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玉宣来过的事,黄夫人是半点没透露给黄倩倩,并严厉敲打过黄倩倩身边几个丫鬟,让她们谁都不许说。

事已至此,还是尽早彻底断了女儿对陆玉宣的念想才好。

黄夫人这般想着,便开始给黄倩倩请了擅长诗书礼乐的女夫子,想着让女儿多学点东西,分散一下注意力,也能提升些才情,日后寻个好归宿。

宋晚舟上门时,黄倩倩正与女夫子探讨诗词。

听到丫鬟通报,黄倩倩微微一愣,有些意外宋晚舟的到来。

她匆匆向女夫子告了假,起身去迎接宋晚舟。

“晚舟,你怎么突然来了?”黄倩倩拉着宋晚舟的手,面带欣喜。

宋晚舟笑嘻嘻地说:“想你了呗,来看看你。”

两人走进屋内,宋晚舟瞧着黄倩倩的神色,发现她较之之前开朗许多,心中也跟着欢喜。

两人坐下,先叙话家常,聊了些城中近日举办的花会趣事,还有哪家的糕点又出了新口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聊着聊着,宋晚舟突然开口:“倩倩,是我对不住你。”

黄倩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宋晚舟话中之意,笑容渐渐淡去,轻声说:“晚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虽然宋晚舟是认为陆玉宣才是罪魁祸首,她心里还是对黄倩倩充满了愧疚。

她拉着黄倩倩的手,语气诚恳地说道:“倩倩,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因我而起,是我没有处理好,才让你这般难过。”

黄倩倩轻轻回握宋晚舟的手,温柔地笑了笑:“晚舟,你别这么想。你那么率真、仗义,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事怎能怪你呢?”

“陆玉宣喜欢谁是他的自由,只是我自己一时没看开罢了。”

“你看,我现在跟着女夫子学了不少东西,也没那么难过啦。”

宋晚舟看黄倩倩不像是强装欢颜,心中的愧疚才稍稍减轻了些,开玩笑道:“我们倩倩是这世上最最可爱、最最通透的姑娘,往后啊,不知道哪家的公子有这福气能把你娶回家。”

黄倩倩羞红了脸,轻推了一下宋晚舟:“就你贫嘴,我才不着急嫁人呢。”

这时,黄夫人走了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说:“你们俩这丫头,净说些孩子气的话。”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阴霾顿时消散了许多。

黄夫人看着两个小姑娘这般亲密无间,心中也甚是欣慰。

她目光在宋晚舟脸上停顿一瞬,心中微动,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问道:“晚舟,听说你家哥哥院试中了案首,真是可喜可贺啊!”

“以前怎么没听说你还有个哥哥,平日里也没听你提起过,倒是突然传来这么大的喜讯,真是让人惊讶。”

“我哥跟我是龙凤胎,从小我们一起长大,可他就是个书呆子,只知道读书。”宋晚舟笑着说道,虽语带嫌弃,但眉眼间尽是骄傲。

黄夫人暗叹一声,可惜了,年纪如此小就有这般才学,日后必是前途不可限量。

她们黄家只是普通商户,怕是高攀不上这等才俊。

她轻轻摇了摇头,将那一丝念头压下,笑着说道:“能一心向学,又有这般成就,着实难得。”

只是她也好奇,这宋家不也是商户吗?怎还能参加科举考试?

若是宋芫知道黄夫人心中所想,只会一脸无辜。

他家还真不是商户。

早在悦茶开业之前,宋芫便考虑到这个问题,是以他家铺子是记在郑管家名下,宋芫对外宣称只是帮表亲打理生意,而宋家户籍上仍是农户身份。

如此一来,便巧妙避开了商户不得参加科举的限制。

但明眼人都知道,悦茶、喜洋洋两间铺子都是宋家所有,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毕竟不少官宦人家也都有私产,只要不闹出什么大的风波,旁人也不会刻意去追究。

黄夫人略坐了小会儿,便留下空间给姊妹俩说话,自己借口有事去了别处。

这时,宋晚舟突然想起哥哥说要给自己请女夫子的事,便拉着黄倩倩的手,苦着脸说道:“倩倩,我大哥说要给我请个女夫子,我可不想学那些规矩,感觉好无趣啊。”

黄倩倩听后,抿嘴笑道:“其实夫子也并不是只教那些刻板的规矩啦。也会教些治家管家之道,咱们日后都是要嫁人的,多学些总归没坏处。”

说着,还微微红了红脸。

宋晚舟皱了皱鼻子:“我才不要嫁人呢,我大哥说了,我想怎么过便怎么过,就算一辈子不嫁人,他也能养着我。”

“而且学这些治家管家之道有什么用,我又不想被困在一方宅院里。”

黄倩倩听了,一时竟有些羡慕,轻声说道:“晚舟,你大哥对你真好,能有这样的兄长,是你的福气。”

“可我就不一样了,我迟早是要嫁人的,多学些本事,以后在夫家也能立得住脚。”

宋晚舟听出黄倩倩语气中的落寞,赶忙说道:“倩倩,你别这么说。不管你嫁不嫁人,我们都是好姐妹。”

“而且,就算学治家管家之道,也不一定要被困在宅院里呀,我们可以一起开个铺子,就像我大哥那样,自己赚钱自己花,自由自在的,多好!”

黄倩倩眼中闪过一丝向往,但很快又黯淡下来,摇了摇头说:“我们是女子,哪有那么容易开铺子做生意呢?而且我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

宋晚舟拍着胸脯:“有什么难的,我大哥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黄倩倩有些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可是……”

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宋晚舟便打断了她:“别可是了,倩倩,你就跟我一起吧。”

“而且你想想,我们赚了钱,就可以去买好多漂亮的衣服,吃好多好吃的,还能去好多好玩的地方。”

黄倩倩被宋晚舟描绘的美好前景说得有些心动,咬了咬嘴唇,说道:“那好吧,晚舟,我跟你一起试试。”

“就这么说定了!”

