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里的一群小家伙,迈着欢快的步伐,呼啦啦的一下子就围在了苏晨身边。

他们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小脸蛋红扑扑的,七嘴八舌的说,“小叔叔,小舅舅,你可算回来啦!”

“小舅舅,这些礼物我都好喜欢。”

“小叔叔,我们好想你。”

苏晨看着这群可爱的小家伙,眼中满是宠溺,他嘴角含笑,伸手轻柔的揉了揉他们的小脑袋。

“哈哈,小宝贝们,我也想你们。你们可得好好读书,要是考得好,等暑假的时候,我就带你们去京市玩哦。”

一群小家伙顿时眼睛亮晶晶的,眼中满是惊喜和期待。

孩子中的老大,徐嘉年激动的说,“哇,真的吗?小舅舅,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我想去京市看天安门。”

其他几个小家伙也纷纷用力点头,“还有长城,我在书本上看到过,长城又长又雄伟,就像一条巨龙趴在山上,我也想去看看。”

苏晨笑着点头,“当然了,前提是大家都要好好读书,只要你们都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咱们就一起去京市,去看天安门,去爬长城。”

一群小家伙听得热血沸腾,无比认真的点头。

就连一旁才三四岁的几个小家伙,看着哥哥姐姐们这样的举动,也有样学样的跟着点头,小脑袋一上一下的,那模样可爱极了。

苏夏见状,眉头微皱,看向苏晨,“小晨,你别太宠着他们了。这去一趟京市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一路上的花销可不少,可别乱花这个钱。”

苏春点点头,附和说,“是啊,小晨。我们都知道你疼这些小家伙,你这份心意大家都看在眼里。你们在外面都不容易,咱们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苏家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劝说。

屋里的一群小家伙,原本满是期待的眼神,渐渐黯淡下去了。

他们听着大人们的话,相互看了看,陈嘉年抿了抿嘴,懂事的说,“小舅舅,不要浪费钱,我们不去京市了。”

其他孩子也跟着小声说着:“嗯,对,我们不去了。”

苏晨看着小家伙们失落又乖巧的模样,抬起头望向众人,语气坚定的说,“这可不行,我既然已经答应了他们,那就一定会做到。

咱们大人得给孩子们树好榜样,答应的事情怎么能反悔呢?要是我说话不算话,那我这长辈还有什么信用可言?”

苏晨笑了笑,接着说,“你们放心吧!不用担心花钱的事儿,这点钱我完全负担得起。而且让小家伙们去京市玩玩,也能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对他们的未来有好处。”

苏江颔首,语气沉稳的说,“你们就别担心了,就听小晨的。带孩子们去京市,是个多好的事儿啊,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孩子们不能总是局限在咱们这个小地方,京市那种大城市,比咱们这好多了,让他们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也好,说不定以后能有更大的出息。”

众人见苏江出声,也就没再继续劝阻。

闻言,家里的一群孩子又高兴了起来,目光灼灼看向苏晨,眼中满是期待与兴奋。

之后,众人围着火炉坐了下来,炉中的火焰不断跳跃着,映得屋内暖烘烘的。

就在苏江他们回家的时候,他就把苏晨和秦文轩的关系告诉了苏家人,并且神情严肃的叮嘱大家不要声张,每个人都要冷静对待。

当知道两人关系的时候,大家着实大吃了一惊。

毕竟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更别说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了。

不过,众人都看得出来,苏江和陈桂芝老两口,还有孙兰月以及苏文耀,他们打心底里对秦文轩都十分满意。

平日里,他们常常在大家伙面前提起秦文轩,对他赞赏有加,话里话外都透着满满的认可。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众人慢慢的也就接受了他们的关系。

只是大家在面对秦文轩时,那种不自然的客气就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在彼此之间,这种情绪在空气中若有似无地蔓延着。

好在有苏晨在,他总能巧妙的化解那些微妙的氛围。

秦文轩也表现得从容自然,他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回应着大家,一点一点的驱散着大家心里的那点别扭劲儿,逐渐让大家彻底放松了下来,相处起来也变得自然多了。

不多时,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大家自然而然的开启了话匣子,聊起了这几年各自的近况。

在去年的时候,苏家人在苏晨的提点下,众人的日子过得那是蒸蒸日上。

黄秀丽和张晓芳两妯娌,收到苏晨信里详细提到的建议后,觉得这事儿大有可为。

她们俩一合计,就去找村里商量,把后山的一块地承包了下来。

从那以后,她们起早贪黑,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中,在后山那片土地上,精心照料着好几百只鸡鸭。

刚开始的时候,困难可不少,但是她们俩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多亏了苏晨写的那满满好几页养殖注意事项,那里面的内容细致入微,涵盖了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

两人如获至宝,然后仔仔细细地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养殖鸡鸭,不敢有丝毫马虎。

在她们精心的照料下,鸡鸭都很少生病、而且生长速度快得惊人,每一只都长得肥肥壮壮的。

再后来,每次把鸡鸭运到县城里去卖的时候,那场景真是热闹非凡。

来买的人那是络绎不绝,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买,供不应求。

这妯娌俩的成功,在这村子里可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儿,村民们都对她们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在这之后,消息迅速传开,不少人纷纷上苏家找妯娌俩学习经验。

两人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在养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从苏晨信中所学,事无巨细的告诉了给大家。

在她们的带动下,村子里不少村民也开始尝试着养起了鸡鸭。不过村民们大多只是小打小闹,规模不大,一家也就养个几十只。

毕竟大家心里还是有些顾虑,不敢像妯娌俩那般有魄力,一下子就养了好几百只。

如今,这妯娌俩的发展势头强劲得很,丝毫不比村里那些年轻人差,甚至比年轻人更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