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秋九月,秦将章邯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击败楚军,项梁兵败丧命。此时,刘邦、项羽仍在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而陈胜旧部吕臣驻守“张楚”旧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均位于定陶西南边,倘若秦军乘势南下,盱台危矣。

刘邦,项羽为稳定军心,保卫怀王,抵御秦军,急移师东归,并请怀王北上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吕臣也觉形势严峻,弃守陈县,投奔怀王,驻军彭城东,与驻彭城西项羽,驻砀郡(今安徽阳砀山)刘邦彼此形成犄角,互为声援。而秦将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楚正面军事压力暂时消退,怀王开始着手整顿楚国政局,并亲理楚国军政事务,积极策划伐秦灭秦总的战略布置。八月攻入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九月,赵高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杀高,遣兵距峣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南)。刘邦欲击之,张良以为秦兵尚强,未可轻,建议以利收买秦守将。

秦守将降,刘邦欲许之,张良复建议此乃将降,恐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懈怠而击之。刘邦遂引兵绕峣关,过蒉山,于蓝田(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南击秦军,大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北,秦军复败。

刘邦遂进军霸上(今西安东白鹿原北首),秦王子婴降,秦亡。闰九月,“怀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即将项羽、吕臣二支军队合并一处由自己直接统帅,怀王开始掌统南方各路反秦义军。

怀王破格提拔宋义为卿子冠军,确立自己亲信掌握兵权,率项羽、范增、英布等将北上救赵。同时发表了着名政治宣言,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并同意刘邦收集项梁、陈胜余部西行攻秦。但项羽不愿北上救赵,更愿与刘邦西行入关。

怀王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没有答应项羽要求,而只遣沛公西行攻秦。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初(冬十月),沛公刘邦“入破咸阳,平秦”。二个月后(冬十二月),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拥兵四十万继刘邦入关,“诛秦王子婴,屠杀咸阳”。

拒绝迁都

秦亡,项羽因晚于刘邦入关,故使人还报怀王要求改变先前“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怀王不允。项羽原本就对怀王不肯遣他与沛公俱西入关有所怨恨,此时更为恼怒,怨曰“怀王者,吾家(项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怎么一个人主持约定)

《汉书·高帝纪》”,又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后裔)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项羽)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分地称王)《史记·项羽本纪》”。春正月,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实则不用其命”。春二月,项羽仿效旧制,大行分封王侯。

并自立西楚霸王,将义帝都城彭城据为已有,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迫义帝迁都于长沙郡郴县。郴县地处五岭北麓,古为南蛮百越之地,位于湘江干流耒水上游河谷。

战国初期,仍处于“各以邑落自据”的氏族社会,楚人称其为“菻”,意为长满青蒿的地方。战国中期,楚悼王拜吴起为相“南平百越”,“菻”为楚征服,为楚南边陲。楚怀王熊槐时期,方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邑,故改称为“郴”,(据楚“鄂君启舟节”铭文考证,原篆左从“邑”,右从“廪”之初文的楚篆字是“郴”的通假字,原意引申为“边远之邑”)。

郴城怎比得上彭城繁华。义帝自然不肯移身迁都,仍居彭城。

项羽弑帝

义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夏四月,项羽欲还都彭城。怎肯义帝与其共居一城,故派遣将士迫义帝徙郴,义帝无奈只得出都就道,但左右群臣,依恋故乡,怨声载道,未肯速徙。

项羽大怒,暗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欲将义帝击杀于途中。义帝元年,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冬十月,英布遣将追杀至郴县,将义帝弑于郴城穷泉傍。

郴人怜之,将义帝葬于城邑西南边的后山。

楚汉战争

汉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统大军东渡黄河直指洛阳,途经新城(今河南商丘),遇三老董公获知义帝死讯,汉王十分悲痛,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

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史记·高帝本纪》”。

天下诸侯响应,汉王得各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杀奔彭城,讨伐项羽,揭开三年楚汉之争序幕。

