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你的精心训练下,咱们的新兵一定能迅速成长,为抗战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陈振华满意地说道。
当邢志国将新兵训练的详尽内容与陈振华充分沟通完毕之后,陈振华对于新兵训练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陈振华心里十分清楚,新兵的专业训练乃是重中之重。他深知,随着独立旅的持续发展壮大,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兵亟待训练,而且还有众多的队伍需要接受各式各样的特种训练。
在这一关键时刻,陈振华郑重地对邢志国交代了更多艰巨的任务:
“邢团长啊,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那些毫无基础的新兵进行培训。同时,对于队伍中现有的人员,我们也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和深度。“
“像是掷弹筒的操作、迫击炮的使用、三三制战术,特种战术的运用、精准投弹的技巧、射击的精度等等,这些专项培训都要全面开展起来。”
“我衷心地希望,咱们能够专门设立一些特定的部门和机构,专门负责这些培训工作,从而精心打造出属于咱们独立旅的完备培训架构。”
“而且,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可能还需要对全体官兵进行战术思想的培养,以及管理指挥能力的提升培训。”
“所以,邢团长,这一系列的重任还需要你继续不懈努力啊。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借助咱们 129 师的随军培训学校这一宝贵资源,携手共同组建多种多样形式的培训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咱们 129 师,尤其是咱们独立旅的所有官兵,无论是基层的班长、排长,还是中层的连长、营长,乃至高层的团长,都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培训。如此一来,必定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我们整个独立旅的综合作战实力。”
陈振华语重心长地说完这些,邢志国团长立刻心领神会,若有所悟地回应道:
“小陈旅长,您所说的每一项任务和要求,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积极去实践。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要从新兵的基础训练开始抓起。“
“紧接着,逐步推进掷弹筒炮手的专业培训、迫击炮炮手的精准培训、神枪手的特训、掷弹筒掷弹手的技能培训,还有机枪兵的专业培训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来逐步构建我们初步的技能培训体系以及新兵训练体系。”
“在政治思想培训方面,我有着详细的规划。每天清晨,组织新兵们进行集体晨读,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让他们深刻理解我们战斗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定期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围绕‘为了谁而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等话题,引导新兵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深化对使命的认识。”
“我还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新兵们撰写个人的战斗心得和思想汇报,通过文字梳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此外,利用训练间隙,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激发他们的敬仰之情和效仿之志。组织新兵参观抗战纪念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重大。”
“并且,鼓励新兵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对于个别思想有波动的新兵,我会及时与其进行一对一的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和担忧,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
“好的,邢团长,咱们独立旅未来的培训工作,就全仰仗你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了。如此这般精心规划和实施,想来咱们独立旅的作战实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显着提升。”
“请小陈旅长放心,我向您保证,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并且不断扩大培训的规模和效果。所以现在,我打算先把新兵训练营的工作分成几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第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新兵的基础训练。在规模方面,无论是将其划分为三个营,还是六个营,我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但最多的情况下,我们要力争同时培训六个营的兵力,也就是大约三千人的规模。当然,在开展新兵基础训练的同时,我们还会附带进行机枪队的专业训练、掷弹筒炮手的精准训练、迫击炮炮手的实战训练、重机枪的操作训练、神枪手的进阶训练。而且,这些相关的培训小组,我们也会有条不紊地逐步建立起来。”
邢志国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独立旅在经过系统培训后,战斗力大幅提升,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景。
陈振华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邢志国的肩膀,说道:
“邢团长,我相信你的能力和决心。但要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邢志国挺直了腰杆,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小陈旅长,您放心!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都不会退缩。我会带领大家克服一切困难,为提升独立旅的作战实力全力以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邢志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兵训练和培训体系的构建工作中。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老兵作为教官,制定了详细而科学的训练计划。
每天,训练场上都回荡着战士们激昂的口号声和整齐的步伐声。邢志国亲自监督每一项训练的进行,对战士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鼓励。
他深知,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才能让这些新兵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战士,为独立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更多的力量。
当然,在陈振华与邢志国将这些事宜沟通完毕之后,邢志国的内心已然清晰明了。
他迅速领会到 129 师随军学校的培训,对于整个独立旅官兵在战斗技能、革命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具体战斗技能的全方位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无疑是增强整个独立旅战斗力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此情形之下,陈振华再次与邢志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给予了他更多的指导和发展方向。陈振华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
“邢志国啊,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不仅要培养常规的战斗兵种,像坦克兵、运输兵,就连 92 式步兵炮炮兵等特殊兵种的培养,都要通过新兵训练团或者培训班来精心打造。这是一项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可要肩负起这沉重的责任。”
邢志国挺直了腰杆,郑重地点头应道:“旅长,您放心,我定不辱使命!”这让邢志国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同时,他对陈振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愈发钦佩。
陈振华在与邢志国将这些重要事务沟通完毕之后,便马不停蹄地立刻找来了丁伟。丁伟接到召唤后,满心欢喜地赶来。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因为他深知,陈旅长的召唤往往意味着有重要且有利的任务等待着他。
一同前来的孙德胜也是满脸的期待,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任务的好奇与渴望。
当他们见到陈振华的第一时间,便齐声说道:“陈旅长,属下恭喜您发财!”这欢快的话语让陈振华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摆摆手说道:“不错,不错,你们两个。”
要知道,当下独立骑兵团的规模正在逐步建设扩大,大量的骑兵开始接受培养。
然而,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总体的战马数量只有 2200 多匹,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用于运输辎重的马匹,并非适合冲锋陷阵、驰骋沙场的优质战马。
这些辎重马匹,虽然在运输物资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战场上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都远远不及真正的战马。
它们身形较为笨重,奔跑起来速度较慢,持久力也不足。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容易因为体力不支或者受到惊吓而影响整个骑兵队伍的行动。
而真正的战马,应该是身形矫健、肌肉紧实,四肢修长且有力。它们具备出色的速度和爆发力,能够在瞬间冲锋陷阵,打乱敌人的阵脚。
同时,优秀的战马还拥有顽强的耐力,能够在长时间的奔袭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陈振华深知战马对于骑兵部队的重要性,他的目光投向了距离黎城往北大约 50 公里所在的万家镇。
那里有一批伪军,并且还有一个营的骑兵驻扎。据可靠情报,他们所使用的战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良驹。
这些战马,毛色光亮,精神抖擞。它们在伪军的营地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照料,但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