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世界,俄罗斯人名组成是由“自己名字+父亲名字+姓氏”组成,而姓名通常情况是蕴藏着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人文标识。
先来说说姓氏。
“姓”,“女之生也”。在中文中这本是整个氏族的称号,表明一种血缘关系,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但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最早的“姓”其实都是贵族的产物,多数百姓都是没有姓氏的。就像中国一直到周朝时期才给奴隶和平民强行安了一个“姓”,用来区分能否通婚。
俄罗斯当然也没有避免,最早的姓氏也是属于贵族的。
在远古时期的俄罗斯,俄罗斯人都是没有姓氏的。至于名字,普通人随便选一个词就可以拿来当名字。
关于俄罗斯的姓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当时还是蒙古人统治的时期。蒙古桎梏时期粗略看是从1240到1480。而14世纪末时,蒙古已经略显疲态,东欧的立陶宛大公国为了反抗蒙古(当时,该国是东欧唯一一个能够有效抗衡金帐汗国的势力。),在1386年其王位继承人便选择与波兰女王联姻。1387年,立陶宛改宗天主教,而鲁塞尼亚(Ruthenia, 该称是意指拉丁语名称的“俄罗斯” 。当地最多人口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人了吧)的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东正教信仰。立陶宛—罗斯改信天主教之后,继而投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的怀抱。受到欧洲文化影响,俄罗斯的贵族们才开始在自己的名字里加入姓氏。
而在此之前,俄罗斯人是没有“姓”的,在俄语里,“姓”代表“家庭”。到了十九世纪,才成为可以继承的家族姓氏,与名字相结合。
第一个姓氏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最初姓氏的由来却早已经知道是如何创造的。
最初选择什么词汇作姓氏的时候,俄罗斯人也是像以前的人一样,很简单粗暴:可以用地名,可以用官职,甚至用自己祖先或者着名人物的名字。当然,其中最多的就是地名,毕竟贵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最初的姓氏几乎一般都是贵族自己的封邑地名。
上文说了,俄罗斯姓氏是波兰化的一个成果,而最为常见的后缀就是“斯基”(助词,相当于“的”的意思)。“斯基”是波兰贵族姓氏的后缀,在中世纪的波兰,用“斯基”作为姓氏的固定后缀,是典型的命名方法,表示这个人来自哪里,一般是在这个贵族的封地后面加“斯基”。
俄罗斯人也就很直接的把“地名、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套用模板,就出现了最早,也是最常见的俄罗斯姓氏。再后来,“斯基”也成了俄罗斯神职人员典型的姓氏后缀。俄罗斯女人婚后要随丈夫的姓,如果她丈夫是个“斯基”,那么她的姓就要把丈夫姓氏中那个“斯基”改成“斯卡娅”,表示她是某个“斯基”的妻子。
之后,俄罗斯的姓氏又安稳的度过了几百年,直到一位猛人继位:彼得大帝。也就是本书中的这个世界的皮特斯大帝。
俄罗斯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可以这么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
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全俄罗斯全社会全方位的。虽然他死后,有一些政策直接人亡政息,但还是有些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改革的深入,姓氏也开始逐渐下移。
姓氏在整个俄罗斯慢慢推行后,对于大多数穷苦百姓来说,一方面,他们认为有没有姓氏并不是很重要;另一方面,他们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力,自然也不认为姓氏有什么用处。于是,姓氏在平民,包括少部分农奴,就直接当成了第二个名字。
上文说了,取名取姓的流程差不多,无非就是地名、官名、着名或者无名。
作为农奴,你觉得你能知道当今皇帝的名字吗?当然不能。那在你看来谁最着名最富有?答案自然是庄园主。所以很多农奴就直接跟着自家地主姓。
还有些不讲究的,直接用自己的外号。比如有个人天生白发,大家给他起外号“别里亚克(俄语,意为白兔)”,他就用别利亚克当姓氏。
更有人懒得找,干脆寻一个常见的物品作姓氏,就比如用“沙利克(俄语,意为狗)”当姓氏。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有一点儿学识,但不多,也就开始用诸如颜色(通常也是一些形容词),一些较为美好形容词,或者选一个贱词当姓氏,就像取一个贬义的名字觉得贱名比较好养活一样等。
这也很常见,就比如西方有姓“white”(白色,又可视为纯洁的),而东方有“白”姓一样。俄罗斯也有“叶夫根尼(高尚的)”、“叶卡捷林娜(纯洁)”、“叶莲娜(光明)”、“马丽娅(上帝所爱的)”,诸如此类的词语。
在这个时期,一些孩子进入教会学校后,有姓氏的就在原来的姓氏后面加“斯基”,没有姓氏的就在父名后面加“斯基”作姓氏。同时,由于后来农奴也拥有取姓的资格,上文也提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跟着领主姓,“斯基”也变成了普通姓氏的后缀,不再是专门的贵族后缀,就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但是在当时,以斯基为后缀的姓,占比不小的一部分依旧是贵族后裔。
直到第三个转折点。
第三个转折点,便是十月革命。
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俄国人民对革命事业产生空前热情,很多革命的名字和姓氏也就开始出现。
到了十月革命后,教会和国家分离,父母拥有了给孩子取名字的自由权,所以姓氏后面的“斯基”越来越少了。同时,十月革命中的革命者和贵族阶级势同水火,很多沙俄贵族不是被杀就是逃亡。为了保全生命,谁也不敢再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斯基”的后缀也就弃之不用了,因而其占比也就逐渐下降。后续的斯基多数已经不再是贵族的标榜,而是简单的姓氏后缀了。就像曾经援华的工程师里就有许多“斯基”,当时中国工人们戏称“十个老大哥九个是司机,汽车都不够他们开的!”。
十月革命后,这时的斯基已经褪去了贵族的外衣,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