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王朝后,遣王陵、周勃、樊哙三侯至郴为义帝发丧。后人建祠庙以祀义帝,并将三侯所过永兴、桂东,咸立三侯祠以祀。

义帝熊心在群雄并起的秦汉之交时期,似乎只是一位伴随着大英雄刘邦、项羽的历史配角,常被人忽略,但只要仔细研究文献记载,我们不难发现,义帝熊心由于历史机遇被推向历史舞台,虽昙花一现,但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有胆有识,是“天下贤主”,在各个历史时期内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1、楚义军的“共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夏六月至秋九月,]项梁访熊心扶立为楚怀王,树立了一面反秦义军的旗帜,并为南方各路反秦楚军的“共主”,项梁自号武信君,独掌楚国大权,并任陈婴为上柱国,陪怀王都于远离前线的盱台。

熊心在楚王的位置上,有效的团结了楚国各路反秦力量,并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是反秦势力壮大的重要原因,故苏轼评说:“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2、伐秦灭秦的“统帅”。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冬十月]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秋九月项梁战死后,怀王乘势获取了楚军实际统治权,主持楚国军政事务,并为天下盟主、伐秦灭秦的统帅。

这是怀王政治地位及作用的鼎峰时期。怀王熊心有胆有识、诚信守约,用政上力行道义,扶宽抑暴。故苏轼赞论:“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宋义)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论范增》。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为伐秦主要战争时期,二支楚军捷报频传。随着项羽、刘邦势力壮大,“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怀王实际控制力日趋减少。但怀王作为统帅其伐秦灭秦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

3、名义皇帝。[义帝元年(前206年)正月—义帝元年、汉王二年(前205年)冬十月]怀王熊心不惧项羽仍坚持约定,拥兵自重的项羽由于对熊心新恨旧怨,便佯尊熊心为义帝。

“义”即为“假”,义帝虽为中国历史上继始皇、二世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但只是各诸侯王之上的名义皇帝。此时,义帝除皇帝的名号仍具有较强道义影响力外,已无任何实际权力,仅为各诸侯争斗的利用工具。

项羽深知自己与义帝已存芥蒂,不能也不肯挟义帝以令诸侯,但也惧怕义帝被他人利用,故迫义帝徙郴,使其居边陲之地,远离政治中心,以削弱其影响力,当义帝及随臣“稍倍叛之”,或者存在像苏轼分析的“非羽弑帝,则帝杀羽”的忧虑,项羽便采取下策,弑杀义帝于郴,丧失道义,失去了民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楚汉战争的结局。

故司马迁于《史记·项羽本纪》中评道:“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历代持此观点者大有人在。

宋李涂认为:项氏“立义帝以后,一日气魄一日;杀义帝以后,一日衰飒一日”《文章精义》。

苏轼也曾评道:“项羽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清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评述:“羽由微而盛, 由盛而亡,中以义帝为关”。

清末民初史学家蔡东藩一针见血的评论:“自羽弑义帝,为天下所不容,而汉乃得起而乘之”。

历史上为其写的诗作,流传下来的有:

《义帝陵》胡曾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万山深。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苏仙山》沈彬

眼穿林罅见郴州,井里交连侧局楸。味道不来闲处坐,劳生更欲几时休。苏仙宅古烟霞老,义帝坟荒草木愁。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下水东流。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陆龟蒙

风雅先生去一麾,过庭才子趣归期。让王门外开帆叶,义帝城中望戟支。郢路渐寒飘雪远,湘波初暖涨云迟。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

《招屈亭》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常德怀古》傅为贮

木兰舟阻洞庭波,谁闭荆门细马驼。十日竟成河朔饮,一樽聊对楚山歌。龙标去后风流歇,梦得来时雅韵和。义帝亭荒朱井废,不知何处月明多。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63年),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

