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睡着了,柳凌却睡不着 了,因为某个人打滚,大半个身子压在了他身上。
脖颈感受到温热的呼吸,柳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跳不自觉的加快。
其实,柳凌早就感受到了自己对温书的不同,只是他不太确定。
不是不确定自己,而是不确定温书的态度。
他的父母,曾去多个国家读书、留学。
因此,他曾听父母提到过国外有关于同性相恋的事,甚至还有很多国家的媒体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对此,他的父母意见不一,还因此争辩过。
他记得母亲曾说过:爱都是一样的,不管异性之间的恋情,还是同性之间的恋情。更何况,如果不是真心的,谁愿意接受不一样的自己!
柳凌当时也很意外,后来想一想却也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没有想过,这个不一样,也包括自己。
大概第一次见到温书,那个趴在床上笑着向自己打招呼的温书,就在他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吧。
越是相处,温书对他的影响就越大。
短短一个月,他相信了外公所说的“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不过,他只能将这些情绪埋在心底。
他怕会吓跑温书。
温书和自己不一样,他应该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吧。
柳凌将自己的手小心翼翼的搭在温书肩上,略感心安后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东方出现了一抹红。
温书醒来后,发现自己趴在柳凌身上,吓了一跳,连忙坐起来。
动静太大吵醒了柳凌。
见柳凌有些迷糊的看着自己,温书呆了一瞬,回过神忙道:“我去上厕所。”
说着,趿拉[tā lā]着鞋跑了出去。
完了完了,昨天晚上睡着后他不会下意识的向凌哥下手了吧。
也不知道有没有吓到凌哥?
这样想着,温书狠狠的打了一下自己的手:没出息,就不知道慢慢来?
看着关闭的房门,柳凌眼神一暗,颓废的低下头:
他就知道,是这样······
今天上工的柳凌异常的沉默。
“凌哥,怎么了?”赵磊问。
“没事,”柳凌的手没停,使劲扒拉着泥土里的土豆。
赵磊和赵新相互看了一眼,确认柳凌是真的不高兴,就没有再问。
他们有点怵柳凌,怕把他惹毛了,挨揍。
别看柳凌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下手是真的狠。
和柳凌不同,温书今天异常的兴奋。
一边扒拉土豆一边在内心尖叫。
啊啊啊啊啊~~~刚睡醒的凌哥也太引人犯罪了。
他差一点就扑了过去。
还好跑得快,不然绝对露馅了。
不过,凌哥今天很不高兴的样子,难道是昨天自己真的做了什么,惹他厌烦了?
不行不行,这可不行。
他得哄哄凌哥。
温书摸索着下巴,想着自己该做点什么。
凌哥对他很照顾,这个照顾,在他看来,超过了一般朋友的界限。
所以他需要一点时间,来确认凌哥的心思。
来确认这一切不是他的妄想。
上一世,他一直不愿意交女朋友,甚是对追求的女生敬而远之,就想到过自己是不是······,只不过,他没有遇到能让他动心的人。
后来就来到这个年代。
这个时代,和他曾经生活的时代完全不同。
特别是在爱情上,这个时代的爱情观简单淳朴,大都属于先结婚后恋爱,人们的思想也比较保守单纯,结了婚就是一辈子。
所以偶尔,他想过:在这里,自己会不会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
也想过,自己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然而却一直无果,直到遇见柳凌。
第一次见柳凌,他就觉得,这个人符合他对伴侣的所有幻想。
可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不确定柳凌的想法。
自己来自现代,可是凌哥不是啊,凌哥他应该从来没有听说这样的事吧,他应该···接受不了吧。
想到这,温书有些难受。
他看了看不远处的柳凌,忍不住往他那边挪了挪,又挪了挪······
然后,就碰到了柳凌。
柳凌感觉有人在自己身边蹭啊蹭,转头一看,就看到了可怜巴巴的温书。
“怎么了?”柳凌也顾不上自己的小情绪了,急忙问。
“你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不理我?”为了自己的小心思,温书开始耍心眼了。
例如,装可怜、美男······
“我······”柳凌不知道该说什么,却又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才行,于是僵硬的转移话题,“你饿不饿,我给你烤土豆?”
温书:那我···该说什么?
