞪得滚圆,满是惊喜,最后一把拉住徐庶的手,兴奋地摇晃着:
“元直先生!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等着我先拍个照,丞相看到你的近照肯定也会高兴。“
然后他迅速掏出手机咔嚓了一下。
徐庶被这热情的发问弄的有点懵,浑浊的眼角泛起涟漪。恍惚间看到建安十二年新野城头的月光,那时自己刚把母亲接来荆北,玄德公捧着陶碗给自己斟酒,诸葛亮也投奔了玄德公,关张赵几位将军那时候也正值壮年,大家都那么意气风发,转眼间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小郎君既知单福之名,“他喉结滚动着咽下陈年苦涩,“却不知与昭烈皇帝如何称呼?“
“你们总爱误解,“朱小靓一拍脑门,“不过无所谓了,刘备知道我给你们解答问题估计也不会生气。“
他突然压低声音凑近徐庶:“旁边这位老先生是黄权将军么?“
田豫的咳嗽声打断了这场对话。老者铁青着脸瞪了朱小靓一眼:“老夫行的端坐的正,无需借助黄公衡之名,乃是渔阳田豫田国让!“
朱小靓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位气鼓鼓的老者,感觉这名字耳熟,就是没想起来对方到底有什么事迹,最后还是徐庶小声说到:“国让兄昔日亦侍玄德公,彼时玄德公尚在平原。”
懂了,刘备的昔日旧臣,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了刘备显灵的消息,也厚着脸皮拜老东家呗。哎,这蛋蛋的科技就是不靠谱啊,也不给标记下来点人员的区域。
朱小靓在心中叹了口气,随即对自己的处境有了判断,不过脸色已经比刚才好了许多:
“行吧,毕竟都以前给老刘家干过活,再说你们也是给老百姓问问题,仔细说说都是怎么回事儿。”
田豫显然被刚才的事情气着了,不过最后还是在徐庶的示意下整理了下仪容:
“数月前我军从凉州取得一些种子。”
是抢的吧?姜维还被害的跟老师道歉,然后老师虽然嘴上说没事儿,回到现代后还要拐弯抹角告诉师兄师姐们之前找人种的地出了点问题,他们毕业的事情还要再拖一拖,真是造孽啊——朱小靓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听对方继续。
“这些种子种入暖房,结果产出怪异,不少种子没能发芽,勉强发芽的也都病弱。天子此前有言,若是不能培育,则将问罪。”
废话,那是实验用得种子又不是成熟的高产种子,再说你们这年代还能有人手搓大棚出来么?
朱小靓在心里幸灾乐祸了一下,然后又问了问田豫幼苗的症状,这才开口回答:
“你们这会儿怕是暖房里没光吧?”
“乃用琉璃为顶,砖石为墙,南侧置小窗,又留通风口,暖房地面下铺火道,与外部的炉灶相连,专人控制温度。”
“你们这会儿的琉璃当透光材料怕是透光率连30%都不到,而且这种子要在比较冷的环境下种植,你们用恒温肯定不好发芽,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
(这里是朱小靓的误解,三国时期的琉璃透光率在 30%至 60%左右,具体的透光率因琉璃的制作工艺、杂质含量、颜色以及厚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本来田豫之前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态度不好,不过考虑到对方自白光中现身肯定不是一般人,所以一直都忍着,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对方的本事比自己想的还要大一些,连忙端正了下姿势:
“还请郎君教我。”
“你们这天子反正只要结果,你们就照着种,等快检查了就再拜一次刘备的牌位,然后我给你们送点现货来,你们把这作物一换,就能交差了。”
田豫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显露出一种迷茫的神态,仿佛再说“还能这么操作?”
而徐庶则一言不发,只是谨慎看了看朱小靓,确认对方的脚是踩在地面上而且还有影子。
朱小靓并没有注意到这点,而是继续拿出自己的方案:“你们这个陛下嘛,没啥见识,估计也没种过地,我们拿出正经的作物来给他看,到时候这些农官啊农夫啊还能自己找死说种出来的不是这样的么?既然你们都说种出来是这个样子的,那他就要认嘛,再说开春了你们还能种,到时候总结这次的经验,好好种,争取早日自给自足,就算种不出来也不要紧,到时候我给你们再送点来。不过我先说好了,我可不白送。”
“郎君可是要供奉?”
鉴于对方说的虽然离谱但是却有那么一点可行性,田豫的态度自然越来越好了,“还是要其他东西?”
他就看见朱小靓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你们这儿有传国玉玺吗?”
哪怕稳重如徐庶,此时也深吸了一口气。而田豫更是变了脸色:“汝欲吾偷窃玉玺呼!岂有此理!”
“小声点小声点,谁让你偷玉玺了,你也得有那个本事啊。”朱小靓双手虚按了一下,“我就是想知道传国玉玺长啥样,你找个人做个假的给我看看,满足下我的好奇心。”
田豫还没说话,徐庶已经帮他辩解:“这位郎君,非是我等不愿意,只是这玉玺便是找人仿做也是杀头的大罪。整个洛阳怕是找不到一个敢这么干的工匠。”
朱小靓闻言叹了口气:“那行吧,倒也不用做的一模一样,你找个泥给我捏一下,大小形状差不多就行了。”
比起上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就小多了。于是田豫便答应下来,朱小靓看了看两人,三个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田豫等了一下,最后不得不开口问道:“郎君还有什么要求么?”
“还得等一会儿,这还不到一个时辰呢。”朱小靓看了看手机,“还有大约一刻钟,你们说说你们还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么?我看看下次来的时候能不能给你们一并送来,嗯,先说清楚便宜货也就算了,贵重东西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