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个真气消耗量来看。
自己即便是一天啥事儿不干,那也就是一手之数的产量。
完全无法做到全面铺开… …
不过老伍头这话,却是提起了徐行对安宫牛黄丸的极大兴趣。
毕竟自己要是能够通过改良炮制手法。
以现在的丹方达到或者接近原版安宫牛黄丸的药效的话。
是不是就可以复刻这款神药的传说啦?
不说把价格打下来吧,至少不会再出现吃一颗少一颗的窘境。
“哎,老伍头,你知不知道哪里能弄到原版的安宫牛黄丸?”
“嗯?掌门您想… …研究安宫牛黄丸?!”
老伍头何许人也?
立马猜到了徐行的想法,于是满脸笑容化作积极:
“我就有啊!您忘记我干什么的了?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收藏了几丸,我现在就去把药取来!!!”
我擦?
十来万块一丸的东西你丫收藏了好几丸?!
不过想想对方的年纪,估摸着也是在全面禁止犀牛角之前囤下的。
这就好比八几年就开始囤茅台一般。
一想到这个。
徐行就回想起来当年文玩菩提串炒的爆火的时候,老不死的花大价钱买的各种手串整天拎手上盘。
说是那玩意儿越盘越值钱,等他百年后留给自己也是份家当。
简直孝死!
… …
“咳咳,倒也不用那么急。”
徐行摇了摇头道:
“现在暂时没功夫管那个,我得先改良另一味丸剂。”
既然十全大补丸弄出来了。
他接下来的目标当然是继续改良破开丹啦!
既然十全大补丸都能升格为一纹丹药,破开丹凭啥不行?!
说不定突破的契机就是这玩意儿呢!
再者说了。
安宫牛黄丸的配伍可丝毫不比十全大补丸简单。
里面的成分包括牛黄、水牛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
拢共11味药材,比十全大补丸还多一味。
一想到这徐行就头皮发麻。
现在哪有时间去研究这个?!
“噢,另一味丹药?”
老伍头倒是没有气馁,毕竟在他看来研究啥不是研究?
“是什么丹药?!”
呃… …
这让徐行如何回答?!
毕竟原版的附子理中丸已经是极其刚猛的一味丸剂。
而自己整出来的的镇元破开丹则更上一层楼。
至于构思中的终极版。
徐行那可是想着往里加砒霜、苦参、硫黄的… …
要知道单单镇元破开丹的绿芒中就裹挟着浓浓黑气,所以自己炼制的那些全都单独锁在自己屋里,生怕老伍头拿错了给人误服。
这要是终极版的破开丹往书上记了。
一般人吃了不得当场七窍流血、暴毙而亡啊?!
徐行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
“我要炼制的这款丹药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服用的,要不这样吧,你不是想研究安宫牛黄丸么,那就先从简单的清心丸开始尝试炮制,等研究等差不多了再研究牛黄清心丸,毕竟安宫牛黄丸是脱胎于牛黄清心丸。”
老伍头愣了愣,没有询问缘由还是缓缓点头表示答应。
… …
嗯。清心丸。
由水牛角、冰片、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等组成。
具有清心,化痰,祛风的功效。
用于心宫内热,痰火壅盛,神志昏乱,语言不清,烦燥不安。
… …
6味药材比起安宫牛黄丸的11味药材来说,那肯定是简单的多。
作为前置研究来说,完全够老伍头这段时间啃的了。
而且徐行隐隐有种感觉。
由清心丸的安神养心,再到安宫牛黄丸镇惊开窍。
貌似和后期的修炼有关!
毕竟开下中上丹田分别对应: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炼精化气自己已经摸索出来了,对应的丹药就是十全大补丸。
而炼神还虚到底是啥,暂时还未搞清楚。
但练气化神必然是和精神力脱不开干系的!
那安神养心、镇惊开窍… …不就是其中关键嘛!
当然。
饭要一口一口吃。
现在自己连任督二脉都没打通呢,安宫牛黄丸什么也只是未雨绸缪而已… …
… …
———————————————
于是乎,确定思路后。
两人分别架锅搁那儿熬药。
对于清心丸来说,6种药材720种组合,够老伍头忙碌一阵的了。
不过他炮制丹药又不需要真气。
而且有徐行在,又省去了试药的麻烦。
只需要按排列组合把丸子搓出来给徐行看。
药性高低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所以单独从效率来说,还是非常快的。
… …
只是老伍头每每拿着新鲜出炉的丹药给徐行检查时,看着徐行锅里熬煮的药液还有桌上的原材料时,越看越心惊。
附子、川乌、桂枝、砒霜、苦参、硫黄… …
一味比一味夸张。
妥妥的虎狼之药!
这要不是知道对方的水平在这儿,他都以为徐行搁这儿炼耗子药呢!
不对。
这都不能叫耗子药了。
这药吃了,连大象都能撂倒… …
换成一般药师,这种狗屁不通的配伍他早就特么的开喷了!
可面对徐行那就不能够了:
“掌门您这药… …够刚猛的哈… …哪个冤种能抗得下这种药性啊?”
徐行斜了斜眼睛,淡淡的说道:
“给我自己吃的。”
“… …”
老伍头讪讪而归,风中凌乱。
一边捣鼓着自己的丹药一边小声嘀咕着:
“难怪《镇元丹方集注》要分内册外册,太特么的惊世骇俗了… …”
徐行什么听觉?!
老伍头的嘟囔全都传入耳中,不过他却并未作声。
只是不由的想到。
难怪众多内家丹方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开玩笑!
修士的境界本就越来越低,唐宋时期还有吕祖、陈抟这种至少是金丹修为的大能。
到元明之时,就只剩个修为最多是筑基境界的三丰祖师了。
而这些内家丹方。
普遍都是吃下去动辄要人命的玩意儿。
一开始或许还有人愿意尝试,可死的人多了自然会引起质疑。
再者说了。
古时候信息不够发达,大多古籍文献的保存依靠手抄。
你加一笔我减一笔的,鬼知道到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毕竟现在通行版的《道德经》也与最初的版本大相径庭不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