最后,温书还是选择了烤土豆,因为他还没有吃过。
算了,在爱情来临前,还是先填饱肚子吧。
听说柳凌他们要烤土豆,同属三队的赵磊、赵新和几个青年带着孩子们来凑热闹。
这样光明正大的“偷吃”,收粮的时候他们自然是不敢的,那个时候时间紧任务急,没交公粮之前谁动一粒粮食,大队长能打断他们的腿。
现在就不一样了,土豆是留着大队内分的,现在吃了到时候少要几个就是了。
所以每年收土豆的时候,大人们也舍得烤一些给孩子们解解馋。
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了。
温书没有经历过,不知道该怎么弄,只能在一旁看着。
只见他们一人拎着半框土豆,两个人扛着铁铲,就向地头的小水沟走去。
柳凌向温书招手,示意他跟上。
温书立马小跑过去,到了柳凌跟前才发应过来:
凌哥那样子好像是在唤小狗,而我竟然就这么颠颠的过来了?
“要等一会,”柳凌从口袋里掏出两块大白兔奶糖,“先垫垫。”
温书接过,很是好奇的问:“你什么时候买的大白兔奶糖?我都不知道。”
就在温书剥开糖纸想吃的时候,他听见了咽口水的声音,温书顺着声音望去,就看到孩子们在看着自己······手里的大白兔奶糖。
温书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奶糖不够,给你们这个。”
孩子们很懂事,对于他们来说,能吃上水果糖已经是极幸福的事了,不过他们虽然馋得不行,却也一人只拿了一块,还挨个说谢谢。
温书将手里的水果糖分了下去:“拿着吧,自己留着吃或回家分给弟弟妹妹。”
这样一说,孩子们都收下了。
“温知青,谢谢哈,”赵新替孩子们道谢,同属一个大队,这几个孩子和他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
“这有啥好谢的,”温书道,“待会烤土豆好了,我还得谢谢你们呢。”
“不用不用,”几个青年连忙摇摇手,“几个烤土豆,不费事!”
温书一边嚼奶糖,一边看着他们操作。
小水沟都干了,几个青年跳下去,选了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小土坡,然后用铲子掏出一个大洞,分别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挖通。
上面再用大小均匀的土块垒起来,垒土块的时候还要把洞口不断往里收缩,最后将顶部完全盖住,外形看上去就像一座“金字塔”。
这样,一个简易的小土窑就搭好了。
接下来就是烧火,在搭土窑的时候,已经有人主动将附近的干草树枝都拾了过来。
大火烧过几遍后,小土窑里面的温度就会升得非常高。
这时候就可以把火灭掉了,将大小差不多的土豆扔进小土窑里面。
最后再将垒起来的土块推倒,让经过灼烧高温土块从洞口落进去覆盖在土豆上面。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见他们这边在烧土豆,一队和二队也跟着忙活起来,很快,小水沟里又有几缕青烟升起。
柳凌将一把干枯的柴草放在小水沟的坝上:“坐下等一会。”
“好啊,你也坐,”温书拉着柳凌落在自己身边,柳凌没有拒绝,顺势坐了下去。
见此,温书眼睛一转,有了好主意,他轻轻的往柳凌肩头一靠:“原来挖土豆也不轻松啊。”
柳凌身子一僵,他闻到了温书头上洗发水的味道:“干农活哪有轻松的,这就已经很好了。”
“俺听说南方那边一年到头都得上工,”一个拿着铲子的青年开口,语气里很是羡慕,“一年可以收好几茬粮食。”
温书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那边真好,”赵磊道,“那,那边的人应该不缺吃的吧?”
温书笑了笑:“南方那边主要种植水稻,虽然成熟的次数多但是产量低,日子过得和我们这边差不多。”
“哦,”赵新他们点了点头,也不羡慕了,“是这样啊。”
温书在柳凌的肩膀上蹭了蹭:“其实,不必去羡慕别人,只要好好干,用不了几年,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
“是,”赵磊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去扒拉小土窑,“你们知青有文化,说的一定是真的。”
温书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事说多了,反而不好。
等过个十年八年,如果他们能想起今天的话,自然便知道自己说的不假。
说不定,还会感叹一句:温知青有见识呢。
想到这,温书得意一笑。
赵磊掰开一个一看熟透了,便道:“温知青,柳知青,已经好了,可以吃了。”
柳凌道:“你等等,我去拿。”
“好,”说着,温书“艰难”的把头从柳凌的肩膀上抬起,随即无力的垂下,然下一秒,就被一个温热的手心接住。
“凌哥?”
