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人的事赵春娘和李桃两母女的意思都是越早越好,早就多赚一分钱。
但是天已经黑了,县城里李桃想多一个人是想把西市的石板豆腐摊子支起来,别看石板豆腐卖的不如生豆腐紧俏,但是利润那可比卖生豆腐多多了,一块嫩豆腐卖生的只能卖两文,切成小块可以做三份石板豆腐,那就是十五文,就算是把油钱调料钱去了,那利润率也很高。
不过他们还得去山上再找找合适的石板,再买两个泥炉。
宋慧这边可以明日再说,而且新买的木板车也没到呢,至于殷婆子,赵春娘吃过饭后就没忍住去找她。
殷婆子高兴地拍大腿,笑得嘴角咧到耳朵根,拉着赵春娘说:“十五文啊,我听那个罗家的闺女也就十五文,桃花村可比县城近多了,罗家人会不会有意见啊?春娘妹子你可别为了我得罪人。”
赵春娘沉默了一下,殷婆子见状还真当她是给自己开的后门,纠结着说:“要不我就少一点?县里人那么多,我估摸着咱们这村子里的大集卖的货要少不少。”
赵春娘摇了摇头,拍了拍她的手,说:“就十五文,桃花村三天才一个集,你每三日才能赚一点,再加上我们是给罗招娣包饭的,你放心,不会少谁的。”
她说这话有些心虚,但是殷婆子大大咧咧的压根没看出来,她挺激动,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家里又穷,多一分进项都是好的。
又是一夜过去,早上起来一家人又开始磨豆浆做豆腐,赵春娘要顶工李桃,李桃摇了摇头:“娘,今天先不用,我们从明天再开始轮着来吧。”
冬天冷,接满热水的水囊还挺暖和,两人都塞衣服里保暖,等接到罗招娣,李木给她也递了一个:“我娘给的。”
罗招娣接下,感激地道了句谢,冬天的早晨天亮的晚,这个时候四周还是漆黑的,只有他们点的火把发出光亮。
一阵寒风吹过,火苗吹的飘忽,罗招娣冻得直打哆嗦,她几乎把她所有的衣服能套的都套上了,但是还是不够,她身上穿的唯一一件厚实些的,只是塞了薄薄的一层旧芦花,其余的都是单衣。
“桃姐姐,做件厚实些的冬衣多少钱?” 她打听道。
芦花这个时候山上能被摘的早都被摘完了,县里倒是有卖的,但是不便宜,李桃回忆了一下,说道:“芦花按斤称的,一斤二十文钱,但是芦花太蓬松,在屋外的保暖效果也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早晚,你一身衣裤最少要一斤多,桃花村有户人家做的布好,虽说是用野麻做的,但是便宜不少,针脚也密,芦花再加上买布的钱,四五十文上下吧。”
其实买棉是最好的,虽说这里的木棉虽说远远比不上后世的棉花,但是已经算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保暖填充物里面最好的了,但还是太贵,一两六十文,她都没出声给罗招娣推荐。
罗招娣想了想,说道:“桃姐姐,我存在你那里的钱,还有今天的钱,我打算先去买些芦花和布,我想做身衣裳” ,要不然就这个天气,往后只会越来越冷,她病了就不好了,病了就没办法赚钱了。
“你做了新衣裳带回去你爹娘不会问哪来的吗?” 李桃提醒一句。
罗招娣尴尬地笑了笑,问道:“桃姐姐,我能不能在你家做衣裳,做好了我不拿回去,劳烦你们每日带出来就给我就好。”
这个没问题,李桃点了点头。
到了县城,今天李木在东市看摊子,李桃给千位居送豆腐,伙计在后门等着,结完钱,李桃道了声谢。
这个点饭馆酒楼大多才开门,饭馆里空空,李桃推着木板车一家一家逛过去,木框子上盖着一层布,有伙计看过去,也瞧不清是什么。
李桃逛了一圈,心里大概有数了,她一家家找过去上门推销,有爽快的掌柜一口答应的,当即决定了每日订货的数量,也有掌柜面色讪讪,远远地瞧了一眼千味居,他们家的豆腐菜打出名头来了,他们也一直知道是东市上卖豆腐的姐弟俩给千味居供货,还以为卖豆腐的姐弟两个看在千味居的面子上不会找上门来呢,只能他们自己去东市买。
他们没明着问,李桃也不会故意挑起这个话题,最后有五家饭馆都订了每日要豆腐,只是和唐掌柜相比都要的少,以一两板居多。
李桃不嫌少,欣然答应,约好了从明天开始送货,她算了算又是一大笔进项,高兴地不得了。
事情办完了,这几日豆腐都卖的极好,有多少都不够卖的,收摊收的早,她们去找罗招娣,李桃先给她结了工钱,罗招娣拿着钱先去称了一斤半的芦花,又去桃花村扯了二尺布,布和芦花都放李桃家里,她每日晚回去两刻钟,抓紧时间把衣裤做出来。
李桃带着弟弟则去王木匠那里把木板车推了回来,她验了一遍,没什么问题,满意地点了点头,结算了尾款,又顺手去杂货铺买了两个大泥炉。
回去的路上李桃对着弟弟说:“大木,一会儿我们去山上找找石板,再看看有没有苦槠子。”
李木点了点头,高兴地说:“姐,咱们拉上柏石哥一起去吧,让他教教咱们挖冬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