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皇家守所驻西宁办事处零号客房内,一片安静祥和。赵宇坐在窗前,凝视着远方,心中满是对西宁军演成绩的满意。这次军演的成果相当可观,数据可靠,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经过深思熟虑,赵宇决定将明天的考察重点放在西宁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相关措施上。西宁地区自古以来地广人稀,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较为干涸。然而,自从西宁国战结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借助战备的名义,帝国对本土势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不仅成功解决了外患,还大力推动了西宁地区的发展,将其作为帝国新政的试验田。许多新颖的理念和措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在西宁地区得到了推广。
尽管西宁地区的自然条件确实恶劣,但赵宇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陆军工程建设部队在组建后,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西宁地区的相关工程建设中。他们不畏艰险,辛勤劳作,为西宁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宇期待着明天的考察,他相信通过对西宁地区的深入了解,能够为帝国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西宁地区在新政推动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宋帝国西宁冶炼集团总厂内,一片繁忙景象。冶炼工人身着厚重的工作服,戴着防护面罩,如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冶炼作业。
第一班组人员紧张有序地将刚从西宁一号铁矿挖掘出来的生铁运送到总厂内。这些生铁散发着炽热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在经过一系列相关流程后,工人们启动了冶炼炉,熊熊的火焰瞬间升腾而起,照亮了整个车间。
赵宇在总厂技术人员及厂长的陪同下,缓缓地走进车间。他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仔细观察着工人们的操作。低班组人员全神贯注地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进行着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深知,安全事故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一追责到底。
在车间的一侧,墙壁上用醒目的粉笔字写着“安全大于天”。这几个字犹如警钟一般,时刻提醒着每一个工人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赵宇看着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他知道,作为一名领导者,不仅要关注生产效率,更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只有确保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才能让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在视察过程中,赵宇与工人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工人们纷纷表示,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赵宇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大宋帝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宇凝视着这一点,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这一点你们西宁冶炼做得非常出色,值得其他集团学习。安全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必须要特别重视。对于西宁冶炼集团的安保及安全生产措施,要详细地整理成材料进行嘉奖,同时将这份材料通报给各个部门,让他们都能参照执行。”
一堂的记录人员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如同疾风骤雨般飞快地记录着。
紧接着,集团负责人和厂长引领着赵宇来到了冶炼核心的高炉区。目前,五大冶炼集团所采用的是帝国最新研制的万世号高炉,其产量堪称顶尖,再配合一些中小型的高炉一同使用,效果更是显着。
大宋帝国的五大冶炼集团中,西宁冶炼集团无疑是底蕴最为深厚的一个。其核心源于西宁国战之后,为了安置和开发地方资源而组建的一批零散的中心。相较于其他四个冶炼集团,西宁冶炼集团无需抽调人员支援和人力进行建设,只要相关文件下达,便能迅速上马,投入运营。
赵宇还亲自下场参与了一炉生铁的冶炼。赵宇随后又来到冶炼集团的集中员工宿舍。
集中员工宿舍是四人到五人一间标准制住房,虽然条件比不上现在的某些顶尖大学,但是就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是顶尖类水平了。
统一配置的有洗衣房,浴堂,公共宿舍和食堂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服务是内部民政项目,每人每月能拿到补贴,相关技术人员和特殊人员是单人集中宿舍一厨一卫,一浴一房。
赵宇一边摸公共宿舍的被褥,一边问道:"这是棉花制的吗?"冶炼集团后勤部部长开口说道:"这是集团专门和农业集团相关部门拿内部渠道买的一批棉花,然后我们通过公招的方式和地方的选了一批地方的棉纺纺织厂赶制出来的水平,还可以也很暖和,价格呢,是一对一报销至内部财政补贴。"
赵宇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近些年来,帝国对于经济类作物的把控力度比较严,像是橡胶一类紧缺的经济类作物,一般是种植在藩邦地区,棉花情况比较特殊,允许本土种植,物价基本上可以打下来了。你们这一点做的比较不错。"
参观完公共宿舍之后,赵宇又去了冶炼集团的公共洗衣房。公共洗衣房一般算是内部福利,因为洗衣房的职工也是属于内部编制,一般情况下是为人才引进子女,妻儿安排工作专门空出来的职位,工作呢也比较轻松,就是洗一洗衣物,近期要对公共宿舍的三件套进行清洗更换。
西宁地区的水资源比较坎坷,国战之后大规模开始挖找水渠,陆军工程建设部队也先后在西宁全省修筑五条大型水渠,才基本上解决用水难的问题。所以,西宁地区的水资源使用和把控比较严苛,公共洗衣房,的使用也是比较严苛的。
目前,公共洗衣房沿使用的是科工院刚刚研发的滚筒式洗衣机。(算是初代洗衣机)。
赵宇了解了公共洗衣房的相关情况以及薪资待遇和后勤福利等相关情况后,作出了高度评价。
大宋帝国冶炼集团公培班,帝国各体系对于人才以及后续培养继承人是有明确计划的,也就是人才培养梯队计划,确保不会出现一代人全部退后,下一代人迟迟不能上的尴尬局面。冶炼集团属于专业性质比较强的集团,对于人才招募除了引以待遇和福利招募外部的人才之外,内部也进行了培训工作,一线工作优秀,突出干劲十足,背景明白,思想要求进步的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为冶炼集团自主培养的人才。
同时建立的有骨干培养计划,由于帝国的财政原因,目前大宋帝国本土不宜执行义务教育计划。虽然教育的基础至今被打下一大截,但普通家庭几乎是搞不出来,所以各部门几乎都有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属于双向项目。比如说冶炼集团和某人签订骨干培养计划,在签订之后,集团负责这个人的衣食住行,包括学习上面所有费用,学业有成后要进入冶炼集团工作,一般来说是十五到二十几年左右。当然也可以毁约,不过要把相关费用五倍还宇集团。
赵宇重点参观了冶炼集团设立的公培班和骨干培养计划,出身的学职干部以及集团内部的忠卫社相关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