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木器店,林国斌和牛莉脸上全都是一脸的疲倦之色,虽然经过牛爷的开解,他们两人已经想通了。

可是这毕竟不是他们自己的本意,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平静。

“你们早点回去吧,明天还得辛苦你们俩看着店。”

第二天就得召开动员会,此时区里和街道办的人已经往鲁班庙去清理场地了。

鲁班馆胡同,正是因为在胡同北边建着一座供奉了木器行祖师爷鲁班的庙宇而成名。

庙的山门有三启,中间为拱形门,左右各有一个侧门。庙内有坐西朝东的正殿一座,两侧各有一座配殿。正殿内中央供奉着慈面,黑胡须,身披红袍的鲁班爷,两旁还有几尊佛像。

解放以后,派出所就在这里临时办公。

后世的人对鲁班馆胡同并不熟悉,但是提到它附近的一个地面,那就人尽皆知了。

这条胡同位于崇文区龙须沟附近,老舍先生的作品《龙须沟》使得这个地域被人们广泛了解。

如今的龙须沟早就不是当年臭气熏天,淤泥垃圾随意丢弃的肮脏地,经过初步的改造,积蓄在龙须沟多少年的积水终于排清。

重新修补了路面和院墙,恢复了生机。

在这条胡同里面,最多的就是以制作、修理家具的木器店居多,几乎半条胡同都是干这行的。

所以在推进公私合营时,上面就想要整合这些资源,建立一个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木器厂。

一大早上班了,林国斌和牛莉要一同往鲁班庙去,留高明启在店里哄林援朝玩耍。

临走之前,高明启叫住了他们。

“师兄,昨天晚上我家邻居找我想打个柜子,想问咱这买点没有便宜点的木材,回去自己打。”

“谁用的?和咱亲么?”

“就是普通的邻居。”

“噢。咱家的用料你也知道,价格比一般的贵,等会儿我去开会的时候,帮你问问别家。前儿个老二不是刚打了个柜子,我按木料算好价,你晚上回去和人家说说。”

“行。姐,你们去吧。”

高明启这些日子给自己做了几个凳子,还帮邻居修过家具,正巧有户人家准备给孩子娶媳妇,便找上门问他能不能做柜子。

上次跟着师兄给关胜达做了一套家具,高明启如今的技术已经完全能够独立制作,便应承了下来。

刚才牛莉的意思显而易见,若是高明启家的人,半卖半送用自己的好木材。

换一般的邻居,那就按市场价去找个寻常人家用的木材就行。

这场动员会一直开到了中午,林国斌和牛莉才哆哆嗦嗦回来。

“下午我就不去了,你自个去吧。”

牛莉一进来就灌了杯热茶,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意。

店里的两人都很关心大会的情况,连忙询问道,“师兄,怎么样了?”

“切!没啥进展,上午的大会被张东福搅得都进行不下去了。”

上午开大会的时候,谈及评估木器店资产算股息,张东福就提出了,他家的店铺刚经过装修,必须得另外加价。

要不是东福桌椅铺里有几个老师傅手艺不错,王掌柜都不想带他。

被张东福这么一搅和,其他店主也都纷纷提及自己的难处,有人新屯了一批木材,有人刚刚装修过。

原本好好的大会,喧闹起来,不乏有人怀着搞乱动员会的小心思。

后来还是一旁派出所的警察出来帮忙维持秩序,才慢慢控制住局势,不过上午的时间一闪而过,只能放到下午再继续。

“我和你们师兄都打算好了,政府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干。以后就他当工人养家,我就在家里看孩子。”

牛莉经过上午的纷乱,心情也放松下来,满不在乎地做下决断。

果然到了下午,只有林国斌出门去开会,据他们估计,下午的人得少一小半。

这件事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一次会议能够定下来。

牛莉没有忘了高明启的事情,上午开会的时候,她专门找到了王掌柜。

他们龙顺成最擅长做榆木擦漆的家具,他们家的家具光滑亮丽、色泽饱满,在行业里面可以称得上翘首。

从他们店里买些木材,看在牛莉的面子上,完全就是以进价卖给他来用。

“三儿,木材价格你不用担心,下班了带几张图纸回去,用多少料子咱都清楚,你就按我说的价格报给你邻居。等回头挣了钱,去王掌柜那把木材钱结了就行,剩下的钱攒起来等以后娶媳妇。”

牛莉做生意久了,自然了解怎么定价,她给高明启定的价格,既能让普通人接受,也能让他干完活了挣个零花钱。

“唉。以后咱家的店就没了,你们师兄几个一定要齐心,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了。”

虽然上午的动员会进展不怎么好,但是也了解到关于合营木器厂的大致方向,接受公私合营的私营业主从合营日起,开始计算股息,但是不在参与管理经营。

店里的工人自动转为木器厂的正式工人,在核定完成后重新调整薪资。

回想起昨天晚上父亲说的话,牛莉向他们问道:“如果说,以后要是不合营了,咱们再把鸿兴号经营起来,你们还愿意跟着姐干不。”

“愿意。”

“那肯定,您说往哪咱就往哪。”

关胜达一拍胸脯,十分肯定地说道。

“行。”

牛莉满意的点了点头,“甭管以后局势怎么变,咱们都是一家子。”

她也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变化成什么样,同样明白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心也会随之改变,现在能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

高明启知道以后的情况,等他们能自主经营商铺,至少得等到八十年代以后了。若届时几人还有精力和心志想要闯荡一番,重新再抬出鸿兴号的招牌,师兄弟齐心协力在家具行业分一杯羹。

八九十年代,经济飞速腾盛,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需求更加旺盛,高明启可以把后世对于家居的创意借鉴来,想来会有一定市场。

三人逗弄着林援朝,三岁多的孩子,这会儿正是爱玩的年纪,最能逗人开心。

这期间,不少附近的店主找了过来,来和牛莉交换意见。

他们也没有避着高明启等人,吐露出自己对这次公私合营的态度,令高明启意外的是,竟然有不少人愿意参与到公私合营中。

主要就是因为生意不好做,想要在公私合营中寻求转型,最起码能够维持生计。

这类人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