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秦大夫解释另一半是啥
沈佳人疑惑的问道,";一半一半?";
秦大夫,";是啊,一半一半。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医生也是不一样的,人不可能生一模一样的病,为啥呢?
因为每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一年四个季节,人也是随着四个季节变换的,虽然这些变换细节比较细微,但是也需要注意。这还只是外在的因素,还没有说本身的这个人内在的情况。
所以,人是不会有一模一样的病的,就算你的了同一种病,但是在应对这个病的时候,你这个人也会不一样。
至于医生,那也一样了,去年的医生和今年的医生,她可能是同一个人,但是她的医术,她的用药手段也是会变的。所以医生也会不一样。
至于药材,天生地长,除了道地药材的差异之外,还有生长环境的差异,越是生长环境的差异,其中药材的药性差异更是会有差异。
好一点的医生,还会根据药材的药性情况,酌情增减对药材的使用。
这难道还不是一半一半吗?";
沈佳人还是没懂,这如果都是一半一半的话,那另一半是啥呢?
秦大夫没管沈佳人回答没回答,接着说道,";所谓的另一半就是脉案。";
沈佳人听到这个回答,直接惊讶的看着秦大夫,因为她实在不懂,另一半怎么会是脉案呢?而且现在不是在说行医的基本吗?怎么会和脉案产生关联呢?
秦大夫看到沈佳人的这个表情后,直接转过身,弯下腰后就开始接着翻晒药材,一边翻晒的同时还一边对着沈佳人说道,";不用惊讶,更不要这么惊讶的看着我,我说的就是脉案。";
沈佳人没忍住问了出来,";我们不是在讨论行医的基本吗?为什么另一半是脉案呢?";
秦大夫手上的动作没停,道,";别光说话,赶紧翻晒,这药材都能翻了。";
沈佳人闻言也赶紧弯下了腰开始翻晒药材。
秦大夫余光看到沈佳人的动作后回答道,";自古以来,我们中医的传承都是从学徒开始,从基本的认草药,到柜台抓药背方,再到后面的开始简单的望闻问切开始行医。
可能会因为家庭的原因有些许顺序差异,但是基本都是从背草药,认草药,背药方,开药方这个流程入行。
而脉案这个东西,就是在最重要的背药方这个阶段,虽然你在背草药的阶段,知道了药草的形状,药性,生长地,习性等,但是只有在背药方也就是脉案的过程中你才能更清楚的感受到为什么这么用,这么用的原因是为什么。
虽然好多人说,背药方,背药方,都说了是药方,那为啥还非要说到脉案那里呢?
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先有了脉案,才有药方。
甚至于我们有些世代行医的家族有珍藏的药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脉案记录。那就是因为古代的大夫,会有个专门的就诊本,记录脉况,患者情况,患者自述等,形成脉案,然后依据脉案再开具药方。
所以为什么要让学徒去柜台上面根据药方抓药,而不是直接背方,那就是因为,当你抓的多了,背的多了,你就会有一定的积累,对于看病更能手到擒来。
至于家族子弟,那就是另当别论了。";
沈佳人还是听的有点迷糊。这和行医的认真仔细有啥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