楚国自从在公元前312年丹阳、蓝田之役被秦国打败以后,便一直受秦国欺压。楚怀王便想重新和齐国联合,而秦昭襄王则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尽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怀王还是听信公子子兰的话去了秦国。但一到秦国后,秦昭襄王就将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一年多后病死在秦国。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死,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完逃回楚国立,是为楚考烈王。折叠两度为质熊横是楚怀王的儿子,楚怀王在位时,将熊横立为太子。楚怀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齐、韩、魏三国因楚国背叛合纵盟约而联合秦国,于是共同出兵攻打楚国。

楚怀王派太子熊横到秦国作人质请求救援。秦国就派客卿通(姓氏不详,名通)率军救楚,三国退兵离去。楚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熊横与秦国有一大夫私下发生殴斗,熊横杀死他而逃回楚国。

楚怀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00年),秦国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楚军阵亡两万士兵,秦军杀死楚国将军景缺。楚怀王害怕,于是派熊横作人质到齐国求和。折叠回国继位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占领楚国八座城市。

秦国国君秦昭王送信给楚怀王说:\"开始时我与您相约结为兄弟,在黄棘订立盟约,您以太子作人质。关系十分融洽。太子凌辱杀死我的重臣,竟然不谢罪而私自逃回,我确实不胜愤怒,派兵侵占您的边境。现在听说您却令太子到齐国作人质求和。

我秦国与楚国边界相联,本来就有姻亲关系,互相亲善友好很长时间。但现在秦、楚不和,就无法号令诸侯。我愿与您在武关会晤,当面订约,结盟而回,这是我的愿望。大胆向您陈述。\"楚怀王看到秦昭王的信,对此事很忧虑。

楚怀王想去武关,又怕被欺骗,不去,又怕秦昭王发怒。昭雎说:\"大王不要去,只发动军队固守城池就好。秦国像虎狼一样,不可相信,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楚怀王的儿子、熊横的弟弟子兰劝楚怀王去,说:\"怎么能拒绝秦王的好心!\"于是楚怀王前往会晤秦昭王。

秦昭王命令一位将军埋伏在武关,假称是秦王。楚怀王一到,就封闭武关,于是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在章台朝见秦昭王,秦昭王待他如藩臣一样,不用平等礼节相见。楚怀王大怒,后悔没听昭雎的话。

秦国于是扣留楚怀王,要挟他割让巫和黔中的郡县。楚怀王想订立盟约,秦国却要先得到土地。楚怀王很生气地说:\"秦国欺骗我,又强迫要挟我割让土地!\"不再答应秦昭王,秦昭王因此扣留他。

楚国大臣都为此事担忧,就共同商议说:\"我们大王在秦国不能回来,以割地相要挟,而太子又在齐国作人质,如果齐、秦两国合谋,那我们就要亡国。\"于是想立楚怀王在国内的儿子为王。昭雎说:\"大王与太子都被诸侯留难,而我们违背王命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

于是诈称楚怀王去世讣告齐国,齐国国君齐愍王对国相说:\"不如拘留楚太子来要求楚国淮北的土地。\"国相说:\"不能,如果楚国新立君王,那么我们就空守着一个没有用处的人质并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不义的事。\"

有人说:\"不对。如果楚国立了君王,正好与新的君王作交易说:'给我们下东国,我就为您杀掉太子,不然的话,就与秦、韩、魏三国共同拥立太子。'这样下东国一定能得到。\"齐愍王最后采纳国相的计谋放回熊横。熊横回到楚国,继承王位,是为楚顷襄王。于是通告秦国说:\"依赖社稷神灵的保佑,楚国已有新王。\"

父死断交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国要挟楚怀王没有得到土地,楚国新立君王以对付秦国,秦昭王因此大怒,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军五万人,夺取楚国析邑等十六座城池而回。

楚顷襄王二年(公元前297年),楚怀王潜逃回国,秦国发觉,封锁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害怕,于是从小路逃到赵国想借道逃归。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已退居代地,其子赵惠文王刚继位,代行赵王的职事,因害怕而不敢接纳楚怀王。

