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东野青锋已经多次的向他央求了,但是,东野伯仁一直都没有答应对方。

倒不是他对这个侄子有多么的不舍得,只是,他担心,如果这个侄子一旦有什么不测,他那个二弟,会跟他离心离德。

他还没坐上家主的那个位置呢,所以,变数还很大,一切,还都皆有可能。

再一个,在他看来,他这个侄子,还是太过稚嫩了一些。是,归海望他们是占了一些便宜,但是,他相信,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靠运气的。

就比如他自己。尽管这几十年来,他都是被当成家主的继承人来培养的,但是,只要没有宣布,就存在变数的出现。

所以,在那个结果出来之前,他都得时刻保持着谨小慎微,尽量不出一点差错。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抱着侥幸去做事。

为了避免任何不可预测的因素,东野伯仁还是得把东野青锋留在自己的身边。其他任何人出了事情,对他的影响,都没有这个侄子来的大。

“小锋啊,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目前的这个认知程度上,伯父觉得,你还是得再多练练。

这样吧,你这段时间先跟着来禄,我让他安排你负责往来情报的整理研判。

别敷衍,我会不定时抽查你的。等你的认识,什么时候得到我的认可了,我才能放心的安排你事情。”

本来,东野伯仁只是想把这个侄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在他的安排过程中,突然想到,下一步闲棋,也挺不错的。

拿下倭国是迟早的事情,那么,他就有机会坐上国主的那个位置,保险起见,提前给老二安排点儿隐忧,也挺不错的。

不着急,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布局。

想到这里,他闭上了眼睛,身体享受着被温泉包裹的同时,他的脑子里,正在对一局残局,继续的思考着。

又半年后。

今年的夏天很热,比天气更热的,是天天照镜上人的这个名号。在倭国的民间,已经开始有人为其建立单独的庙宇,当成神明来供奉了。

他的地位,都已经比肩远古时期的八岐大神了。

因为,他几乎预言了近一年来,倭国所有的重大事件,且都得到了验证。

倭国从最底层的民众开始,对这位不知道是谁的存在,自发的形成了一股崇拜的热潮。从口口相传,到为其塑金身进行供奉。一时间,在倭国蔚然成风。

这种情况,就连始作俑者张东良都没有预料到。不过,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新东连来说,就更为有利了。因此,新东连的伤亡比例,也进一步降低了下来。

大夏朝来倭国淘金的人,或者是团体,在日益的增加着。甚至大夏的朝廷方面,都开始有些意动了,但是,被及时制止了。因为,天朝上国的身份,不允许祂这么做。

朝廷不行,那些大家族就有些跃跃欲试起来了。

但是,整体上,还是新东连的整体收益是最大的。它们有着其他的个人或者是团体,所没有的优势。

想加入新东连的人,也变的更多了,相应的,加入的要求也变的更高了。

没办法,其他团体的伤亡比例太大了。甚至有些家族派来的队伍,整体的都失去联系。

倭国愈加的乱了。

又半年后。

夏天的极热,导致了冬天的极寒。

倭国中岛和北岛之间的海域,结冰了。到了年底的时候,冰面上甚至都能走人了。

于是,这年的冬天,战况异常的火热。

东野家族对抗整个中岛的联军,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双方的战斗,陆陆续续的持续到开春后的冰面融化,双方重新回到了隔海对峙的局面。

经过这连番的大战,大夏中都的东野家族,也已经被摆到了明面上。因此,在大夏朝,各地的军部联合起来,开始硬刚这个千年大族。理由就是,有通敌叛国的嫌疑。

是的,没有证据的事情,只能是怀疑,谁也不能给他们直接下定论,除了皇帝陛下。

而当朝的皇帝陛下,竟然对此事无动于衷,仿佛根本就不知道似的,任由双方彼此之间来回的拉扯着。

各大朝臣和家族,也都很明智的选择了旁观看戏,在没有得到陛下明确的心意之前,谁都没有参与进这两方的口水仗。

这半年,归海望带着古丝螺参与了多起战斗。对他们来说,战斗的双方都是敌人,所以,他们就按照张东良的提议,每次都选择帮助弱势的一方,以便他们双方可以维持且稳定的损耗。

这半年来,东野伯仁多次在人前发火,一再失去他那从容不迫的形象。

虽说每次战斗,在东野伯仁的带领下,东野家都能做到以少平多的结局,但是,人员的损失,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啊。

如果不是大夏东野家的多次派来援军,东野伯仁他们,可能都已经战死在北岛了。

倭国的四个岛屿,这一年多来,几乎每天都处在战火之中,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味。

面对这种情况,所有倭国的人们对神明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奉程度。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天天照镜上人就被倭国人给彻底神化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对其其日夜供奉,香火不绝。

也不知道是活人受不得香火,还是张东良太过于操劳了,反正,最近的他,经常性的失眠,头发也是一把一把的掉。

如果从他的头顶看去,他那油亮的头皮,都可以透过稀疏的发丝,往外反着光。

归海望看到好多次了,每次,他都是张张嘴,而劝说的话,一次也没有说出口。因为,劝住了张东良,那活儿,就得落到他的身上了。

本着秃道友不秃贫道的原则,他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他还年轻,还得靠发量吃饭,不像张东良,都三十好几了,已经可以凭本事吃饭了。

不过,良心上,归海望确实有些过不去。于是,他自掏腰包给张东良发放了额外的奖励。好让其在这场乱斗结束后,回家多娶几房媳妇。

是的,归海望已经在考虑胜利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