温书试探的语气。
“嗯,”柳凌有些担忧,“不舒服吗?”
“没有,只是觉得头好沉啊,”软软的声音让柳凌的心一颤。
赵磊拿了两个土豆过来,看到垂头丧气的温书,问:“温知青不舒服吗?”
“还好,”温书抬起头,打了个哈欠,“今天起得早,有点困。”
其实是因为上午太过兴奋,精力耗尽了。
“没事就好,”赵新将土豆递给柳凌,“凌哥,你们休息,我们先去上工了。”
“好,”柳凌点了点头,“多谢。”
赵新他们抬着烤熟的土豆走了,临走,又给温书留了两个。
温书吃完土豆,靠在柳凌的肩膀上睡着了。
柳凌想了想,向大队长告假,将温书送了回去。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柳凌回来的时候,换了一件外套。
他早晨穿的那件外套,如今在睡得正香的温书的怀里。
下工后,柳凌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同样下工的知青们,张宇有些疑惑的问:“柳知青,怎么没看到温知青?”
柳凌淡淡的说道:“他回去做饭了。”
“哦,”张宇点头,他们也是让女知青们提前下工回去做饭的。
说着话,就到了新屋。
张宇道,“那柳知青,回见。”
“嗯,”柳凌点头,推开门。
温书早就醒了,柳凌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将饭做好了。
红烧茄子,凉拌黄瓜,二合面馒头。
“还有茄子?”柳凌洗完手坐下道。
“这是最后几个了,”温书道,“我刚才去队里,又换了些辣椒,鸡蛋,黄瓜之类的,应该够我们吃两天了。”
系统商城今天辣椒有特价,不过,温书和柳凌,都不是重口味的人,只能接受微辣。
幸好商城的仓库自带保鲜技能,不然,这么些辣椒,估计就是吃到坏了也吃不完啊。
可是不换吧,又觉得可惜。
这可是好不容易才有的能薅系统羊毛的机会啊。
殊不知,此刻系统正双手抱胸,教育小弟:若不是有活动,宿主舍得花工分吗?
反正咱们商城的东西又不需要花钱进货,一折也是赚的!
小弟崇拜的连连点头。
系统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嘴角勾起:
谁薅谁的羊毛,还不一定呢。
另一边,柳凌听了温书的话点点头,至于去了谁家换了什么蔬菜瓜果,一向由温书负责,他很少过问。
就是偶尔,觉得家里的东西消耗的比较慢了些。
就像这个茄子,已经连着吃了好几日了,也不知道那时温书换了多少,难道是和村里的人熟了,便宜?
温书将自己的馒头掰了一半给柳凌:“吃了烤土豆,现在还不饿。”
柳凌接过:“下午去上工,带一些吃的。”
“好,”温书点头,放下筷子,满足的摸摸肚子。
不过,他刚吃饱了,就开始惦记晚上吃什么了,“晚上吃鸡蛋饼吧,正好有新鲜的葱叶。”
“嗯,”柳凌几口将剩下的菜、馒头吃完,然后去洗碗。
温书则去扒拉他的小仓库,准备下午要带的小点心。
扒拉了两遍才无奈的承认,京市小特产他已经吃完了,就只剩下如今最“火”的小点心——桃酥了。
好在桃酥酥脆,口感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甜了。
不过,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喜欢吃,送礼都送这个,显得倍有面子。
毕竟是用面粉做的,还加了瓜子和芝麻。
温书用油纸包了几块桃酥,放进自己上工带的小布兜里,又把水壶装满水。
“还可以休息二十分钟,”柳凌道。
如今不是农忙,除了上工时间外,下工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
有家里劳动力比较多的,不在意那一两个工分,就会让家里的妇人提前下工做做饭看看孩子。
也有为了多赚点工分,一直干到最后的,农忙的时候,有人能赚十二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