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匣中三尺 > 第29章 原来是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云洲苦笑着摇了摇头,误会便误会吧,他又不在乎。他拉着黄文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远离那些聒噪的声音。

可毕竟场地就这么大,两人虽然远离了人群,但那些议论声还是传进了他们耳中。

“你们说,这次谁会夺得魁首?”有人问道。

“我觉得京都书院的楚有才很有希望。”

“他确实有才,不过我倒是觉得韩敬希望更大一些。”

……

……

梅园后面的秀楼。

一众翰林学士正在翻看着那些纸张,然后选出合适的,再递到四公主那里,由她定下最终的名单。

女帝和太子坐在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太子觉得谁能夺魁。”女帝随意问着。

太子看着忙碌的翰林们,听到陛下的问话,想了想笑道:“儿臣觉得李尚书家的,韩二很有希望。”

“是吗?那你觉得李云洲如何?”

“他虽有些诗名,可比起韩敬,儿臣觉得他还是差一些的。”太子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韩敬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岁便能作诗了,那可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女帝似笑非笑,淡淡说道:“朕倒是觉得这个李云洲,会有些惊喜。”

......

“传世之作啊!”

突然那堆翰林中传出一声惊呼,紧接着一个年龄颇大学士,颤巍巍的走了过来,“还请陛下过目,微臣觉得这首诗可传世。”说着,手哆嗦着递出了纸张。

女帝一怔,这个老翰林乃是真正的文坛大家,他说是传世之作,那应该是错不了的。不由得笑道:“王大师,果真是传世之作?”

“陛下,你看过便知,此诗极妙!”

女帝微笑着接了过去,定睛望去,只见上面写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没有华丽辞藻,却透着清新,字字是诗,字字如画,确实是难得的好诗。”

太子默默读了两遍,笑着点评道:“言辞平易通俗,平凡景物却写的妙趣横生,确实难得。”他又冲着四公主说道:“四妹,我看你也不用再看下去了,这魁首就选它吧!”

四公主走过来,拿过纸张仔细看去,在看到角上一个明显的六字时,露出一丝微笑,甜甜说道:“那便听太子哥哥的。”

……

……

铛的一声锣响,之前那个老太监领着一队人匆匆而出。

“诸位,久等了。”那个太监太监作揖道:“前三甲已经出来了,各位,想不想知道是谁啊?”

“刘公公,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我们都等的望眼欲穿了。”有相熟的人搭茬道。

“那好,这前三甲中的探花是你......”刘公公指着之前搭话那人说道。

那人一怔,摇头道:“这怎么可能?”

却听刘公公继续说道:“是你们当中的一个。”

恩?这个公公有点皮啊!

下面的人有些无语,纷纷露出鄙视的眼神,这不是废话吗!

刘公公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说道:“探花就是,楚有才。”

底下的声音一停,立马恭喜声不断。

“楚公子,恭喜恭喜啊!”

楚有才极有礼貌的回着礼,心中却有些失落,看向韩敬的方向,默默想着,看来这榜首是韩敬的了。

小黑胖子有些兴奋的冲着韩敬低声说道:“看来韩大哥这次是稳了。”

韩敬微微一笑,谦虚两句,只是眉目中的那份得意,却是掩不住的。

黄文哼了声,低声嘀咕着:“得意什么啊!还没出结果呢!”

刘公公看下面渐渐安静下来,又扯着嗓子说道:“那么榜眼是谁呢?”

下面的鸦雀无声,没人搭话,只是眼巴巴看着他。

刘公公轻轻咳了声,没在废话,“榜眼就是,韩敬。”

下面的人轰的一声,炸开了。

韩敬竟然才是榜眼,那榜首是谁?谁还能比得过韩才子?

人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不知何时,回过神的韩敬恭敬的说道:“刘公公,不知这榜首是谁?”

众人这才噤声,纷纷看向刘公公。

“咳咳。”刘公公轻咳两声,微微笑道:”榜首是李云洲。“

底下的人又是一阵安静。

“原来是他!”有知道的人叹息一声。

“李云洲是谁?”这是没听过的。

“之前的诗会你没来,他人比较低调,不过我知道,上次诗会的魁首就是他。对了,那首咏梅就是他所作。”

“原来是他!”

刘公公又高声说道:“其余上榜的人员,你们自己看吧!记住了,五日后会举行比武,上榜的人可要多准备准备了。”

人群轰的一声,围了上去,再没人去议论了。

李云洲听到结果,微微一笑,脚底抹油,离开了现场。

黄文没上前看榜,他迈着八字步,慢慢来到了韩敬身边,嘻嘻笑道:“怎么了,韩大才子,是不是有些失落啊?”

韩敬皱了皱着眉,“你想说什么?”

“你知道那个背剑的人是谁吗?”黄文慢悠悠的说道。

“他?”韩敬看着得意的黄文,眉头拧成了一团,“他就是李云洲?”

“答对了。”黄文看着眉头紧皱的韩敬,心情舒畅。

“可他一个文人,为什么要背着剑呢?”

黄文嘿嘿一笑,摆了个剑指,“他说诗词只是小道,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剑客。”

“剑客?”

“对,有诗为证!”

“什么诗?”

黄文捂着脑袋,仔细回想着,在十里镇闲聊时,李云洲曾做的一首诗。

韩敬皱着眉,默默的看着他回想。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黄文摇了摇头,“就记住了这一句,其他的忘了。”

韩敬眼睛微闭,良久后,轻轻叹息,“李兄的胸襟文采,吾不如也。”

......

......

和京城里正在看热闹的人相比,李云洲则没那么悠闲了。此时他正坐在接他的官轿中,皱着眉头想着接下来该怎么查使团的案子。

至于鸿胪寺他也做了简单了解,按前世的说法,鸿胪寺相当于外交部,而他这个少卿则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