......

当宋晚舟兴致冲冲地向宋芫提出要自己开铺子做生意的想法时,宋芫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表情古怪道:“你说你开铺子?”

“是啊,大哥,我和倩倩一起开铺子,自己赚钱自己花,多好啊!”宋晚舟眼睛亮晶晶的,满脸期待地看着宋芫。

宋芫放下手中的账本,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语说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开铺子了?做生意可不是闹着玩的,从选址、进货到经营,样样都得操心。”

想当初宋芫开悦茶那会儿,计划书都不知写了多少份,反复权衡各种茶叶的品质、价格,还得研究不同顾客群体的口味偏好,光是确定店铺的主打茶饮就花费了数天时间。

期间他不知品尝了多少种茶叶,调配了多少种配方。

为了跟茶庄谈合作,拿到优质且价格合理的茶叶,宋芫不知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子。

之后,又要操心店铺的装修风格,既要符合大众审美,又要有独特之处,吸引顾客的目光。

好不容易店铺装修好了,还得给伙计培训好了才能上岗。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哪一件都不轻松,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是以一听说宋晚舟要开铺子,宋芫的第一想法不是小姑娘家家做什么生意,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等着嫁人就好。

而是觉得宋晚舟连生意的门道都没摸清,就想着开店,简直是异想天开。

不过宋芫也没有去打击小姑娘的积极性,毕竟她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勇气可嘉。

宋芫是不反对她们做生意的,只不过一下子让她们独自开铺风险太大,他得循序渐进地引导。

“那你倒是跟我讲讲,你们打算卖些什么,怎么卖?”

宋晚舟眼睛滴溜溜一转,赶忙说道:“大哥,我和倩倩想了,咱们这城里还没有专门卖绢花簪子这类小饰品的铺子呢,我们就开个卖这些的!”

“我看街上的姑娘们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肯定有不少人来买。”

宋芫听了宋晚舟的想法,微微点头,这小丫头还是有点商业头脑的,不过想法是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

“你们打算从哪儿找绣娘,成本怎么控制,定价又该如何定?”

一连三问直接将宋晚舟问得哑口无言,她还真没想过这些具体的问题。

宋芫一副不出他所料的神情,看吧,做生意可没那么简单。

不过他也没打算就此让宋晚舟打退堂鼓,毕竟尝试与成长是好事。

“这样吧你先写份计划书给我。”宋芫稍稍指点道,“计划书里要详细写明你们对绢花簪子生意的规划,包括绣娘的招募途径、材料成本的预算、定价策略,还有店铺的的选址、装修风格等等。”

“写完之后交上给我,等我看过,再考虑要不要给你投资。”

宋晚舟一听宋芫没有直接拒绝,反而给了她一个机会,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写计划书的!我和倩倩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的!”

宋芫见她这副干劲十足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行,那我就等着看你的计划书了。”

“不过,你可别光顾着写计划书,功课也不能落下。”

自从宋争渡考完院试回来,就不必再回私塾读书了,等入秋后,便可以到县学报到。

没错,这时候的官学也分学期制,春季是上元入学,六月农忙时会放一段长假,秋季则是八月开学。

比上私塾要轻松许多。

毕竟私塾是常年开课,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几天假期。

宋芫也曾奇怪怎么私塾比县学还还要严苛。

后来经宋争渡解释才知道,私塾的学子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家出身,没有深厚的背景和资源,唯有拼命苦读,才能赶上那些家底殷实、教育资源丰富的学子,争得一丝出人头地的机会。

故而私塾夫子对他们的要求极为严格,就是希望他们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束缚。

也正是因为何夫子的严厉教学,私塾学子们的学业进步飞快,每隔几年就有学子考中秀才,要不然当初顾家又怎会将顾千帆送来这私塾读书,正是看中何夫子治学严谨,育人有方。

而县学则不同,能进入县学的学子大多已经通过了院试,算是有了功名在身,未来的前途相对明朗。

县学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读书,还会教授礼仪、骑射、琴棋书画等技艺,旨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士子。

听宋争渡这么一说,宋芫也顿时反应过来,这私塾不就像现代的衡水中学,以高压、高强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达到快速提升学业成绩的目的。

而县学则更像是大学,注重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

扯远了,再说回距秋季入学还有半年之久,这也是极难得的一次长假,看他放假还都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还给也宋晚舟安排上功课,宋芫着实哭笑不得。

趁着去城西城西查看工坊选址,宋芫顺便将宋争渡也带了出来,想着让他放松放松,别总是埋头读书。

毕竟这难得的长假,也不能全耗在书本上。

也正好避开那些上门拜访的客人。

要不是宋芫在别苑住习惯了,懒得换地方,他早就带着宋争渡和宋晚舟搬去别处住了。

不过,宋芫心里也清楚,这些上门拜访的人大多是冲着宋争渡的案首身份来的,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

宋芫带着宋争渡在城西转了一圈,看了看工坊的选址,又去集市上买了些初春鲜嫩的时蔬和点心,便打道回府。

回到家后,宋芫发现宋晚舟正坐在院子里写写画画,似乎在忙些什么。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宋晚舟正在写计划书。

“哟!在写计划书呢?”宋芫笑着问她,“写得怎样了?”

宋晚舟看他过来,赶紧遮住纸张,嘟囔着说:“大哥,你别着急看嘛,还没写完呢。”

宋芫笑了笑:“行,那你慢慢写,可别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