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能有所回报。

让她看看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胃口有多大?

“小人,想要姑娘带我一家人入城。”

“你家中几口人?”

“小人家中12口,再加上三兄弟的家人,一共27口。”

“嗯,也就是135两银子。”

“姑娘有所不知,现在入城每人要10两。”贺老三适时提醒她。

林幼卿微愣。

灾荒之年,还真是没有不涨价的。

正好四皇子昨晚让人给她送了不少好东西,虽然跑腿的李霖没明说,林幼卿也晓得是白日书房里她献策的赏赐,也就收的心安理得。

可能四皇子觉得她从荒岛上归来身无分文,也或许是她白日跟他说用不了太多丫头,让四皇子误解她在哭穷。

故此财大气粗的他,大手一挥,除了器物玩件,还厚赏了千两纹银。

估计,他昨日在那纨绔家里没少抄银子吧。

莫非,这才是四皇子发银子给她的正解?

要知道四皇子能名正言顺地让人去抄那纨绔的家,她可是功不可没呢,作为功臣与受害者的她,这笔银子拿的更心安理得了。

白花花的一堆银子,昨晚就被她收在了空间。

她打算把那一千两都花在这城外,有必要的话也会再搭进去些,只进不出、为富不仁,从不是她的追求。

“270两,确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林幼卿轻叹道,抬眼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徐徐地道,“若是能把那两桩事尽快办妥,也不是不能应你。”

几乎是四皇子给的那些赏银的三分之一了。

所求虽不小,但她能体谅贺老三保护家人的心情。

况且这贺老三打的是走后门的盘算,压根没想过要她出这份银子。

有李霖这个四皇子亲卫统领在,她狐假虎威地带他们一家进城,也无人敢过问。

若是用得顺手,林幼卿本还想用他的……那就把机会给其他人吧,总不能好事都被一家占去了。

当晨雾被跃起的朝阳烤得没影时,城墙下一溜摆开的二三十个粥棚上空,也陆陆续续地升起了袅袅炊烟。

“熬粥了,熬粥了,快去排队!”不知哪个眼尖的喊了一声,随后安静的营地里便瞬间沸腾起来。

流民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招呼家人与亲友,蜂拥着往粥棚前排队候着领粥去了。

他们可没那么好运能得仙女赐食,要充饥还得指望朝廷施粥,虽然稀了些,可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不是。

林幼卿也由之松了一口气,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数以千计之人的目光,让一直都默默无闻的她,倍感压力。

昨天久雨初晴,倒还不觉得多热,像是“谢却海棠飞尽絮”的初夏,今儿却是一下子就到了“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的仲夏时节,暑湿炎热、蝉鸣声声。

颇有点“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感触。

没寻着人,林幼卿虽已有些冒汗,里衣也贴在了身上,却依旧不愿离开,若能早一日寻到人,阿爷阿奶他们也能少受一日的苦。

但她又不得不离开了。

久候不归,四皇子终于失去了耐性,遣了葛敬安出城接人。

趴了一个早上城头的四皇子可算是看出来了,不到日暮就别指望她能主动回城,还不如直接让人去接省事呢。

于是,林幼卿又磨蹭了一阵,还是一无所获,这才在催促声中恋恋不舍地坐上马车,在四皇子哼哈二将的护送下离开了。

目送林幼卿离去的贺老三,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与那长长的两列护卫,目光更深邃了。

车里的林幼卿不知,此时还有另一道目光,也久久地追随着她乘坐的马车。

那道目光的主人,身侧垂着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忽然,一个小姑娘跑过来用清脆的声音喊道:“大哥,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看什么呢?娘让我喊你快些回去领粥,说再不去就领不到了。”

说着,好奇地循着他哥的目光,瞧见远处数十位披甲侍卫护送着一辆马车,即将走出流民营地。

心里疑惑,这是谁呀?

怎么会有贵人来他们这里呢?

那长身玉立的少年,这才移开了目光,松开拳头,心不在焉地道:“这就去。”

*

回府之后,林幼卿正在净房沐浴,四皇子那厢就已遣了人来唤她去书房。

“明日本王要出城一趟,李霖要随身护卫,你便待在府里吧。”甫一见面,四皇子便绷着一张冷脸,以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收回了护卫。

林幼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啊!”

林幼卿愕然,四皇子怎么这样啊,只一天就给李霖收回去了,这是后悔了吗?

继而,她收起惊愕,一脸平静地道:“哦。李霖是王爷的侍卫,给了民女本就不妥。”

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似乎在说即便没有侍卫,也阻挡不了她出城的脚步。

四皇子吁了一口气,良久才缓了语气,“你把家人的籍贯名姓写出来,本王遣人替你出城去寻。”

若不是看在她为六皇弟送信有功的份上,忙得要死的他才不肯管她这破事。

四皇子在心里劝自己。

略想了想,林幼卿就觉得这主意也不错。

虽说从城外数万流民中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一群人一起捞,总比她一个人捞到的几率更大不是?

之前因林幼卿与四皇子不熟,压根就没想过求助于他,这会他既开了口,那她也不跟他矫情了。

在四皇子那张雕工精美的梨花木大书案上,林幼卿提笔蘸墨,写出叔伯与堂兄弟们的名字与籍贯,待字干了后,便把名单交给坐在榻沿的四皇子,道:“劳烦王爷了。不过……民女有个寻人的法子,或许一两日即可寻到,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但说无妨。”四皇子接过,扫了两眼纸上的字。

“民女想着,不若让排队领粥的流民自行报出名姓与籍贯,再让各个粥棚的人拿着名单按图索骥,也免得四处乱寻还不定寻得到。”这主意是她刚在书案前写字的时候,忽然蹦出来的。

觉得这样一来寻到的几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