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娘有些心动,她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摇头道:“不行,桃子,家里的事儿也不少,后院里养了鸡,还得好生照料,还有得趁着农闲时候堆肥了,等开了春,麦子返青了要追肥,还有菜地,也得先开垦着去。”
这只是能想到的,屋里屋外,想不到的事还有不少,虽说是农闲,但是种庄稼的人,真正得闲却没有多少时候,他们本就是粗种,不好生打理,怕是麦种都收不回来。
李桃有片刻的失望,转瞬又觉得赵春娘真是辛苦,应该是种地的农家都辛苦 ,她抬头说:“娘,以后我们不卖豆腐的时候一起堆肥,我们分的地不差,后头好生打理,不至于太差的。”
赵春娘点头,想到豆腐营生这么红火,她有些犹豫,说:“要是能买到或者租到桌子,我可以带着小枣在桃花村的集市上卖,三日一次,也就半天的功夫,离家里又近,家里的活儿不耽误。”
李桃眼神一亮,这倒是个好法子,只要找张桌子,再问王木匠多做几个木框子就行。
“行,还是娘你有主意。” 她眉眼一弯,笑着说。
回去的时候过午时了,几人把饼子拿出来分了吃了,李木把小枣抱到木板车上,说:“小枣,哥推着你走。”
小枣有些兴奋,又有点害怕,紧紧地握住木板车的把手。
路过桃花村,几人绕了些路去杂货铺,又买了五十斤黄豆,一大袋的黄豆扔木板车上,李桃算了算,估计只能用几天的。
一来一回走了三个时辰的路,几个人都有些累,李木大灌了口水,瞬间被呛到,咳咳了两声 。
赵春娘去后院看了一下,十只小鸡还完好,但是有三只身上的毛有些凌乱 ,检查了一番,还好没有受伤。
她松了一口气,转身进了屋,正好看见李木被水呛到,“喝慢点,没人跟你抢。” 顿了顿又问:“明日你们去山上去找芦花?你们两去就成,小枣你跟着娘在家里,明日我得看着这几只鸡,而且趁着冬天还没到,要开始堆肥了。”
“行,我们再找找有没有苦槠子,应该还掉落了不少。” 李桃应了一声。
李枣也想跟着去,赵春娘转头说 :“小枣,山上更冷,你就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娘用芦花给你做冬衣好不好,可暖和了。”
“好啊好啊。” 李枣高兴地说,她好几年都没做过正经的冬衣了,都是一层套一层了,冬天的时候一家人都盖着被子躺床上,一是取暖,再一个是家里没多少粮食,少动就能少费粮食。
李桃看着她兴奋的样子也笑了,六岁大的姑娘,三天两头跟着他们走这么远的路从来没喊过一句累,太难得了。
下午的时候李桃跟赵春娘说过,拿了钱去找王木匠再打了四个木框子,王木匠收了钱,疑惑地问:“要这么多木框子干啥?你们不是已经打了几个了。”
“做吃食用的。” 李桃答了一句。
王木匠哦了一声,只要不是在他这打了再拿去高价卖就成,就算卖也行,但是得知会他一声。
晚上只泡了一斤的豆子,打算第二天磨了给陈家送一些过去尝个鲜,第二天也不用那么早起,这一觉几人都睡得很踏实。
一直睡到天光大亮才起床,李桃伸了个懒腰,这一觉睡的真不错。
赵春娘蒸了豆糟正在喂鸡,她嘱咐他们在山上看见有野菜多挖些回来,家里现在吃的菜蔬大多都是山里带下来的野菜干,要不就是花钱买,此刻赵春娘迫切地希望早些把菜园子弄好,开春后菜长得快,他们就能吃上自家种的菜蔬了。
李桃应了一声,豆腐压好了,木框子不方便,她直接用木盆压的,木盆放背篓里,拿上家伙什背上背篓就和李木上了山。
先去了一趟陈家,陈三郎不在家,出去打猎去了,贞娘已经大好了,抱了孩子出来,李桃瞧了一眼,陈家的小儿子长开了,白白嫩嫩的,看着健康了不少。
“这是我们新做的吃食,豆腐,婶子,拿来给你们尝个鲜。”
贞娘抱着孩子不好接,让陈大丫接过,她问道:“你们在山下过的如何?”
“挺好的,村民也都有山,县令大人是个好官,给我们分的地都不差。”
贞娘笑了笑,她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李桃两人带着任务来的,也不多待,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就告辞了。
顺着山路,他们走到当时捕鱼的附近,但是离湖还有一段距离,果然有一片芦苇,李桃还疑惑,怎么这片芦苇不是长在水边。
“说不定地下有水呢。” 李木摘着芦花,随口一说。
李桃想了想,也有可能,她不想那么多,埋头摘了起来。
回去的路上,路过一片林子,突然传来奇怪的声音。
“唧唧。”
“嘎嘎!”
叫声尖锐刺耳,瞬间打破林中的宁静。
“姐,什么东西?” 李木有些害怕地吞了吞口水。
李桃握着斧子四处张望,抬眼间,不远处两只金色的猴子吊着垂下来的枝条追逐着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