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年二月十五诸葛亮回到了成都,孔明只带着一百名轻骑护卫和蒋琬等亲随骑快马先行抵达。
邓芝、姜维等统领四千禁军在后缓缓而行,魏延仍然留在汉中防御曹魏。
诸葛亮一到成都也没有回相府,叫上相府留守长史张裔、参军费祎直接进宫拜见刘禅。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刘禅见诸葛亮又老了很多,头发也快全白了。
“陛下,老臣这次北伐又无功而返,还出了杨仪的贪腐案,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请陛下重重处分。”
诸葛亮一说完就跪在地上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跟着的蒋琬等随从也一起跪下。
诸葛亮本来是享有上朝不跪的特权的,如今犯了大错,也跪下请罪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相父不必过于自责,本来曹魏就比我们强大得多,想以弱胜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禅一边说一边扶起诸葛亮,在安慰他的同时,也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
诸葛亮何等聪明,当然也听得懂刘禅话里的意思。
“陛下,臣老了,看来是无法完成先帝的重托,还请陛下另选贤能,我这就辞官回家养老。”
说完,诸葛亮从怀中拿出一本奏折,双手递给刘禅。
刘禅也不说话,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里面说的就是对北伐失败和相府的贪腐案件他负有领导责任,辜负了先帝和刘禅的信任,请求辞去本兼各职,回乡养老。
在奏折的结尾,还是推荐了蒋琬,说蒋琬人年轻,精力充沛,对朝廷忠诚,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可以出任右将军协助刘禅管理国事。
刘禅看完奏折,示意大家都坐下,想了片刻才说:
“相父,两次北伐失败,朝廷损失巨大,朕作为一国之君首先要负责,当时出兵的时候虽然我也反对,但我毕竟没有坚持下来。”
“朕明日就去先帝陵寝前向先帝请罪。”
诸葛亮听刘禅首先担起了责任,想着二次北伐时两人的争执,也觉得无地自容。
“当然了,相父自请处分的胸怀也让人敬佩,现在大汉就是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官员。”
“很多大臣过了几年平安的日子,也丧失了当初和先帝创业的奋斗精神,天下未定就开始享乐起来。”
“当然了,相父要告老还乡这是不可能的,朕还要您发挥余热呢。”
诸葛亮听了颇觉诧异,我裸辞不正合了你的意吗?你还不要我走?
“董允拟旨。”
刘禅对董允说道。
“同意相父辞去丞相职务,改任司空,管理全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这一通任命让大家都有点吃惊,司空是三公之一,也属于是正国级官员,从级别上来说,司空和丞相都是平级的。
只不过设立丞相以后,三公的职务都被架空了。
“陛下,臣犯下大错,没有脸面再任三公之职。”
诸葛亮没想到刘禅会这样安排,想再推辞一下。
“相父不要推辞,你发明的木牛流马非常好,正是担任司空的人选,朕说了,这就是要你发挥余热的地方。”
接着刘禅又对董允说:
“任命蒋琬为右将军,即日生效。”
但刘禅并没有说让蒋琬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诸葛亮的本意是蒋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但刘禅让诸葛亮任司空,相当于给了诸葛亮天大的面子,而蒋琬这里没有说行丞相事,诸葛亮也不好再作要求,因为诸葛亮现在觉得自己还是司空,任然有独揽大权的机会。
口述完圣旨,刘禅又安慰了一番灰头土脸的荆州派,让诸葛亮等一干人马又多了几分重掌大权的希望。
事情议得差不多了,刘禅嘱咐诸葛亮回家多休息,把身体养好,老干部是蜀汉的宝贵财富。
。。。。。。
诸葛亮辞去丞相职务转任司空的消息再次点燃了成都的官场。
刘琰、李严、吴懿谁将接任丞相成了成都人茶余饭后八卦的重点。
有消息灵通人士说李严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吴懿也有可能,刘琰的希望最小。
有一些官员已经在私人场合称呼李严为李相了,李严虽然严厉制止这种称呼,但内心还是有点飘飘然。
而且诸葛亮辞去丞相后,原来由相府负责的政务和军务,大部分都被前将军府代理,少数由吴懿的左将军府管理。
自从诸葛亮进宫辞职以后,刘禅也像隐身了一般,已经四五天没有召开过朝会,也没有单独接见过任何外朝的官员。
就连李严和吴懿要汇报工作都被黄皓和董允挡了回去,说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几天。
这种奇怪的现象更让在官场的人充满了猜测,有的说丞相人选可能会杀出黑马,是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人出任丞相。
皇宫内的御书房,李和正在向刘禅报告搜集到的情报。
“陛下,从粘杆处搜集到的情报来看,李正方是踌躇满志,认为丞相之位非他莫属,东州派已经在准备庆功宴了。”
“吴子远两次进宫找太后,从太后身边的耳目传出来的消息,吴子远让太后向陛下推荐他出任丞相,并说当了丞相以后,会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陛下的南下政策。”
南下指的就是向交址扩张。
“刘威硕比较搞笑,在逼着他的老婆胡氏进宫找太后,想让太后说情。”
“哈哈哈。”
刘禅听了把茶水都喷了出来,刘琰这二货也是太不自量力了。
“现在成都的官场焦点都在丞相之位,所有的衙门都在混日子,官员们都在观望,做起事来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都在等丞相人选定夺后再作打算。”
“奴才认为,丞相人选还是要早日定下来,不然大家都没心思干活儿了 。”
刘禅听了汇报,点点头。
“你有没有人选呢?”
刘禅突然对李和提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
李和没料到刘禅会这样问他,连忙说:
“近侍不得干预外朝,还是请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