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你已经坐稳皇位,外公和你母妃,你舅舅也都放心了,所以不能给你添麻烦。”老侯爷说的情深意切。

“外公,母妃早早过世,我在明间流浪数年,深知明间流传的一句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知道你们不会害我,所以我要外公和舅舅留下来帮我。”轩辕侯走下龙椅,来到永信侯身边,蹲在老侯爷身边。

老侯爷老泪众横。

“哎,侯儿,只要你需要外公和舅舅,我们定当万死不辞。”

“谢谢你外公,户部是东启的钱口袋,这个交给大舅舅,让他帮我把紧了,吏部是考核官员的重要部门,这个就交给二舅舅。”轩辕侯把两个重大部门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娘舅。

“谢皇上信任。”老侯爷决定,一会回去就给两个儿子开会,让他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初心,不能让金银美女一切诱惑迷失本心。

“几位舅娘没事就帮我张罗婚事把,我打算登基大典和葑后大典一起进行,这些我都不懂,让几位舅娘帮着费费心。”轩辕侯道。

“好,能为皇上分忧是她们的福气。”老侯爷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几个官员任命的圣旨就下达了,永信侯府一下子成为京城众人眼里的香饽饽,家里有适龄公子小姐的立刻准备好,带着礼物去拜访永信侯府。

哪知道,去了永信侯府,人家大门紧闭,来人一律不接待,只有一句,老侯爷病了,需要静养,不见客。

好多人悻悻而归,有点头称赞的,这是人家明哲保身,有嫉妒的,人家怎么就生了那么一个好女儿,有嫉妒的,他们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有恨的,敢不给我面子,走着瞧。

永信侯府不管别人的眼光和舆论,你说我的,我做我的,两位新上任的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每天下职就回家,拒绝一切应酬。

家里的主子全都拒绝一切不良目的的约酒约茶约棋,下人们也是每天都开会,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轩辕侯很有治国之才,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朝堂整理的明明白白,原来的西戎和北圣也派了心腹去治理,之前米幺离开的时候给他一本厚厚的册子,都是现代的一些管理和治国的策略,让轩辕侯借鉴,轩辕侯是学了个十成十。

如今朝堂设计了好几个编外机制,像开发部,检查部,智囊部……给轩辕侯提供好的治国策略,还有监督各个部门官员的官风情况。

朝廷的官员再也不是终身制,三年考核一次,有笔试面试还有民生考核几个部分,合格就继续任职,不合格就降职一级或者两级,视情况而定,一时间,整个朝堂掀起一股爱学习爱劳动爱民如子的好风气。

柳家村,夜家大院改了韩家大院,今天红绸漫天,锣鼓喧天,到处都是一片喜色,原来是三喜临门。

一喜是米悠和程然结成连理。

二喜是韩暖暖姑娘和欧阳辉情投意合,愿意共度一生。

三喜是米幺的几个工坊全部完工,今天正式开业。

全村的人都来吃席,男人们在一起讨论谁家的苗长的壮,谁家的孩子读书好,谁家养殖的鸡鸭下蛋多又大。

女人们除了上了年纪的坐在一边看小孩子,其余的都在厨房帮忙。

今天来掌勺的依旧是珍味楼的大厨,一百多桌的席面,工作量极大,好在帮忙的人多,洗菜切菜,收拾鸡鸭鹅的人多。

正午时分,锣鼓喧天,两对新人来了。

都在一个院子,也没有接亲一说,就是两个新郎官把新娘子抱到了前院,举行仪式。

程然和欧阳辉都是无父无母,这边,韩震,荀氏还有韩老夫人,韩大夫人坐在主位,接受新人的跪拜。

米幺看着两个妹妹终于出嫁了,笑着笑着,眼泪出来了。

“幺儿,怎么哭了!”战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米幺身后,用帕子擦掉米幺的眼泪。

“没事,看到两个妹妹出嫁,替她们高兴。”米幺笑着说道。

“对不起幺儿…”战枭表情愧疚。

“干嘛说对不起。”米幺擦干眼泪,看着战枭。

“我一直都想和你一起办一次隆重的婚礼,可是我到现在都没办成,我心里愧疚。”战枭声音低沉道。

“你知道我不在意这些的,虽然女孩子都有个美丽新娘子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可是我觉得没那个必要了,孩子都四个了,老夫老妻的再整那些还不让外人看笑话,我也不是矫情的人,你对我好,对孩子好,对这个家好,我就知足了。”米幺看着战枭认真的说道。

“终究是亏欠了你。”战枭把米幺拥在怀中。

“哎呀,这么多人呢,松手,别让人看笑话,赶紧忙活,一会开席了。”米幺挣脱战枭的怀抱。

婚礼结束,新娘子回了各自的院子,宴席开始了。

今天的酒席格外丰盛,哪怕是京城官宦人家办酒席都没有这么硬。

大家边吃边聊,已经没有见到肉就疯抢的情况。

恭亲王和家里的儿子儿媳妇孙辈都融入了这个乡村的氛围,村民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害怕恭亲王,如今像老哥们一样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说着。

敖老和小儿子敖青竹领着几个小少年做一桌,敖青竹是前些天来的,听说父亲病好了,还收了关门弟子,便打算过来看看。

没想到,战子钰和战子辰小小年纪,竟然那么聪明睿智,他书院里几个十五六的佼佼者也不逞多让,还有战家几个小辈,都是读书的好苗子,所以他决定了,和父亲一起留在就柳家村,教书育人哪里都可以,可不是哪里都能遇到读书的好苗子的。

当初恭亲王迫于无奈,带领全家回到封地,如今皇上换人了,也适时候让家里能走仕途的几个孩子好好读书,凭自己本事走出去。

当然,孩子们愿意在封地也好,愿意考功名也罢,恭亲王不干涉。

镇官柳大人今天也来了,这是他的乡亲们,这是他的根,今天能有所成就都是拜米幺夫妻所赐,甚至自己的官职也是如此,所以柳长贵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要好好干,把万安镇管辖的所有村子都带动起来,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