除了斯基,还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姓氏模板就是“……夫”(其中文含义为“……的后代”)。就比如男孩为“伊凡诺夫”,而女孩则叫做“伊凡诺娃”。这也是姓氏的来源之一。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事和地域联系在一起的,就比如现在的俄罗斯名字带“夫”的多,波兰带“斯基”的多,塞尔维亚带“维奇”的多,乌克兰带“科”的多,罗马尼亚带“乌”的多,格鲁吉亚带“维利”的多,保加利亚带“科夫”的多……,东欧国家人从名字可以大概判断这个人的来源,欧洲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这便是俄罗斯姓氏的大体发展历程。
说完姓氏,我们在说说名字。
外国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文名字,他们有中文“名”,却没有“字”。当然,我们不谈论中文里名字的演化,现在就谈最通俗的名字。
虽然古早的俄罗斯人没有姓氏,但是他们还是有名字的。自己的孩子名字怎么取?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在古代贫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力,所取的名字也就十分简单,就比如随便用几个数字就当名字,或者干脆就用些个常见的物品做名字,比如李狗蛋、朱重八等。除了这些,还有些文化的人也会选择一些更为有深意的名字,就比如出生的地方、父母的希望,甚至还有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个贬义的名字以求为孩子未来挡灾(也算是一种迷信吧,觉得贱名比较好养活。或者是信什么五行说,要在名字里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啥的,这些行为本质其实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俄罗斯人也是一样的,在社会底层的大家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谁也别笑话谁。这其实就是统治阶级对于教育的剥削导致的文盲,或是生产力不达标导致的无感。
俄罗斯人关于名字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在988年。这一年,东正教被迎娶了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为大公妃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定为国教(这种通婚导致的文化传播在古代屡见不鲜,正是随公主出嫁的希腊教会修士给俄罗斯带来了东正教。就像文成公主入藏为吐蕃带去了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一样)。从那时开始,东正教这一源自基督教的正教教派便与俄罗斯的历史、精神、文化与民族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当东正教成为了俄罗斯的国教后,每个新生儿都会在教会举办洗礼,而在洗礼的时候就会取一个教名。慢慢地,教名就取代了俄罗斯名。
后续的发展,其实也就和姓名差不多。就比如当十月革命后,大批与革命相关的名字也出现了。名字也算是一种时代的烙印。
到现在,俄罗斯人常见的男性名字包括弗拉基米尔、谢尔盖、尼古拉、亚历山大等。这些名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且被广泛使用。
(在这里浅浅提一嘴乌克兰语与俄语区别。众所周知,乌克兰语和俄语同宗同源,学会俄语不仅在乌克兰基本可以畅通无阻,在前苏联大部分地区也可以正常交流。在乌克兰国语是乌语,但国内通用俄语。两种语言并行的社会文化环境甚至还迅速产生了俄乌混合语言“基辅语”。乌克兰曾经试图废除俄语,但是经过乌克兰宪法法院裁定,认为这种法规侵犯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任何动摇其法律地位的企图都会危及乌国家安全。)
在俄罗斯,常见的女性名字包括安娜、玛丽亚、娜塔莉亚等。这些名字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并且被广泛使用。就像玛丽亚源自希伯来语,意为“苦涩”或“悲伤”的女性,同时也是圣经中的耶稣母亲,即为圣母。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名字的由来及简单翻译。
亚历山大源自希腊语,意为“保护者”或“扞卫者”。
弗拉基米尔是一个古老的俄罗斯名字,它的意思是“统治者”。
尼古拉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名字,意为“胜利者”。
安娜这个名字来自希伯来语,意为“优雅”或“优美”,
至于娜塔莉亚,它的含义是“出生于圣诞节”的女性。
…………
相对于姓氏,俄罗斯人在名字上更多是倾向于宗教信仰。基督教,具体说是东正教,在俄罗斯具有深厚的影响力,许多人会选择带有圣徒名字的命名方式,如玛丽亚、尼古拉和安德烈等。这些名字也反映出俄罗斯人民对于宗教的虔诚信仰。
而且俄罗斯的名字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早期,俄罗斯人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希腊、拉丁和基督教圣经中的名字。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人的名字也像姓氏一样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命名方式。如今,在俄罗斯名字中可以看到西欧、东欧和亚洲等不同文化的融合。
当然,除了这些方面,俄罗斯人的名字也有其他来源,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两个小方面。就比如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改名,或者为了躲避搜查被迫改名,就比如斯大林(俄语翻译为钢铁)、列宁(俄语翻译为力量的。但是同时也有人指出,“Лehnh”列宁可能是“Лeha”列娜的阳性格式。而列娜其实就是勒拿河的名字。这可能是列宁在西伯利亚期间化用的名字。列宁在1897年2月判处流放西伯利亚4年,而在1901年12月《曙光》上第一次用列宁为笔名。按照这些证据推算也是可能的,所以这也是一种较为符合实际的猜测,故在此说明)等。
这些也就差不多便是俄罗斯人的名字的一些信息了。
讲完啦。
说到这些,聊一下对于本书中一些俄罗斯姓名的中国化吧。
就比如本书中的苏家,其实就是尤苏波夫家族,按照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苏姓简化了。因为本书要写的地方很多,如果只是简化成“尤苏”或者其他什么姓氏名字啥的替换也不好表示,毕竟苏家三个孩子三个母亲还有那么多关系等等。而其他一些有出场,但是画面不多的,比如罗杰等,直接简化就成了。
这些也就差不多了,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