楚怀王想逃奔魏国,秦国追兵赶到,只得跟秦国使者再回到秦国。楚怀王因此患病。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在秦国,秦昭王把他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哀怜楚怀王,像失去父母兄弟一样悲痛,各国诸侯因此认为秦国不人道。秦、楚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复结友好

楚顷襄王六年(公元前293年),秦昭王派将领白起在伊阙攻打韩国,大获全胜,斩杀韩军二十四万人。秦昭王于是送信给楚顷襄王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将率领诸侯攻打楚国决一雌雄。

希望您整顿军队,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楚顷襄王为此着急,于是谋求再次与秦国讲和。楚顷襄王七年(公元前292年),楚顷襄王从秦国迎娶新妇,秦、楚两国再次和解。楚顷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宛邑友好相会,议和结亲。

楚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楚顷襄王与秦、赵、魏、韩、燕等国共同攻打齐国,夺取淮北。楚顷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鄢邑友好相会。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再次与秦昭王在穰邑相会。

计划中止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楚国有个惯于用微弓细绳射击北归鸿雁的人,楚顷襄王听说后,叫来询问那人,那人回答说:\"我喜欢射些小雁、小鸟,这是发挥小弓箭的作用,哪值得向大王说呢?再说按楚国的强大,凭着大王的贤能,所射取的远不止这些啊。

以前三王射来道德的尊号,五霸射得各国诸侯的拥护。所以秦、魏、燕、赵等国,好像是小雁;齐、鲁、韩、卫等国,好像是小野鸭;驺、费、郯、邳等国,好像是小鸟。此外其余的就不值得射。

现有以上六对鸟儿,大王用什么方法去射取呢?大王为什么不用圣人作为弓,以勇士作为箭,看准时机张弓去射取呢?这六对鸟,可以射下来用袋子装回去。这种快乐就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快乐,这种收获也不只是凫雁等小东西。

大王早晨挽弓射魏国大梁的南部,射伤它的右臂就直接牵动韩国,那么中原地区的道路就断绝,上蔡各郡县就不攻自破,再回头射击圉邑的东部,斩断魏国左臂,再向外射击定陶,那么魏国东部将被迫放弃,而大宋、方与两郡就可以拿下。

而且魏国失去两臂,就会倾覆颠倒;再从正面攻击郯国,就可夺取占领大梁。于是大王在兰台收起弓箭,饮马西河,安定魏国大梁,这是射第一箭的快乐。如果大王对于射箭确实爱好而不厌倦,那就拿出宝弓,扣上系有石块和新绳的好箭,到东海去射击那有钩喙的大鸟,修整长城作为防线。早上射东莒,晚上射浿丘,夜里射即墨,反身占据午道,那么长城以东、泰山以北就可到手。

向西连接赵国,向北直通燕国,这样,楚、赵、燕国就如同张开翅膀的鸟,合纵局面就不待盟约而自然形成。大王向北就可以游观燕国的辽东,向南可以登山眺望越国的会稽,这是射第二箭的快乐。至于泗水沿岸的十二个诸侯国,左手牵引右手拍打,可以一个早上全部占有它们。现在秦国打败韩国反而成为长久的忧患,占领很多的城池却不敢据守;讨伐魏国没有进展,攻击赵国反而受害,那么秦、魏两国的勇气实力都快耗尽,楚国的旧有土地汉中、析、郦都能失而复得。

大王再拿出宝弓,扣上新箭,涉足鄳塞,等待秦国疲困的时机,山东、河内广大的地区就可以连成一片。慰劳人民,休养士兵,就能南面称王。所以说秦国是只大鸟,背靠大陆而居,雄视东面而立,左手掩有赵国的西南,右臂覆盖楚国的鄢郢,正面直逼韩、魏,俯瞰中原各国,所处地形方便,地势有利,奋翅鼓翼,翱翔纵横三千里。可见秦国不是可以单独招诱而在夜间射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