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远比战场上的硝烟更加难以捉摸。
一日,丞相赵崇义满脸严肃地求见柳如烟。
他踏入大殿,行礼之后,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陛下,如今大魏已退,豫王也被铲除,可大楚根基受损,需尽快稳固朝堂。臣以为,陛下应当尽快纳妃,一来绵延皇室血脉,二来借此拉拢朝中各方势力,稳固统治。”
柳如烟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她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李天,眼神中满是求助与无奈。
李天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他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火,这丞相分明是在故意刁难。
柳如烟纳妃,那不就是给他李天戴绿帽子吗?
作为现代人的他,怎么能接受这种奇葩事。
“你说什么?你这老匹夫,竟出如此荒唐的主意!纳妃?你当这是儿戏吗?你心里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李天一步跨上前,双眼死死地盯着赵崇义,怒声吼道。
赵崇义被李天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毕竟他背后是大楚最强大的世家赵家,势力强大,哪能轻易被唬住。
他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李天殿下,朝堂大事,何时轮到你在此放肆?这里是朝堂,岂容你撒野!”
李天怒极反笑,眼中闪烁着怒火:
“放肆?我看你才是放肆!你打着稳固朝堂的旗号,实则心怀不轨。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
赵崇义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冷笑道:
“哼,李天殿下如此动怒,莫不是心中有鬼?纳妃一事,乃为大楚江山社稷着想,岂容你无端揣测!”
李天还欲发作,柳如烟连忙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而后,她强压着心中的不悦,尽量维持着女帝的威严:
“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关乎本帝终身,且容本帝从长计议,还望丞相理解。”
赵崇义却不依不饶,上前一步,拱了拱手:
“陛下,此事刻不容缓。大楚经此一役,根基动摇,民心不稳,朝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若陛下能早日纳妃,与朝中重臣联姻,既能安抚人心,又能延续皇室血脉,实乃当务之急啊!”
赵崇义话音刚落,大殿之中陷入短暂的沉默。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
此人正是赵崇义的儿子,大楚第一才子、修仙天才赵磊。
他仅仅百岁,就有天仙初期的修为,并拜入修仙宗门太玄宗。
赵磊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气质。
他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向柳如烟和李天行了一礼。
而后,赵磊直起身来,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陛下,臣自荐为妃,如今大楚局势动荡,臣愿以自身之力,助陛下稳固朝堂,安抚各方势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大臣面露惊讶之色,显然没料到赵磊会有如此举动。
有的则面露不屑,觉得这赵磊不过是想借此机会飞黄腾达。
还有的则是一脸的无奈,默默叹息,知道赵家这是想在大楚朝堂占据更多话语权。
李天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的拳头紧握,指节泛白,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赵磊竟然如此大胆,公然自荐为妃,这简直是对他公然挑衅。
柳如烟也被赵磊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她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思绪:
“赵公子,你的心意本帝心领了。本帝与李天殿下情投意合,已然认定彼此,实在无法再接纳他人”
赵磊却似乎早料到柳如烟会如此回答。
他微微颔首,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
“陛下,臣自然知晓您与李天殿下感情深厚。但臣自荐为妃,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了大楚的未来。臣愿以侧妃之位,辅助陛下,绝无僭越之心。”
柳如烟被赵磊的无耻又惊出新高度,这是又做婊子,又立牌坊!
赵崇义也在一旁附和道:
“陛下,犬子才华横溢,又是修仙天才,若能成为陛下的贵妃,必定能为大楚招揽更多人才,增强国力。还望陛下三思啊!”
此时,朝堂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支持的大臣们认为,赵磊的提议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楚目前的困境,联姻是稳固朝堂的有效手段。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觉得,这是赵崇义父子的阴谋,他们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扩大赵家的势力,掌控朝堂。
柳如烟的眉头紧锁,她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一个决定可能会影响到大楚的未来。
她再次看向李天,眼中满是小女人的无助。
李天则微微摇头,眼神坚定,示意柳如烟拿出女帝的范。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林婉秋站了出来。
她向前走了几步,向柳如烟行了一礼。
而后,林婉秋转身看向赵磊和赵崇义:
“丞相,赵公子,陛下与李天殿下的感情坚如磐石,不容置疑。况且,如今大楚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而非急于纳妃联姻。”
赵崇义脸色一沉,冷哼一声:
“林统领,朝堂之事,你一个小小侍卫统领,又懂什么?莫要在这里多嘴!”
林婉秋却毫不畏惧,挺直了腰板:
“丞相,我虽为侍卫统领,但也是大楚的子民,自然关心大楚的安危。如今丞相一味地强调纳妃联姻,却忽略了大楚的根本。若因为联姻而引发朝堂纷争,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岂是为大楚着想?”
林婉秋的话让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
众人都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而赵磊和赵崇义的脸色则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侍卫统领,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反驳他们。
李天又要发作,柳如烟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稍安勿躁。
柳如烟心中烦闷,却又不好直接发作。
她只能以朝政繁忙为由,先将赵崇义打发走。
赵崇义离开后,柳如烟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对李天说道:
“李天,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心里只有你,怎么可能再纳他人为妃。”
李天走上前,轻轻握住柳如烟的手,安慰道:
“别担心,有我在。这赵崇义分明是在搞鬼,背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势力在推动。我们得想个办法,既不能让他们得逞,又不能引起朝堂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