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的房子签约也比较顺利,是于琼喜欢的地脚和样式,李珊把朝阳的大卧室让给了他们,自己住在北向小卧室。
于琼觉得十分对不起李珊,李珊却笑着安慰她:“房间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咱们大多数都在学校,没关系的。”
似乎出来租房子对于琼真的很有帮助,她每天忙忙碌碌像只勤劳的工蚁,不停的往这个小家里搬运一些小摆件,她会买一些不贵但舒服的床单,窗帘也换上了自己喜欢的蓝色,即便是租的,这也是她第一次拥有这样好的独立空间,这不禁让她对以后的生活多了很多向往。
她在客厅插花的时候,会开始想象自己作为家庭主妇的一天,给小天准备好了饭菜,等他一到家门口,她就马上跑过去迎接,自己每天会穿不同的衣服,给他不同的惊喜。
在擦玻璃的时候,会想象以后两个人一起做家务,高处的灰尘小天来,低处的自己来。
唉,如果奶奶妹妹也在,看见这一切不知道有多开心,想着想着,她便要又哭起来,当然,这些眼泪都是背着小天的,她不想让小天担心。
转眼,他们开学一个月了,李珊算了算,自己竟然一个月没回家了,杨晓玲很克制,从来不打电话,偶尔会发一两条短信,也都不是催李珊回家,只是在问吃的好不好,住的习不习惯。
但李珊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妈妈对自己的想念,于是在这个周末,她打算回家一趟,给妈妈一个惊喜。
周六一大早,李珊就乘公交去市内买了一些蛋糕之类的点心,杨晓玲喜欢吃甜的,这种有名的甜品店做出来的面包蛋糕她从来都没有吃过,李珊打算买一些给她尝尝。
大约在中午的时候,李珊已经偷偷的来到了家门口,大门口的街道被妈妈打扫的很干净,边边角角的地方都种着菜,走进院子,眼睛着落的地方看见的都是杨晓玲种的菜,李珊无奈的笑了笑:“种这么多也不知道吃不吃的完。”
因为原本是两进院,院子面积就比较大,靠近大门的地方是猪圈鸡圈,因为买房子的时候已经是夏季,今年养猪是来不及了,鸡圈里已经有了不少小鸡,看来杨晓玲是真的在欢喜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另外一边是柴火垛,一看便知杨晓玲没事的时候就会漫山遍野的拾柴火,才会这么短的时间就垒起这么高的一垛。
其实李珊早就跟她说过了,现在买煤她们也负担的起,不需要她每天这么辛苦,可是辛劳惯了的杨晓玲还是坐不住,加上李珊也不在家,她一个人总是无聊,还不如到处溜达捡柴有些事情做,也好打发时间。
柴火垛上不知谁家的两只猫在懒懒的晒太阳,看见李珊来,它们警觉的抬头看,观察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威胁,就又躺下来闭目养神,彷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农户人家几乎家家养狗,主要为了看门,杨晓玲生性怕狗所以没养,可能正因为如此,山野间流浪的猫就喜欢来这个院子休息,因为没有狗追咬,杨晓玲也喜欢猫,但凡来此的猫她从不驱赶。
来到正屋门前,一开门就听见屋子里传来呜呜的哭声,李珊心头一紧,以为妈妈是不是又被欺负了,她急忙放下糕点猛的打开卧室门。
正在哭的是陈映红。
李珊有些呆住了,这么多年,她不是没见过外婆哭,外公去世的时候,她不就是在杨晓玲面前撒泼打滚吗?可是这样脆弱无助的哭泣她从未见过。
见李珊回来,杨晓玲先是一喜,似乎又觉得在悲伤的母亲面前表达喜悦不太好,又将笑容收了起来。
陈映红看见李珊回来赶紧擦了擦泪,起身就要走:“珊儿回来了,你给她做点好吃的吧。”
杨晓玲拉住她:“妈,今天别走了,你就打电话回去说陪外孙女一天,谁也不能说什么。”
陈映红倔强的摇摇头,执意要走。
见留不住,李珊赶紧从给杨晓玲的礼物中拿出两盒蛋糕:“外婆,这个你拿着。”陈映红看了看,摇摇头:“不拿了,回去不好说。”
李珊诧异,外婆现在应该还是独自住在小舅舅杨天庆家的厢房,拿两盒点心回去要跟谁交代?
杨晓玲似乎是知道母亲的难言之隐,手忙脚乱的打开一盒:“妈,那您吃了再走。”蛋糕盒子一打开,奶油的香甜扑鼻而来。
陈映红咽了一口口水,伸手拿了一个,狼吞虎咽吃起来,嘴里含混的说着:“嗯,城里的东西就是好吃,咱们这里的蛋糕店做不出这样好的味道。”
她连着吃了三块,又咂吧了一下手指:“吃饱了,我走了。”
杨晓玲送她出门,半天才回来,李珊好奇的问:“外婆这是怎么了?”
杨晓玲长叹一声:“唉,我搬回来才知道,你小舅母,实在是看不上你外婆,他们不是住在一个院子吗?后来连厕所也锁住了,不让你外婆去,后来,她又在本村给你外婆找了个老伴,你小舅舅怕老婆,也不敢说什么。”
李珊大吃一惊:“啊?!可是外婆已经七十了,找什么老伴呀?”
“是啊,说是老伴,其实就是去伺候人家了,那老头今年七十五,退休教师,有退休金,一个月说好了给你外婆五百块钱零花。但他脾气不好,你外婆做的菜,他不是嫌淡了就是咸了,还嫌你外婆不识字,经常打骂。”
李珊心里生出一阵难言的苦涩,她又想起了那个宁愿在车站捡垃圾也不愿意来麻烦自己女儿的那个倔强的背影:“唉,外婆命也挺苦的。”
杨晓玲擦了一把泪:“是啊,后来她听说了我在这里买了房,就隔三岔五的来,说一说哭一哭。”
李珊能看出来,妈妈是很心疼外婆的,难道是怕自己对外婆有心结,才不敢接外婆过来?
于是她小心的问:“那你为什么不接外婆到咱们家?反正现在咱们住的地方也有空余,有她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