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郎和袁立仁的心都提着,每天都要来贡院门口看看,因为知道每一场考完就会抬人出来,他们两人更是格外关注。
第一场考完,有人被抬出来时,袁大郎和袁立仁还有心情讨论这批学子的身体不怎么样,才三天就出来了,然后到第二场考完,就在贡院大门口看到了袁晓。
袁立仁一眼就看出儿子脸蛋子烧的通红,立马背起人就往医馆跑。
还好袁大郎给陪考过,知道要提前打听医术好的大夫,如今情况虽急但一点也不慌乱。
袁立仁背着袁晓一口气跑到了医馆,看着大夫给他扎针,他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袁大郎叹了口气,在一旁帮忙守着。
袁立仁家里是三代单传,曾经袁晓的母亲在生下袁晓后,还生过一个男孩子,可是后来赶上发大水,孩子被水冲走了没救回来,从此以后袁大爷家便将袁晓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哪里敢让孩子病得这般厉害才看大夫。
尽管老大夫跟他们说明了情况,说这生病总得有个过程,别看如今烧的厉害,只要用上药把病情控制住了,便也就安全了。
说是这么说,可这情况放谁家会不担心啊!
袁晓是傍晚被抬出来的,如今已经入夜了,书童在外面熬药,袁立仁则忙着给袁晓做冷敷,袁大郎看着这情况也没敢走,加上宵禁,便留在医馆里,轮换着给袁晓做冷敷。
中间袁晓也醒了一回,知道自己被抬了出来,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沙哑着嗓子简单说了情况后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得知袁晓是被隔壁学子传染的,袁立仁和袁大郎两个人一时有些沉默,然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口把那个学子臭骂了一顿。
一夜过去,袁晓开始退烧了,只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点咳嗽。
有了袁晓的经验,袁大郎等人都戴上了口罩,还找老大夫开了两副药预防。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袁旭和孙言慎两人都从贡院里出来时,袁旭还有些病弱,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
知子莫若父,袁立仁知道他是因为这次考试有了心事才会躲在屋子里不出门。
袁立仁安慰过几次,发现没有效果,最后也放弃了,有些事情总归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旁人劝出来的。
孙言慎和袁旭虽然成功考完了全程,但人也瘦了一大圈。
最近也和袁晓一起呆在家里养身体,等睡了两日,两人开始逐渐恢复活力。
袁旭看自己从小到大的兄弟因为这次被抬出考场而自苦,便想尽主意拉他出门。
“你可别躲在家里不出门了,又不是以后不能再考,咱俩可是说好了的,要是没考中,三年后就一起和欧阳铮再上京,咱们又年轻,今年才十九岁,就是三年后再考也才二十出头,比起考场里那些头发花白的考生,咱们可是厉害很了。”
在袁旭的持续输出下,袁晓终于受不了他的唠叨决定跟他出门。
虽然这次考试,他的确元气大伤,但是出门后才发现,失意的人远远不止他一个,相比那些酒楼花楼买醉的,他简直好太多了。
于是乎心里也渐渐放开了,每日约着新认识的各地学子出去谈诗登山拜访名师,慢慢地也在京城学子里混了个脸熟。
等到放榜那日,袁大郎他们租住的那个院子倾巢出动,早早地在贡院门口找好位置,就等着放榜。
等待多时,朱红色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一群差役从里面出来,将围观等候的人群慢慢往后拨,待贡院门口空出一块空地后,有个身穿官服的男子手持榜单走了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此次科举考试结果已出,还请各位安静听我报榜。”随着这句话说完,原本还嘈杂的环境瞬间安静下来。
“本次会试,应试三千五百一十人,录取三百人,第一名,德州孔明辉,第二名,永州……”
人群里,大家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张榜单上,每念到一个名字,人群里就会爆发出一阵喝彩。
袁晓羡慕地看着那些高兴到跳起的学子,如果不是生病,他是有信心考好这次的考试的。
待榜单上名字全部念完,朱红色的榜单和会元的答卷都被贴到墙上,差役一撤,人群瞬间围拢了上去。
袁晓和袁旭也挤在人群中,努力向前张望着。
袁旭非常有自觉地从后往前找自己的名字,只是找到一半时,他就觉得没戏了,最后他在副榜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袁晓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能上副榜,说明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下一次考试再努努力应当不成问题。”
袁旭只伤心了一瞬就坦然了,本来来京前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是考不上的,只是来京后得到了仇大人的亲自指点,他真的受益匪浅,事实证明,他对自己判断还算准确。
实力,他有,只是还差了一点点,三年后再来就是了。
“哎呀,你不用担心我,我对我的实力门清,考不上也不奇怪,这次来京,我的学业有了不少精进,算是不虚此行这就够了。”
虽然袁旭和袁晓没考上,不过还好,这张榜单里有孙言慎的名字。
孙言慎得知自己高中了,激动得叫出声来,而袁旭和袁晓则兴奋地摇着他的肩膀,夸赞他干得漂亮!
“我中了!我中了!爹,我中了!我孙言慎高中啦!”孙言慎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一边兴奋地大喊,一边朝孙父招手。
正在这时,不知从哪冒出来五六个健硕的家丁,抬起孙言慎的胳膊腿就往旁边拖,吓得孙言慎脸上的喜色一下没了。
袁旭等人也没见过这阵仗,一边从那些家丁手底下夺人,一边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怎么能当街绑人呢?”