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473章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3章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中孚卦六爻也讲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内忧外患,国力节节衰退的历史故事。

上九:虞吉,有它不燕。

以诚信立身可获吉祥。如果有其它想法,三心二意,则不会太安宁。

燕,通宴,有安逸、安闲、安乐之意。

如新婚燕尔。这个成语很有趣,原意是指弃妇控诉前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来却变成了祝贺新婚欢乐的常用词。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820年)初登基时,清朝看起来如此强大繁荣。几年后,他又通过清算和珅获得了价值超过九亿两白银的财产。

他接手的清朝疆域广大,国库充盈,以此看来,只要在位期间不瞎搞,至少可安然守成,使四海承平,天下富足。然而人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

嘉庆帝的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很不简单。她原为满洲正黄旗包衣,是地位卑下的家奴,后来被乾隆帝抬入满洲镶黄旗。

这叫作抬旗,是满清旗人为提高出身而抬升旗籍的一种制度。

魏佳氏初入宫时,不过是区区一个宫女。她很快赢得乾隆的宠信,被封为贵人,不久晋封为令嫔。

令,在满文中是聪明、睿智的意思。

乾隆十四年,魏佳氏被册封为令妃。不错,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个深受乾隆皇帝喜爱的令妃。她为乾隆生了两个儿子,因此被册封为皇贵妃。

令妃虽然受宠,但颙琰并不是乾隆帝的立储首选,甚至不是次选。

乾隆帝第一个秘密立储的皇太子,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然而永琏九岁时因病夭折。

乾隆帝的第二人选是皇七子永琮,这是富察氏三十六岁时辛辛苦苦生出来的嫡次子。然而永琮不到两岁又因痘症夭折。富察氏伤心欲绝,郁郁成疾,不久不治离世。

皇十五子颙琰这才幸运地被秘密立为皇储。

1796年2月,乾隆帝登临太和殿举行传位大典,授传国玉玺而禅位,颙琰登基。但朝政他说了不算。

本该由皇帝理政用的养心殿,依然被太上皇乾隆帝占据着训政,嘉庆帝还得住在皇子居住的毓庆宫。

他的年号嘉庆已对外使用,但在宫中仍继续用乾隆年号。而且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重要政事,仍由乾隆帝掌握。

乾隆帝禅位刚刚三天,就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他在位期间的第二次千叟宴。按照清朝千叟宴的惯例,六十岁老人即可与宴,但乾隆帝现在已八十六岁了,六十岁的老人在他眼里只是小孩。于是,他把参宴老人的年龄改成了七十岁以上。

在当时,人生七十已不是古来稀了。在乾隆帝邀请名单上的七旬老人有五千名,实际参席者有三千多人。会上觥筹交错,即席赋诗,得应景诗句三千余首。乾隆帝龙心大悦,恩赐与席百岁老人六品顶戴,九旬老人七品顶戴,以示养老敬老之意。

乾隆帝举杯欢饮,恍惚间想起了十年前他举办的另一次千叟宴。当时三千余名六十老者共聚一堂,其中既有宗室王公贝勒、皇亲国戚、前朝老臣,又有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八百桌宴席在宫中次第排开,盛况空前。最上座者,竟是一位据说寿141岁的老者郭钟岳。乾隆惊佩之余,还与纪晓岚为他作了一副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如今太上皇乾隆帝也已年近九旬,他在嘉庆帝的扶侍下登上皇极殿宝座,俯视儿子亲率三千多名银须白发老人山呼万岁,不禁熏熏然,但觉文治武功皆造于极盛,这康乾盛世如己所愿。若自己的寿数能向郭钟岳看齐,则可堪称人生大圆满。

然而,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在这一月,湖北传来急报,枝江、宜都等地爆发白莲教起义,川楚两地白莲教众纷纷响应。

这祸事的根源要赖乾隆帝,但苦果得嘉庆帝吃。

在中国历史上,白莲教已不止一次起义。其中最着名的是元末韩山童在江淮引领的红巾军起义,这是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引路者。

白莲教或起源于唐代一度盛行的摩尼教,后与弥勒教、道教、佛教等各种宗教融合而成。

乾隆治政后期,贪官污吏横行,土地高度集中,数百万计失去土地的流民陆续聚集于四川、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处的山林间谋生。这里的土壤贫瘠,气候恶劣,流民生活本无以为继,当地地主豪绅还要横加勒索。随着民怨日益沸腾,白莲教以官逼民反为由大量吸收教众。

白莲教壮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于是下令各地搜捕白莲教众。大批教徒被捕遇害不说,很多地方官吏以缉拿邪教为名而行敲诈勒索之实,令人忍无可忍,于是鄂西北地区白莲教起义接踵而起,他们的首领是一位名叫王聪儿的女子。

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人,据说她貌美如花且武艺高强,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她率十余万白莲教众纵横于鄂、川、陕、豫四省地区,有力打击了满清统治。

这位女英雄缺少军事斗争经验。两年后,声势浩大的襄阳起义军被清军包围,王聪儿跳崖牺牲。余部转战四川,与当地起义军联合起来继续抗清大业。

此后清廷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瓦解起义军,一边严惩首恶,一边招抚从犯,使起义军人数锐减至几万人。清军又采取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的战略,通过修筑寨堡、合并村落,内给粮食,外练丁壮,一步步切断起义军的后勤补给。

1801年左右,白莲教起义军已基本被压制在川楚陕边境地区,人数已不足三万,而奉命前来围剿的清军已接近三十万。就算这样,起义军仍然借助地形地势,顽强抵抗了三年才被彻底剿灭。

川楚白莲教起义从乾隆帝训政开始一直打到嘉庆帝亲政,前后耗时近九年。为平定起义,清朝一共动用了十六省数十万部队,前后耗费军资超过两亿两白银,期间有十余名高级军官及四百余名中级军官阵亡。

这次起义使清朝军力为之大减,国库为之一空,成为清朝转向衰败不宁的标志性事件。

有趣的是在1798年,乾隆帝在得知另一位起义领袖王三槐被擒时,欢乐地表示在十全武功之外又“成此巨功”,并晋升和珅为公爵,福长安为侯爵。

此言颇为喜庆。

而这抹喜色,成为大清帝国的落日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