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李亚栋院士,1964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西南角,处在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
宿松东连望江县,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长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
宿松历史悠久,古称松兹侯国,距今约2200年历史。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184年),设松兹侯国,隶属庐江郡,始有行政建制。
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建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称松滋县(王莽时一度改松滋为诵善)。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宿松县,一直沿用至今。
宿松县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中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
黄梅戏以其优美的唱腔、清新的表演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在宿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宿松名人荟萃,历史人物有徐厉、陈武、朱书、黎元洪、徐文藻等。
其中黎元洪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出生地解码
李亚栋院士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对他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宿松县作为他的出生地,为他提供了早期的教育基础。
尽管当时的县城教育资源可能无法与大城市相比,但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他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例如,他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对化学的学习能力和自信,这与早期的教育启蒙是分不开的。
当地重视教育的氛围,对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从小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不断追求知识、提升自己的动力。
宿松人勤劳、坚韧,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李亚栋院士可能受到这种地域文化的熏陶,培养出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品质。
在他的科研道路上,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这种品质使他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最终取得杰出的成就。
宿松县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低调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可能影响了李亚栋院士。
在科研工作中,他始终脚踏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而不是追求虚名和功利。
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促使他关心家乡的发展。
他多次回到家乡进行考察、交流,并积极为家乡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安徽师范大学建立院士工作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出生地的经历让他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比如他研发的单原子催化剂技术,有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从家乡走出后,他与家乡的师友、同学等保持着联系,这些人脉关系为他提供了信息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科研工作中,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家乡的人脉关系为他的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最后,安庆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这种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他的思维更加开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的科研创新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李亚栋毕业于安徽省宿松中学。
1986年,李亚栋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
1991年7月,李亚栋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1998年6月,李亚栋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李亚栋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兴趣培养的关键阶段。
李亚栋毕业于安徽省宿松中学,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接触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为他日后选择化学专业并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宿松中学有着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有助于李亚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等。
这些习惯和能力在他后续的学习和科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6年,李亚栋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
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学习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教育,对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安徽师范大学的化学系拥有一定的科研氛围和教学资源,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李亚栋可能参与了一些基础的科研项目或者实验课程,这使得他初步接触到了科研工作,培养了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
李亚栋在博士期间的导师是着名无机化学家钱逸泰院士。
师从名师为他提供了优质的学术资源和指导,钱逸泰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李亚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李亚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以《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的毕业论文,入选 2001 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表明他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使他的学术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成为院士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经验。
从中学到本科、再到硕士和博士阶段,李亚栋的学习经历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
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为他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使他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学习阶段的不断提升,李亚栋接触到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也越来越优质。
他有机会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使得他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宽,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院士从业之路
1986年,李亚栋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两年。
1991年以后,李亚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8年以后,李亚栋在清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李亚栋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李亚栋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
2022年6月,李亚栋开始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李亚栋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1986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两年,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李亚栋需要将复杂的化学知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使得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能够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专业内容。
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分享以及指导学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学教学的对象是处于知识基础积累阶段的学生,这促使李亚栋重新审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通过教授基础课程,他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基础学科对于后续科研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对基础的重视贯穿了他的科研生涯,为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亚栋从 1991年开始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这一阶段是他学术体系逐步构建的关键时期。
科大有着严谨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科研底蕴,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资源。
在这里,他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参与科研项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博士期间,他师从着名无机化学家钱逸泰院士,这是他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机遇。
钱逸泰院士的指导和影响使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专业,为他日后的科研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成果,为他在学术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以后,李亚栋进入清华大学工作,这里拥有更广阔的科研平台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清华大学的化学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能够为他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与国内外顶尖学者交流合作的机会。
这些资源的支持使得他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成果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李亚栋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后,他有机会组建自己的学术团队,培养和指导年轻的科研人才。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他的科研项目的开展,也为他的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通过指导学生,他能够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思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2000年,李亚栋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
这笔资助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科研项目,深入探索无机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同时,获得这一荣誉也提高了他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011年,李亚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 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在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高度认可。
院士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成为院士后,李亚栋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院士科研之路
李亚栋院士是我国着名的无机化学家,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工作。
李亚栋院士和合作者们系统性地开发了可设计、可控且具有普适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形貌和络合环境确定的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高载量中心金属和均一微观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大规模合成,解决了此前该领域缺乏简易可行、广泛适用的制备以及科学表征方法的难题,为此类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李亚栋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单原子催化在化工、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使单原子催化成为异相催化的最前沿领域。
例如,单原子催化已促使氯乙烯、乙酸、丙醇等大宗化学品实现绿色环保又高效节能的工业化生产,显示了单原子催化助力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005年,李亚栋提出了“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体合成方法,并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该方法成功入选“2005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这一方法为可控制备纳米晶提供了依据,也为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亚栋院士团队利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一系列纳米晶,并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对纳米晶的形貌、尺寸、组成等进行调控,探索其在催化、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应用。
李亚栋院士团队还建立了金属纳米晶、团簇的合成方法学,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反应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金属纳米晶、团簇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李亚栋院士团队还研究了金属纳米晶、团簇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发现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纳米晶的组成,以贱金属部分取代贵金属,进而实现其催化活性的调控。
金属纳米晶、团簇作为催化剂在氧化偶联、选择性加氢等重要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催化性质。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亚栋院士工作室负责人毛俊杰教授,联合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异质结界面设计构筑单原子电子桥实现催化性能大幅提升的新策略,对于提高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开发了一种“cu 单原子电子桥(cu-SAEb)”应用于光催化材料体系中,在不使用牺牲剂的条件下,可以将 co?和 h?o 转换为化学计量比为 2:1 的 co 和 o?,co 产率较高,且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仍保持初始的活性。
该研究为在原子尺度上构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总的来说,李亚栋院士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对催化科学、纳米材料科学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研之路解码
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对其成为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单原子催化领域,李亚栋的创新合成方法及拓展应用,奠定了他在催化领域的权威地位。
他不仅解决了该领域的制备和表征难题,还推动其在多个重要工业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彰显了他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卓越能力。
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面,李亚栋提出的“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体合成方法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为纳米材料合成提供新路径,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力。
李亚栋对纳米晶的深入研究,开拓了纳米材料在多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金属纳米晶、团簇研究中,李亚栋建立的合成方法学及催化应用探索,为可控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其在重要反应中的特殊催化性质,展示了他在催化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二氧化碳转化研究中,李亚栋提出的新策略及实验成果,为光催化材料体系提供新思路,体现了他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由此可见,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共同塑造了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成就,成为他当选院士的坚实基础。
后记
李亚栋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共同铸就了他的院士之路。
李亚栋院士的出生地安徽宿松,赋予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宿松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资源为他奠定了早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求学之路上,宿松中学开启他的学科兴趣,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学习给予他系统的专业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和博士阶段则在名师指导下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不断提升学术能力,拓宽学术视野。
从业之路中,中学任教经历锻炼了他的表达和传授能力,深化对基础学科的理解。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工作,让他拥有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平台,与顶尖学者交流合作,组建学术团队,培养人才,不断推动学术成长。
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成果丰硕,在单原子催化、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金属纳米晶和团簇研究以及二氧化碳转化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李亚栋院士在化学领域成就卓越,最终成为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