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中村。

董思盯着面前的早粥,无精打采的,小脸红扑扑的。

爸爸妈妈出去做豆腐生意了。

家里就只有她和几个兄长。

二哥正押着三哥在水泥地上问他认不认输,三哥吼了一声不认。

而大哥则正在帮灶台上添柴火忙碌。

董思这会刚上大班。

大哥已经十四岁了,在家又当爹又当妈。

爸爸妈妈早起忙生意的时候,都是郑文栋帮忙弄给底下的弟弟妹妹吃喝。

一年级刚入学不久,董思就直接发了烧。

她正走神呢,忽然,三哥叫了一声我要变声了。

吵吵闹闹的。

董思操心的正要开口说话,忽然额上放了一只手。

是郑文栋正在测她的温度。

“还是没退烧,你今儿真要去上学吗?”郑文栋问她说。

董思能感觉到关心,暖呼呼的点头“恩。”

转头,她道,“三哥,你打不过二哥的就不要老和他闹了,一会又得挨揍吃亏哭。”

董华说,“董思你闭嘴,管家婆。”

气得董思脸鼓鼓的,然后兄弟二人在郑文栋的吆喝下,就到桌子前吃饭了。

粥,没别的。

就是纯白粥加酱油。

董文道,“怎么又是粥啊,都喝腻了。”

郑文栋可不是何淑君,不会哄他,筷子一丢,爱吃吃不爱吃饿着去。

董文和董华不敢不吃,毕竟饿肚子读书的滋味更难受,饿的头晕眼花,到时候读书精神不集中还得挨老师的骂。

两兄弟呼哧呼哧的比谁吃的快。

吃的慢的要迟到。

董思要吃慢了,就会赶不上一块去上学,正急了呢。

董华一巴掌拍了董文,说他急个屁。

然后把董思碗里的鸡蛋剥好,放进她的粥里:“小思你慢慢喝,我们等你,不急。”

董文老不乐意老大和老三都对老四这么好了。

气得他对董思龇牙咧嘴。

等一块出门的时候,董华担心董思冷着,让她站在后头走,拉着董文给妹妹挡风。

二兄弟边走边回头问董思冷着了没,要不要再休息一天。

董思道,“我没事。”

但三兄弟还是怕她冷着,又是摸她额头又是挡着风又是叮嘱多喝水的。

嘀咕了一阵董华还是担心妹妹冷着,很有哥哥范的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董思披上,他自己只剩羊毛,这段路风刮的厉害,可他却一副我不冷的表情。

董思虽然没感觉冷,但是见几个哥哥这么关心自己,忍不住露出浅浅的微笑,把外套往身上拉了拉。

风是冷的。

心却是暖的。

她家的三个哥哥对她都很好。

大哥会攒着钱等大人忙的时候自己睡醒了,带她出去吃一块五一份的肠粉,点两份,自己一份,大哥一份。

他都不带二哥三哥,只带自己。

二哥喜欢欺负自己,摔自己,但是遇上年纪大的孩子欺负自己,他会帮自己出头。

三哥是最细心的那个…

周边邻居都会和何淑君说这几个孩子生的好,懂事。

小时候,董思特别喜欢自己的几个哥哥。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就感觉变了…

好像是大哥不读书开始跟着家里做生意的时候,一开始,大家还是其乐融融的。

大哥自己手里其实没多少钱,但弟弟妹妹需要的时候。

他会以帮洗碗啊干活为由找理由,给弟弟妹妹一点钱花,不多。

在外头买零嘴,也会带回家来。

董思还记得自己每次最期盼大哥回家了。

因为每次都有小惊喜。

可是,亲妈开始碎碎念。

念大哥嘴巴木讷,生意做的不好。

今儿豆腐怎么没卖完。

明儿豆腐卖完了,但钱怎么少了,知道大哥见人有困难白送了后,何淑君气的破口大骂了几个小时。

慢慢的,三哥放假也帮着家里做生意。

和大哥不同。

三哥嘴巴甜,每次生意都能最快卖完。

还能引来新顾客。

董思经常在家能听到亲妈和自己说。

你三哥这脑子啊,灵活,以后有大出息。

又说:你大哥这人笨嘴笨舌的,你要多和你三哥在一起学点好的,别像了你大哥去。

然后又是唉声叹气的。

这种话,何淑君和董大成常在家念。

念久了。

董思就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哥不常回家了。

能在外边,他都在外边。

和王亮混,和许友朋混。

然后,学坏了。

会去网吧,会去赌钱,有时候大家在传,警察在抓赌博的人,董思在家都提心吊胆,深怕警察上门来抓人,晚上都要悄悄把门关紧,好像这样子警察就不会进来抓到人了。

大哥和朋友厮混。

但是生意他还是做。

只是在亲爸亲妈那,不管大哥做的再好,都得不到一句夸赞。

亲爸甚至还有点防着大哥。

有次,郑文栋和董思借钱,被董大成看到了。

当晚。

董大成就旁敲侧击的问三兄弟,郑文栋和他们分别借了多少钱。

干什么去了,多少次了。

有还没。

问到最后。

董大成道,“以后你们大哥和你们拿钱,你们别给,他是哥哥,只有哥哥给弟弟妹妹的道理,哪有哥哥管弟弟妹妹借钱的。”

他尤其叮嘱董华和董文。

大哥喜欢杨瑶的时候。

亲爸亲妈都不看好。

给大哥安排相亲。

但对方似乎都没看上大哥。

父母在他们面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大哥不识时务。

杨瑶那样的女孩,娶回来了养得起吗?

时间久了……

董文也开始慢慢的觉得大哥有点不识时务。

董华的性格和郑文栋差距天南地北,书读的多了,和自己的朋友玩,也不喜欢带郑文栋,因为他嘴笨,在自己同学面前丢人。

董思就更不用说了。

女孩子……

除了读书,还得干活。

慢慢的,几兄妹的关系不知不觉的就好像隔了很多层。

当董思回过神来时。

发现……

兄妹三人之间的社交都是互不知根底的,大家谁也不带同学朋友回家来玩。

一来,家境不好。

二来,怕丢人。

生了双胞胎许多年后的董思在看到了兄妹的合照时有点愣。

她已经快忘了,原来过去兄妹之间,其实也和谐过。

兄妹之间的同学朋友互相认识,会招呼,会请客。

哥哥曾经也都很疼她。

可随着长大……

关系逐渐疏远,计较,猜疑变多。

什么时候变的呢?

又为什么变的呢?

董思想了很久很久,才终于意识到……

因为灌输。

子女的关系好不好,取决父母。

她的父母,总在他们面前灌输大哥嘴笨,大哥老实,大哥没用。

而他们认定大哥不好没用的原因是因为,大哥没办法给他们争脸,大哥赚不到大钱,让他们在亲戚面前丢了脸。

明白到这点后。

也不妨碍于瑞安和董望安这对双胞胎兄弟从小吵到大。

两兄弟出生就开始争玩具。

一个玩具有两种也不行,一定要对方手里那个。

抢完玩具,抢妈妈。

抢完妈妈,抢哥哥姐姐,叔叔们。

最后的结果就是双双罚站挨骂。

但不管二人在家如何吵,他们兄弟彼此之间都不会从董思和舅舅舅妈这些长辈嘴里,听到一句同辈们不好,挑拨的话,有的只是夸赞和鼓励。

后来双胞胎又从大宝表姐那里撒娇才获知这小细节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