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杞,你要记得,我徐家的姑娘不是找不到夫家,而是挑夫家。

若不能良嫁,招婿也行。

你瞧瞧念月的日子,不好吗?

……就算是不嫁不招,我们徐家也是养得起姑娘的。”

徐思雨不是要其他人的想法与她一样,她只是希望家里人给足底气,让女孩不用随大流,而是能自主选择。

好多年前,徐思雨曾以为,她是不会嫁人的。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她不觉得她能在婚姻里找到幸福。

可就是不抱希望的时候,林忆青追上来了。

徐思雨很幸运,这个时代,也碰上了尊重她,与她同频的良人。

“事情已经发生了,别人想做改变也是情有可原。

显而易见,当初胡家找到徐家,看中的也不只惜时个人。

如今想退我们徐家姑娘的婚,想必也会深思熟虑。

倒是我们徐家,该继续还是放弃?

这个问题,你得先问问惜时,当然还有你这个当爹的想法。

嫁与不嫁,退不退婚,各种利弊,你掰碎了、弄清楚了,你再决定,该不该嫁?或者该嫁什么人?

再者,你既做了族长,就该知道惜时的婚事,代表了全族的颜面。

这可就不只是你一家的事了。

你若因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儿,选择把族长女儿的婚事办得委委屈屈,那族里其他的姑娘,又该如何婚嫁呢?”

没有直接的反对,但徐思雨从多方位给徐成杞讲明了她对这门婚事的看法。

姻缘不同,人物不同,经营也不同,

没有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各人都在取舍中选择一条相对舒心和顺意的路。

徐成杞扶灵走了,他要去走他的新的人生路,挑着一族人的命运重担,徐思雨看着她的这个大侄子真是老了许多。

想永葆青春的她,总想少些事,少些事来烦她,但事总是与愿违。

这一年,全国大灾,民生艰难。

徐思雨捐的一百万石粮食只帮乐州挡住了外界骚扰的压力,可患灾未缓,天下便说不得太平。

徐家商队还在勉力往北面输出。

商队受到的劫难是越来越少,那是因为能看到的活人亦越来越少。

经过雪灾大冻、蝗灾断粮的北方人,龟缩在城池、军屯之中还活着的也是真命硬、真有本事的。

大明的东地情况也不好,但东面连中原沃土、江北平原,古汉时称“中原三县可抵西南一郡”,是以恢复得还算快。

哪怕只有一季的收成,但养得起人,日子慢慢就平复下来了。

徐思雨接到皇太女巡访的消息是从元州发来的。

借调商船迎接,说得直白点,从上船那一刻,徐思雨就得开始接待工作了。

这真不是一个划算的任务。

皇太女驾到乐州,走的不再是亲民路线。

浩大的车马和随从,一天最少也得应付一百人的吃喝,徐思雨很不明白,在这个并不富裕的时刻,如此劳民耗财的巡访,皇太女所求的是什么?

“一为代父皇巡视国境安稳;二为东征筹集饷粮……”皇太女对着迎接的人员说。

接着上了徐思雨专为接她的宝车,邀请徐思雨同乘,再贴着她的耳朵说:“摄政王东征,若是打不过岸,赖孤征集粮草不及,孤这皇太女的位置就坐不稳了;若是东征顺利,摄政王的功绩怕也是横在孤这个储君之上了。何况,孤还是个女人!”

初见时一身红衣似火,再见仍是让人移不开眼的明艳之色,但做了三年储君的姑娘,早不是七年前初出茅庐的青涩模样,她身上的红,更像是焰火,想要点燃什么?

朱裕阳是聪慧的,更是有成算的。

免了大张旗鼓的招待,她的府臣和徐思雨的府臣对接官方事宜,而她待在城主府能鸟瞰全城的高阁中跟徐思雨谈更深一层的合作。

“安乐伯应该已经知道孤的生父姓朱。

朱姓,幽云之地的节度使后裔。

当年,礼朝高祖以北地之王位相邀西征,族人归附,随其与故临江王西征北战。

然之后,一半族中精壮捐命给礼朝的天下,却只换得了一个北虎将的守将称号。

亲祖母马氏,祖上富裕,在祖父辈未得善待之日,便留了心眼,将家财散于母族人,选以襄州为退守养生之地,并改姓司马,垄地建堡,只事生产,不问四方之争。

礼朝三代皇帝皆多疑,不断打压残害旧将。

孤生父亦被礼朝皇帝谋害于北地之战中。

大将出战,必有代表皇帝的臣官监视其家眷。

孤的母亲察觉到北虎军凶多吉少,便通过催产之术诞下我,隔日仍扮作寻常,掩人耳目将孤送往襄州,以求保我性命。

却不曾想,路上被当时代表礼朝监守恩水之滨的神威军截下。

司马氏都以为我当被礼朝处置时,不多日,司马氏收到了江陵临江王府的招揽,以司马阳为质女,合谋反礼。

……”

有人的命注定是属于政治的。

临江王的儿子质于礼朝,朱家和司马家的姑娘质于临江王府……

质质不休。

新生的小儿没有权力选择说“不”。

朱裕阳便成了无名的孤儿,被临江王孟氏选上并成为唯一记上玉碟的裕阳县主。

礼朝独大时,司马家、神威军和临江王府互相抓着彼此的秘密,事成前,关系牢固。

而事成后,他们开始了新的谋划。

政治集团如此,那披着皇室宗脉外衣的皇太女、摄政王、晋阳王和西南王更是如此。

朱裕阳能登上皇太女之位,就说明在大明建初,她身后的势力必然高于其他三王。

而如今,比较明显的是西南王不在皇位之争中,晋阳王也隐于显性竞争中,明面上就是皇太女和摄政王两股势力争夺着也平衡着大明的政治局势。

“这次随孤巡视的,还有侧夫蒋氏。他是太后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蒋氏祖上曾为岭南贺州刺史,如今从南往北逃迁到江陵,族长任江陵府知府。”

江陵府是明帝的发家之治所,在大明的地位仅次于如今的京城燕平京,能辖管此地,亦是天子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