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升官记 > 第234章 国子监也要收学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差不多了,寒云宣布肃静,回头擦掉了黑板上的字,重新写上几个大字:“县令的为官之道。”

回头说道:“政学要学习的便是这几个字,我希望六个月后,各位同学能拿出一份适合所在县份的治理纲要。”

寒云提出了开课的第一个问题:“有同学能一句话概括何为县令的为官之道吗?发言前先举手。”

皇帝和朝中宰相众臣都在后面看着,正是表现的机会,这些个县丞怎会错过,于是纷纷举手。

寒云也不认识这些人,看着年纪,分别按年纪大小抽了几人。

果然,年纪大在官场任职时间长的,清一色都是忠君之言。年轻的倒是有几个提到一句发展民生。

寒云不语,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看着后面的李世民微微一笑,看得李世民尴尬万分。

他现在哪需要什么整天把忠君放嘴上的地方官,要得是寒云这种动脑子,有法子,能落地,效果显着的地方官。

想着大唐多来几个云阳县,那是怎样一番场景。

“各位同学的发言,今日不做评判。”

寒云此话一出,大部分学生算舒了一口气,若是赞同不必说,在皇帝面前长脸了。若是呵斥的话,估计官就做到头了。

“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一个县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这节课我就讲讲一个两万人口的县可以做成什么样子。”

“处默。”寒云向程处默招了招手。

程处默赶紧走到窗户边,放下了挂在上面的粗布,课室里的光线暗了下来。

“有意思,上课遮光是何用意?”有大臣提出疑问,连国子监的一众老师也迷惑了。

寒云转身从黑板顶部的木匣子里拉下一张白布。

偷偷按下投影仪的遥控开关,一道强光从悬挂在课室里的木盒中透出,射在白布上。

嘶,课堂没有声音,安静,无比的安静,惊讶声都没了,因为都看呆了。

李世民知道咋回事,这小子定是拿出了他那个世界的东西。

一幅云阳县半年治理报告画面出现在白布上。

寒云心中想着:“小样,还不能镇住你们。”

“请同学们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寒云提醒一句。

然后开始一项一项讲解,云阳半年来的变化,如何集中劳动力,如何实行佣工制,如何保障低收入百姓的生存,如何提高生产力等等。

为了照顾这群还没有学习阿拉伯数字的学生,寒云使用了汉字数字。

最后半年对比数据出来的时候,李世民第一个起身大呼一声:

“好,若我大唐各县均如云阳,不,有云阳之五分,何愁大唐不强,百姓不富。”

李世民刚呼出就发觉不对,今日来是旁听身份,不可喧宾夺主,于是赶紧坐下,向寒云挥了挥手示意继续。

这事换成以前,河南府和太原府的几个县丞那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半年时间,把一个吃不饱,人乱跑的县治理成如今半年可为国库上缴几万贯的县。

今日皇帝就在后面看着,而且也听不到雍州来的县丞的质疑声,那就是说寒云讲解的一套全是真实发生在云阳的事。

“我还有一个官职身份,雍州的同学是知道的,可能河南府和太原府的同学未必清楚,我就是云阳令。”

“这次吏部为何安排第一期的同学均来自雍州府、太原府和河南府,就是因为此三地乃我大唐之根本,人口集中之地。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各自的县份治理好。”

“另外,政学和其他国子监的学科不同,政学重于实践,所以政学的课程安排是,八日上课,二十日到云阳实践,休息两日,以此循环。”

“第一节课下课,课间休息一刻钟,下一节课是各课先生见面。”

“梆梆梆。”室外又响起三声木梆声,代表下课。

寒云这才走到课室后面,见到李世民行了君臣之礼。

“陛下,可还有指示。”

寒云指了指课室里的学生,意思就是要不陛下说几句话,或者可以走了。

否则这些学生上茅厕都不敢去。

“朕今日来是听课的,就是那个?”李世民指了指投影仪。

“下来臣给陛下解释。”寒云就知道有这一出。

李世民的好奇心比谁都大。

“好,同行,随朕回宫。”

“这……”寒云无语。

“不是没你的课了吗?忘记今晚还有重要的事。”

“陛下先请,臣跟随。”寒云没办法,他知道今晚重要的事便是安排的大理寺劫狱一事。

课堂纪律有程处默看着,想来不会有大问题。

一路上,先是户部尚书裴矩靠近低声说道:

“少保,能否给户部几个旁听的名额,我略微翻看了政务财会实务,对户部统算各地度支很有好处。”

“一个名额,不能太多。”寒云点了点头。想着户部是该学习这种新的记账法。

没走两步,工部尚书段仑又来了:“少保……”

“一个名额。”

然后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也来了。

李世民看不下去了,停下脚步,正好六部都在,干脆宣布:“你们六部每部一个旁听名额。”

“臣谢过陛下。”六个尚书赶紧道谢。

“不是,陛下,你让礼部也来旁听?”寒云奇怪问道。

“都要照顾到,不能说朕厚此薄彼。”

“那行,一人一个月两千文学费。臣可就安排人去收取了。”

“旁听还要学费?”

“国子监的先生,食堂供餐,设施、设备要维护,笔墨纸张哪样不要钱?对了,请陛下提醒一下各县,一人一个月五百文学费,记得交到国子监去。”

“六部可都听清楚了,学费从各自度支中出,下来就派人交国子监去。”

“臣等明白。”

李世民奇怪,这小子怎么干什么都能赚钱,回头一想对啊,国子监的学生都是有家底的人,过去都是靠皇家内库支出,怎么没想到收学费呢?

寒云一听行啊,皇帝开了这个口子就好办了,回去找孔颖达商量一下,多弄点培训班、补习班啥的,狠狠收这些高官和公爵一笔,不能让国子监的老师饿着肚子教学。

至于招收的百姓子弟,家境不好的免收学费,再弄一个奖学金啥的,发一点补助。

跟随的官员没有皇帝的宣召也就不跟着进宫了,各自回到各自的部门去,还有一个时辰的上班时间呢。

一回书房,李世民立刻问道:“那个发光能照出图画的是什么?”

“投影仪,对大唐来说作用不大,只是方便教学而已。”

寒云知道李世民想什么,毕竟李世民也知道大唐和他的世界差距过大,并非什么都能在大唐推广。

“这样啊!朕就是好奇而已,说说今晚的安排。”

李世民说完就去找地方坐,一坐发现不对了,怎么都没有课室里的那种有靠背的椅子舒服。

“臣过几日给你弄一些绝对舒服的椅子。话又说回来,臣建议大唐这种座椅应该改一下了。要不成立一个家具厂,让内侍省出点人,将作监和工部调一点工匠,做一些高档座椅卖给大臣、公爵、世家,帮陛下赚一点钱,也能善待工匠和宫人,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李世民一听有点感动,悠悠说道:“朕等你这句话很久了,你终于想到朕的家里也穷了。”

“陛下你穷是因为你养的人太多了,看看宫里有多少人。能不能放一些年纪大的宫女出宫?婚配人家,也能为大唐增加人口不是?”

寒云此话提醒了李世民。古代的皇帝内宫人员多的离谱,就算李世民这种皇帝,内宫之中的宫人也超万人。

“此事,朕要同皇后商议。”

寒云没想到一句顺应史书的话,弄出了一个大唐皇家企业出来,更是改变了长孙皇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